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作】 从我的“美篇精选”作品谈起

凌风•作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凌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499752974</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美篇</p><p class="ql-block"> 在美篇的浩瀚文海中,“美篇精选”无疑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以真实的情感、生动的细节、恰当的形式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示了创作的魅力,也为我们热爱创作的作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和灵感源泉。现在,我想从我的美篇精选作品谈起,分享一些我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p> 一、“双精”作品的真实与情感 <p class="ql-block">  翻阅“美篇精选”,那些能够直抵人心的作品往往具备一个共同特质——用真实的生命体验唤起深刻的情感共鸣。无论是温暖细腻的亲情书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还是真挚动人的友情记录,抑或是对生活哲思的深度挖掘,这些作品都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构建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桥梁。</p><p class="ql-block"> 以我的散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2pj2nay?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姐妹帮,女人的拉手网》</a>为例,这篇作品以【好姐妹之家】社群为观察样本,通过细腻的手法展现了当代中老年女性在数字时代的生存图景,文中不仅记录了圈子里精彩纷呈的主题内容,更深入挖掘了女性在虚拟社群中获得的情感慰藉。尤其关注到中老年群体如何在数字世界中重建社交网络,实现自我价值的再确认。另一篇散文<a href="https://www.meipian.cn/4sjfkj2y?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爱,遗失于转角》</a>则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以一封“幸运信”为时空枢纽,串联起跨越三十五年的情感记忆,展现了一段刻骨铭心却最终错失的爱情故事,构筑了一个关于遗憾与成长的情感。这种将个人经历升华为普遍人性思考的创作方式,引发了广泛共鸣。这两篇融合了个人生命体验与时代观察的作品,在平台上都获得了超过1.3万人次的阅读量,读者的热烈反馈印证了:真实的情感永远是最珍贵的创作源泉。</p> 二、“双精”作品中细节的叙事魔力 <p class="ql-block">  在文学创作中,细节往往承载着超越其表象的深层意蕴,它们既是叙事的基石,也是情感的催化剂。美篇精选作品往往不是靠宏大的主题取胜,而是凭借那些精准、鲜活、富有质感的细节,在读者的记忆里烙下深刻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在散文<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psktd9?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秋至雷州半岛》</a>中,我并未泛泛而谈雷州的风土人情,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细节,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乡村图景:一碧万顷的红土地,自然雕琢的“手作”主题酒店,雷派建筑“三间屋”景观“牵手雕塑”,憨态可掬的雷州石狗……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一座"全国最大手作博物馆"的立体画卷,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红土地的温热,感受到石狗凝视下的岁月沉淀。而随笔<a href="https://www.meipian.cn/4oh60645?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不仅仅是回忆》</a>则以入团经历为核心,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交织。以一个具体片段:“这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看到老师一反常态郑重其事的样子,我不安地正襟危坐着。‘你的家庭成份是……’犹如一声惊雷,轰得我脑袋一片空白,许久才明白是团组织对我进行政审。”而把子女政治生命视为自己生命的母亲获悉后,步行十多里山路,风尘仆仆赶到学校理论……将那个特殊年代个人在政审压力下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母爱也如山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在创作中,我们要学会用细节构建场景,传递情感,唤醒共鸣——因为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元素,让读者在掩卷之余,仍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份鲜活的生活温度。</p> 三、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艺术共振 <p class="ql-block">  通过分析“美篇精选”作品,我发现那些真正打动读者的创作,往往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作品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还需要恰当的形式来呈现。形式要素的运用是一门精妙的艺术,合适的视觉模板、精美的插图、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读者的情绪流动。</p><p class="ql-block"> 以<a href="https://www.meipian.cn/5026mg0u?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早春,重拾古雅女性之道》</a>为例,我选用了素雅的扇子绿色模板,配以契合内容的个人照插图,背景音乐则采用了古筝曲《清音菩提》的现代版本。这些形式要素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东方美学意境的阅读空间,让读者在打开文章的瞬间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古典气息。又如,在为<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7e9g87?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2024年紫荆海瞬间》</a>选配音乐时,我反复试听了十余首候选曲目,最终付费下载了《舞蹈红灯笼伴奏》,正是因为其轻盈跃动的节奏,与文中描写的紫荆花艺术团摇曳生姿的活动画面形成了绝妙的呼应。</p> 四、从“双精”汲取创作动力与精神养分 <p class="ql-block">  “美篇精选”犹如一座丰富的文学矿藏,每一件作品都是创作者用心打磨的璀璨宝石,凝聚着无数个日夜思索、积淀与灵感迸发的智慧结晶。我的叙事散文<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6f7n0u?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情怀的力量》</a><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l1btxg?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告别,未必无情》</a>、报告文学<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5xclls?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铸梦路——湛江建港纪实》</a><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kjac63?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9975297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血战湘江:中央红军长征的悲壮史诗》</a>,无一不倾注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对历史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从“美篇精选”中汲取持续创作的动力:首先,学会以学习者的姿态沉浸其中,用心感受每一篇佳作所传递的情感温度与思想深度。不妨思考:作者为何能将这些平凡的故事写得如此动人?这种主动的思考与拆解,能帮助我们突破创作瓶颈,激发新的灵感。其次,精选作品中那些真实而坚韧的生命故事,往往能给予我们精神上的鼓舞。当感到创作乏力时,这些作品能提醒我们:好文章永远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情感共鸣。最后,精选作品中的创新表达也为我们提供了形式上的启发。别具一格的排版设计,恰到好处的配乐选择都在告诉我们:创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内容,还需要不断探索更富感染力的表现形式。</p> 五、精选作品:照亮创作前路的明灯 <p class="ql-block">  翻阅我的“双精荟萃”合集,这里有饱含深情的亲情散文,有洞见独到的影评诗评,有记录时代的报告文学,还有抒发感悟的诗歌随笔。这些作品在题材上横跨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时尚潮流的灵动,在风格上兼具报告文学的严谨与抒情散文的恣意。多元的创作实践,不仅展现了我对文字的热爱,更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是否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其一,在题材选择上要保持开放心态,既要深耕熟悉的领域,也要勇于尝试新的题材。其二,在表现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可以尝试将不同文体进行融合,比如在散文中融入诗歌的意象,在评论中注入叙事的张力。</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创作之路,既要以精选作品为镜,照见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要在回望中汲取力量,在创新中突破自我,用更多元的题材、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深刻的思考,为美篇创作天地贡献独具特色的佳作。记住,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新的出发,而美篇精选作品就是我们最好的路标。</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凌风,雷州半岛女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湛江市作家协会理事,红星优质作者。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擅长散文、随笔、小说、报告文学写作,喜欢简洁唯美文字,追求纯文学审美情趣。先后在全国、省、市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100多万字,作品频频获奖。散文《告别未必无情》获中国海员建设工会“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一等奖,报告文学《大港梦》获广东省“岁月如歌”大型报告文学征文二等奖,散文集《沁心橘子水》获湛江市文艺精品中篇二等奖。以网名"沁心橘子水"在榕树下、红袖添香、草根原创文学网等知名网站拥有个人文集,作品被大量转载,尤其散文作品深受广大网民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