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朝圣

幸福航程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故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韶山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圣殿,等了半个世纪,终于在2025年5月1日,我从东北飞抵了长沙,踏上了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开始了心灵的寻梦之旅。</p><p class="ql-block"> 长沙到韶山仅有71公里的路程,我们乘坐一辆大巴,驶向通往韶山的高速公路。韶山旅游区是国家 5A 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有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两大特色。导游小姐姐满怀深情的说,韶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毛主席为解放劳苦大众,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富裕富强的新中国,牺牲了六位亲人,让我们永远铭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吃水不忘挖井人,永不忘本。她在飞驰的大巴上为游客讲述毛主席一家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六位亲人的英雄事迹,大弟毛泽民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小弟毛泽覃在江西瑞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掩护战友英勇牺牲,夫人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逼她宣布脱党和毛泽东脱离关系就恢复她的自由,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严刑考打,坚贞不屈,并留下“愿润芝革命早日成功”的豪言壮语,28岁慷慨就义,撇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在上海街头流浪,堂妹毛泽建任耒阳县的游击队长,被敌人极其残暴的破肚开膛,将肚里八个月的婴儿摔死,长子毛岸英保家卫国,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毛主席一家为国为民,前仆后继,满门忠烈。导游小姐一路上如泣如诉讲述毛主席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的事迹,激起大家的强烈共鸣,人们眼里噙满了泪水,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思想得到一次空前的净化和升华,更加祟敬和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走进孕育伟人的韶山冲,风光秀丽,气象万千。所谓“冲”,在湖南方言里,指 山间的平地或狭长的山谷,多有溪流穿过,周边常分布着村落。韶山冲即因地处群山环抱的平缓地带而得名。来到韶山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肃穆的毛泽东广场。毛泽东广场面积为 10.28 万平方米。广场上的毛主席铜像总高 10.1 米,意寓新中国10.1成立之意。毛泽东广场是人们瞻仰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缅怀伟人的重要场所。铜像巍然矗立,气宇轩昂,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远方,仿佛在俯瞰着这片他曾为之奋斗的土地和人民。我们向毛泽东铜像敬献了花篮,随着瞻仰的人群缓缓前行,每个人手中捧着一束鲜花,轻轻地放在铜像前,深深地鞠躬,心中满是对伟人的敬仰与感激。</p><p class="ql-block"> 参观毛泽东故居的人潮涌动,几乎天天如此。要网上预约,线下排队大约需要三个小时。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在烈日下排起了长蛇阵。韶山有个规定,70岁以上老人和持军人和退役军人优待证人员可半价优先进入,我的退役军人优待证在这关键时刻派上用场,顺利进入了毛泽东的故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颇感自豪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故居位于韶山冲上屋场上,周围群山环抱,树木茂盛,房前有一片宽阔的池塘,波光粼粼,水面生长着荷花和水草。故居门前的青石板路被无数虔诚的脚步磨得发亮。毛泽东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泥砖青瓦,从外表看有3栋泥草房,两横一纵的格局,共有房屋 13 间。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他精明能干,通过多年的辛勤劳作和精明经营,使毛家家境逐渐殷实,成为当地的富农。母亲文七妹,原名文素勤,因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她勤劳善良,品德高尚,对毛泽东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大弟毛泽民和小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与之一起生活。走进伟人故居,瞻仰他老人家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印记,为我们徐徐打开了一幅幅历史的画卷。故居室内陈设按毛泽东当年居住时的原样布置,部分用具为原物。看着那些简陋的生活用具和摆放整齐的桌椅,仿佛能看到毛泽东当年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场景。在他少年时期的卧室里,摆放一盏小油灯,当年他就是在这盏油灯下,立下了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的雄心壮志。卧房里,蓝印花布的蚊帐低垂。我凝视着那张简朴的木床,眼前仿佛浮现出少年毛泽东挑灯夜读的身影。堂屋正中悬挂着"天地国亲师"的匾额,笔力遒劲。年画虽已褪色,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依然清晰可辨。厨房的土灶旁,毛泽东童年帮母亲烧火时的情形仿佛依稀可见,灶台上的铁锅默默地诉说着一个贫苦农家孩子早谙世事的艰辛。故居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历史的气息与痕迹,让人感受到少年毛泽东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 韶山的红色之旅是红色文化的系统化立体化的展示,从瞻仰毛泽东故居,到毛泽东纪念馆、毛氏宗族祠堂、毛泽东诗词碑林,到毛泽东晚年回到故乡居住的神秘滴水洞,从各个方面展示了伟人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奋斗路程。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故居以西 0.5 公里处,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采用韶山农村房屋外貌,城市园林风格建造。馆内共分为 8 个展室,主要陈列毛泽东的生平事迹,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图片和资料,生动地展示了毛泽东伟大光辉的人生。毛主席生活的简朴更是叫人难忘,他用过的那些物品,和老百姓用的一样极为普通,那件打了 73 个补丁的睡衣、粘了又粘修了又修的手表等,无不体现着他的平民情结,一生为民爱民亲民,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我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毛氏宗祠,毛氏宗祠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十八罗汉山麓,坐东南朝西北,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 668.8 平方米,建成于 1763 年。这里是韶山毛氏的总祠,也是全族办公、讲约、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记载着毛家的诗礼传家的家风。毛泽东一生酷爱学习,博览群书,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这可能同家族的文化传承有关。毛泽东从小酷爱诗词,一生写下许多光辉的诗篇。韶山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00 周年建立了毛泽东诗词碑林。位于毛泽东故居南部的韶峰脚下,碑林占地面积 2 万平方米,按青少年时期、第二次、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分设 4 个区,共镌刻有毛泽东诗词 50 首,其中毛泽东手迹 25 首,展示了其作为一代大诗人、大书法家的风采神韵。</p><p class="ql-block"> 韶山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山峦逶迤,似龙腾虎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韶峰是韶山的最高峰,海拔 519.1 米,为南岳衡山第七十一峰。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韶山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乘坐缆车从高空俯瞰整个景区,景区内还有 “韶峰八景”。主席晚年居住的滴水洞景区占地面积 10 万多平方米,内有滴水洞一号楼、名人碑刻、虎歇坪、滴水仙境等景点,这里树木葱茏,溪流潺潺,自然环境十分幽静。 主席晚年返乡居住的一号楼会客厅里,至今藤椅与书架仍保持着主人离开时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这次韶山之行,不仅领略了韶山的美丽风光,更让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心灵洗礼。毛泽东和他的亲人们用热血和生命诠释践行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仰,是他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人们永远不能忘记他。</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毛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p> <p class="ql-block">韶峰</p> <p class="ql-block">神秘的滴水洞</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广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