礼轻情意长

雷一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礼轻情意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一诗祖之乡湖北省房县是一个诗意浓浓的的诗词源泉,这儿的男男女女大人小娃都能随口诵上《诗经》中的几句诗。2025年5月5日下午,我和儿子雷进军、儿媳陈静,幸运地走进了房县城关“西关印象”城采风纪实,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并咏诗一首,送给天下爱诗的有情人:</span></p><p class="ql-block">走进西关城,暖意满华堂,</p><p class="ql-block">诗经风雅颂,个个会咏唱。</p><p class="ql-block">淡色微化妆,汉服佩着装,</p><p class="ql-block">小伙个个美,姑娘个个靓。</p><p class="ql-block">接待四方客,笑脸眉毛扬,</p><p class="ql-block">欢迎客来访,温柔又大方。</p><p class="ql-block">既赠宣传删,又送好印象,</p><p class="ql-block">卫风木瓜诗,书签送一张。</p><p class="ql-block">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长。</p><p class="ql-block">一个节假日,名片四海扬,</p><p class="ql-block">诗言庐陵志,共谱新华章。</p> <p class="ql-block">从《诗经》里走出来的的一个山城一一湖北省房县。</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5日下午,雷一声和儿子雷进军、儿媳陈静,在诗祖之地湖北省房县“西关印象“城。</p> <p class="ql-block">西关印象接待大厅的房县靓男美女身著汉服古装略略大方热情接待来访的友人,他们免费赠送了我二张“西关印象”宣传册和一张精美印有诗经中诗文的书签。</p> <p class="ql-block">房县古装美女赠送的《西关印象》宣传册。</p> <p class="ql-block">书签的正面印有《诗经.卫风木瓜》。</p> <p class="ql-block">书签的另一面印的是:共同撰写西关印象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诗经《木瓜》原文及解析:</p><p class="ql-block"> 木瓜佚名·先秦 投 我 以 木 瓜 , 报 之 以 琼 琚 。 匪 报 也 , 永 以 为 好 也 ! 投 我 以 木 桃 , 报 之 以 琼 瑶 。 匪 报 也 , 永 以 为 好 也 ! 投 我 以 木 李 , 报 之 以 琼 玖 。 匪 报 也 。</p><p class="ql-block"> 译文</p><p class="ql-block">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赠给我木瓜,我回送你琼琚。这不只是回礼啊,愿你我永远相好! </p><p class="ql-block">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赠给我木桃,我回送你琼瑶。这不只是回礼啊,愿情谊天长地久! </p><p class="ql-block">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你赠给我木李,我回送你琼玖。这不求等价交换,只为心意长留! </p><p class="ql-block"> 注释</p><p class="ql-block">木瓜</p><p class="ql-block">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p><p class="ql-block">琼琚</p><p class="ql-block">美玉,下“琼玖”“琼瑶”同。</p><p class="ql-block">木桃</p><p class="ql-block">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p><p class="ql-block">木李</p><p class="ql-block">果名,即榠樝,又名木梨。</p><p class="ql-block"> 赏析</p><p class="ql-block"> 这首诞生于先秦的民歌,以简洁明快的问答式结构,展现了古人"投桃报李"的交往礼仪。三个段落层层递进,"木瓜—琼琚""木桃—琼瑶""木李—琼玖"的对应关系中,受赠者回赠的玉器价值远超收到的瓜果,但反复强调"匪报也"(不是为了回礼),凸显了情意无价的核心主题。这种"薄施厚报"的表达方式,既反映先秦时期重视礼尚往来的社交准则,更体现中华民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重章复沓的民歌形式,使情感表达愈发饱满,朗朗上口的韵律至今仍具感染力。</p><p class="ql-block">从社会学视角看,诗中"投"与"报"的互动展现早期人际关系中的互惠原则;美学层面,木瓜与美玉的意象对比形成朴素与华美的视觉张力;伦理学角度,"永以为好"的强调超越物质交换,指向精神层面的永恒联结。诗中"琼琚""琼瑶""琼玖"三种玉器的递进式列举,既展示先秦玉文化的精深,又以具体物象隐喻情感升华。这种将日常瓜果与贵重玉器并置的艺术手法,深刻诠释了"礼轻情意重"的价值观念</p> <p class="ql-block">房县,是从诗经中走出来的城市,这儿的喜愛诗歌已成风气,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前三岁的娃娃,随口就能朗诵诗经中的几句诗。</p> <p class="ql-block">《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是十五国风,而国风大部分采集于周南和召南,房县又恰恰是“二南”的交会之地,《诗经》的开篇著名的爱情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水河畔水鸟的叫声起兴,比喻男女追求美好的爱情。雎水就是流经房县青峰镇的那条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