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游三

郭明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8日上午不到11点我们从正定博物馆来到荣国府开始游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荣国府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兴荣路51号,是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1984年12月,破土动工,1986年7月,历时1年零8个月,耗资350多万元的荣国府景区顺利竣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荣国府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荣国府景区、宁荣街景区、曹雪芹纪念馆等景观组成。在荣国府内拍摄了《红楼梦》《康熙王朝》《谁主沉浮》《海棠依旧》小戏骨《红楼梦》等200部影视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荣国府是按照《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建造的一座封建王宫,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有房间212间,游廊102间,整个府邸分东、中、西三路,各路均为明清五进四合院。中路为贾政公务院,采用了庄重的宫廷式彩绘,东、西两路为内宅院,采用了明快的苏式彩绘,室内落地花罩典雅气派,明清式家具精美华贵,23个场景,88个人物,1600多件古玩、字画,再现了“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富丽堂皇。府内西侧怡园内四季花亭古香古色,小桥迂回山水齐备,婉如一座小巧别致的苏州园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荣国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向南大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向南大厅是荣国府第一座展厅,位于中轴线最南端,是一座典型的歇山式建筑,贾政会见普通宾客的地方。为了烘托气氛,增设了“元妃省亲”的场景,再现《红楼梦》经典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曹雪芹纪念馆是中国第一座把作者和作品融汇在一起的人文景观。纪念馆占地960平方米,为二进四合院,院内有房间23间,主体展厅分为六部分:一、曹雪芹生平展;二、曹雪芹书房;三、百年红学展;四、曹雪芹家世展;五、红学名家展;六、红楼文化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史料记载,曹雪芹的父辈曹玺为宗武惠王曹彬的后裔,曹彬乃河北灵寿县人,灵寿自宋、元、明、清时期皆隶属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证明曹雪芹祖籍与河北正定的关系,在荣国府落成二十周年之际,为了纪念《红楼梦》的伟大设计师——曹雪芹,在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实景中,建成曹雪芹纪念馆,以兹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累了,休息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荣喜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房内“荣禧堂”匾额高挂,乃皇帝御赐,中堂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了家族地位的尊荣。荣禧堂是贾政迎接圣旨,会见高级宾客的地方。中堂是十把红木灵芝太师椅,古人认为灵芝是仙木所生,乃祥瑞之物,象征美好吉祥,故称它为仙草,灵草。东侧一套大理石圆桌圆凳,是高价从民间所收购的明清时期红木珍品。荣禧堂聚集了荣国府的精华,是府内面积最大、价值最高的房间。屋顶属于硬山式卷棚顶,且用柔和的弧线曲面相连,用筒瓦铺顶,直接卷过屋面,像个罗锅,所以又叫“罗锅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贾政书房院是一个典型的小四合院,一正两厢的格局,院内种有几株石榴树,寓意生活红红火火,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正房三间是贾政平时读书、写字、下棋聊天,公余小憩的地方。两侧厢房是贾政两个妾侍周姨娘和赵姨娘住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姐院,一座一正两厢,带抄手游廊的小院,因为是女眷居住的内宅,所以建筑格局跟东路截然不同。小院内一正两厢的屋顶曲线平缓柔美,使建筑呈现出温婉舒缓的感觉。整个院内雕梁画栋,采用精巧细致的苏式彩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房三间是会客厅,左右两边的耳房是卧室。院中两侧厢房是贾琏的妾室秋桐和尤二姐的住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好大的西府海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荣庆堂,荣国府辈分最高的人物贾母的住所,意思是“荣华富贵,吉庆有余”。这里是红楼人物活动的中心场所。室内陈设华贵,充分体现了主人在家族当中的地位,厅堂中央的独坐,是从宫廷所用的宝座演变而来,是清代园林和大户人家厅堂上使用的一种扶手椅。独座上雕刻有蝙蝠纹。“蝠”与“福”同音,自古以来蝙蝠就被人们当做幸福的象征,希望幸福像蝙蝠一样从天而降,多多进“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怡园西侧是荣国府大观楼,占地2266平方米(3.3亩),为二层歇山顶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1574平方米。建筑内置245平方米的庭院,大观楼南侧为舞台,适合各种形式的演出,一层中庭为观众厅,二楼为观众厅包间,整座大观楼可容纳150—200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宁荣街位于荣国府右侧,全长两百多米,占地一万五千平米,由高低错落的房屋一百二十间组成了五十一家不同特色、风格各异的店铺。整条街采用了清代小式建筑风格,参照“乾隆南巡图”设计修建。共有房屋120间、51家店铺,房屋错落有致,街上旗幌招展,牌匾齐全,再现了康乾盛世的景象貌。这里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重扬戏“元妃省亲”“秦可卿出殡”都是在街上拍摄的。宁荣街现已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步行街,是荣国府的重要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荣国府出来我们步行前往赵云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赵云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东路一带)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相映相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赵云庙弘扬了中国民族的文化,又显示出了赵云的英勇风范。在总共1500平方米的建筑物里,用清朝的建筑制作,旅游环境也十分的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准备进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飞字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重80斤的赵云长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游览完赵云庙,我们乘坐免费旅游观光车返回离宾馆最近的景点下车,又在百年老店王家烧麦午餐。餐后我们去宾馆拿上行李,去天宁寺(天宁寺附近有164路公交车)路上巧遇马家大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马家大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马家大院,建于民国年间,现存三进四合院,南北总长70.5米,东西总宽13.65米,三进四合院建筑形式大体相同,均为灰瓦硬山顶,正房面阔三间,两厢各三间,进深二间,保存基本完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县城中心的马家大院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典型的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末民初,原由五进四合院组成,现仅存中间三个院落。其建筑布局严谨,做工考究,在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对北方民居建筑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马氏乃东汉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山西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马氏历代居住于正定城中心四牌坊一带,自十二世祖文魁后分为三院:十三世祖廷翊为南院,十三世祖廷臣为北院,十三世祖廷柱为西院。马氏第十五代子孙马兆霖,字徵三,因嗜好习武,人称“武秀才”。他继承父辈家产,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这些房屋集中在正定城内最繁华的大十字街东、南两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门口两个表情可爱的小石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凌霄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天宁寺主体建筑是凌霄塔,寺外还有几座亭,相互映衬。进门处有一棵很大的泡桐树,大大的淡紫色的花瓣落了满地。门口有两个表情特别可爱的石狮,象是两个小孩儿在斗气似的。风正刮得大,塔上的风铃玎玲作响,很涤荡心灵的声音。 凌霄塔始建于唐代,是八角九级的楼阁式塔,三层以下是砖砌,之上则是木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天宁寺游览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乘坐164路公交车,在柳辛庄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前往石家庄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准备乘高铁回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候车室内的餐厅吃完晚饭,去进站口等待检票乘车。于晚上9点多抵达太原南站 ,然后乘坐地铁回家,结束了两天的行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