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之——一面坡站(上)

淮文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尚志|一面坡的别样风情</p><p class="ql-block">尚志的一面坡,虽然只是中东铁路东部支线上一个不起眼的三等站,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河流景观,孕育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尤其是那些古典主义风格的大体量筑,如铁路乘务员公寓、护路军军营和铁距俱乐部,在同级别的中东铁路附属地中堪独一无二。</p><p class="ql-block">与旅游开发后的横道河子相比,一面坡的"房子"社宅由于依然住人,显得更加原汁原味。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漫步在一面坡的街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面坡中东铁路建筑群</p><p class="ql-block">一面坡是中东铁路东部支线上,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小镇,但只有慢步其间,才能感受到这里的特别。一方面是旧日格外真实的烟火味道,另一方面是挥之不去的废土之感。作为中东铁路沿线聚落中,建筑遗存最丰富的小镇◇斑驳的街道上编织了很多大体量建筑和各式工业遗存,但夹缝里却长满了铁锈,时代没落背影里的藏了太多烙印,加上古典主义风味浓厚的俄式建筑,和优雅有格调的东北城镇生活方式,都把这座沿着铁路展开的小城勾勒的格外具象,高高低低的烟囱,分明的远山和安静的小河,五彩缤纷的彩色屋顶,热情的东北阿姨,夕阳下的金色大厅,破碎的彩色地砖,廊道里飘来的老歌合唱,老人家开着门坐在旧式公寓里,小孩子在老楼边的游乐园里疯跑,像极了故事里的欧洲工业小镇</p><p class="ql-block">所到访国保子项包括:一面坡公和利火磨厂旧址、中东铁路疗养院旧址、一面坡葡萄酒厂旧址、一面坡乘务员换乘公寓大楼旧址、一面坡火车站站舍、中东铁路护路军松花江支线司令部旧址、一面坡站房产分段工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的一面坡高铁站,距离老一面坡站两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一面坡是中东铁路的一个小站,主要供机车在此加燃料、加水,以及职工休息。1904年俄国人在这里成立一面坡啤酒公司,也是东北的名产。溥仪侄子毓嶦回忆说,1950年溥仪一行被苏联引渡给中国,从绥芬河坐火车前往哈尔滨和沈阳。路过一面坡停车加水的时候,溥仪想起以前当伪满儿皇帝时“巡幸”这里的经历,馋虫犯了,咂吧着嘴对押解队长念叨说,一面坡的啤酒好,有名,在苏联(从伯力到绥芬河)的火车上也喝啤酒了,一点都不好喝,还说要是有啤酒,就点儿花生米那是最合口味不过了。中方押解队长满足了他这点可怜巴巴的请求让末代皇帝念念不忘的这个一面坡啤酒,当时的商标名叫三星,后来叫新三星。再后来被华润收购改组,换了个商标,就是今天的雪花啤酒[开学季][开学季]</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护路军松花江支线司令部旧址,位于尚志市一面坡镇铁道街,建于1926年,属中东铁路建筑群的重点组成部分。是中东铁路护路军松花江支线司令部驻地。该建筑为二层,占地2796平方米。为具有古典遗风的折中主义建筑。砖木结构,正面分为三段,中段为主出入口,采用壁柱和拱形门,东西两段相互对称。驻扎此地的松花江支线司令杰尼索夫上校,统辖三个步兵连,九个骑兵连,分布于哈尔滨至绥芬河全长540余公里的线路上。它是以中东路建筑为载体的近现代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北34米内、东、南、西23米内为文物保护区,周围外延70米内为建设控制地带。</p> <p class="ql-block">一面坡疗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一面坡候车室旧址,至今任在用。</p> <p class="ql-block">一面坡办公楼旧址。</p> <p class="ql-block">仍然有人居住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跨铁路桥,方便南北通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