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欧洲四国游 ‍(意大利篇二)

啾啾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1年3月29日,欧洲四国游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罗马。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被誉为永恒之城。这座城市从建城开始就一直作为都城,历经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依然屹立在台伯河岸。罗马,是所有道路的终点,2500年来让无数游客魂牵梦萦。我们入住的最后一家酒店,就在罗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同行的还有一对快乐的杭州80后小夫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去罗马的路上,两旁高大的松树像伞一样笼罩着路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巴停在“斗兽场”旁的山坡上,虽然还没有“斗兽场”高,但能清楚地欣赏到这一带的景观。城市街道上车辆繁忙,远处可见古老的建筑遗迹与现代高楼并存,树木点缀其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罗马的精华自然是古罗马斗兽场。公元72年,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了这座近50米高的建筑,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名观众。如今,它已成为游客们魂牵梦萦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然而,斗兽场也曾是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观看奴隶与野兽、奴隶与奴隶血淋淋惨斗的场所。当年的残忍和血腥已经消散,留给我们的是它的壮观与深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了坡来到斗兽场外,经过近两千年的风霜洗礼,斗兽场已经相当残破,但站在面前还是有种震撼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斗兽场前面有装扮成骑兵模样的表演者,供游客和他们合影留念,当然这是要收费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没能进入斗兽场,我们只能从外往里张望,但废墟本身就是一部石刻的史书,它可以告诉我们罗马的从前和今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君士坦丁凯旋门就坐落在斗兽场旁,它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并不十分高大,却以富有特色的三孔造型闻名,这座凯旋门也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广场上冷饮车的广告太诱惑人了,小吃车上标示着“Gelato Artigianale”、“Panini”、“Hot Dog Pizza”等内容,吸引了不少顾客排队购买食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宽广的帝国大道直通威尼斯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路边的墙上嵌着面积不断扩大的罗马版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沿着帝国大道慢慢地往前走,前边是一片洼地、废墟,这就是著名的罗马广场,是古罗马政权的所在地,是当年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活动中心。如今断壁残垣随处可见,往往一些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紧挨着可能就是一片废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可以称之为“露天博物馆”,古罗马遗址荒凉而壮观,残存柱子与石块散布其间,周围绿植点缀其中,背景建筑物隐约可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废墟就在城市的中心,那些曾经巍峨的神庙现在仅剩下了几根圆柱,断壁残垣倒在一边,长满荒草,然而还是被罗马人忠实保留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对历史的态度依然是那样敬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不能穿越时空的隧道,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本身就是一部石刻的史书,它可以告诉我们罗马的从前和今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完好的建筑是协和女神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着走着来到威尼斯广场,这里是罗马的中心。是几条主要街道交汇点,是罗马游览景点的集中地带,也是罗马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白色大理石建筑物是是维托里亚·埃马努埃莱二世纪念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草坪的右侧是威尼斯宫,墨索里尼曾在此的阳台上发表演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离开威尼斯广场,走不了多远,来到三岔路口一个热闹处,这就是许愿池,原名特莱维喷泉。特莱维喷泉是一座大型巴洛克风格建筑,顶部装饰有许多雕塑作品,水池中央有一尊雕像,周围环绕着许多石雕动物和其他艺术元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美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许愿泉建筑左右对称,在中央立有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海神像,两座海马雕塑代表平静的海洋与汹涌的海洋。在海神的左右两边各立水神,还有一幅少女浮雕,浮雕上面有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海神雕像的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宫,那些雕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泉水就从雕像之间喷涌而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许愿池寄托旅人对罗马的热爱和留恋,传说是游客只要背对许愿池,右手拿硬币越过左肩抛入池中,便可以重返罗马。这次我又许了愿,难道还有下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许愿池对面的冰淇淋老店门口小坐,品尝着意大利的冰淇淋,望着许愿池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别有意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看完许愿池,沿着科索大街向前走,再右拐前面就是西班牙广场。走过圣母无染原罪石柱就看到了西班牙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西班牙广场,抬头是一座耸立在山丘上的哥特式教堂,法国人修建的圣三一教堂。广场正面是个长达137级的石阶,人们蜂拥而至,几乎每个台阶都坐着游人,或读书看报,或深情相拥,或自顾看人看景,显得轻快悠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广场中间,是一个椭圆形的喷泉,喷泉中的雕塑是一艘破船。这个石鲂喷泉和西班牙广场,出自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贝尔尼尼父子之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电影《罗马假日》的女主角奥黛丽·赫本的在此买花、吃冰淇淋、看人群的镜头而成为罗马知名度最高的广场。重温一下当年赫本和派克坐过的位置,充满罗曼蒂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爬上高高的石阶观望,台阶上游客形形色色。我在上面看风景,而风景里的人则在看我,每个人都在装点别人的梦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去梵蒂冈的路上遇见三位修女,有着另一种时尚的装扮。在梵蒂冈外围的一整条街都在出售宗教服装,而且还有时尚品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接下去我们要造访最小的国家,最大的教堂——梵蒂冈。梵蒂冈位于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被称为“国中之国”。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建造石碑的石料是当年专程从埃及运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广场两侧还各有一个银花飞溅的美丽喷泉,象征着上帝赐予教徒的生命之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逢礼拜天的正午,总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此聆听教皇在阳台上播送晨祷词,世界各地到这里朝圣的信徒和游客络绎不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彼得来到罗马传教。罗马的皇帝为了嫁祸基督教,放火烧了罗马城,然后归罪于基督教,并处死了彼得。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为纪念彼得而修建的。我们到达圣彼得广场的时候,广场上大批举行仪式用的座椅还没来得及撤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几个世纪以来圣彼得大教堂忠实的瑞士护卫队,这是瑞士历史上的荣耀。服装500年不变,据说是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和阿玛尼是同一家生产商,手中的长矛是15世纪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随着潮水般的人流,经过城门严格的安检,进入了圣彼得教堂。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彩照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教堂内有米开朗琪罗的旷世杰作《哀悼基督》。曾经有诋毁者造谣说米开朗琪罗不是该雕塑的真正作者,米开朗琪罗极为愤怒,在圣母胸前刻下了自己的签名。这是米开朗琪罗唯一留下签名的雕塑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内肃穆幽微又富丽堂皇,站在其下,顿觉自身的渺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虽然教堂里游人如织,但拍照的游览者和祈祷的朝观者却两不相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彼得教堂不仅富丽堂皇,更是一个艺术宝库,屋顶和四壁饰有大量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以《圣经》为题材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大师的雕塑、绘画和黄金制品,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教堂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精美细致的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彼得宝座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样的宗教殿堂、艺术殿堂不用买门票,不用控制人流量的进出,让所有的市民、游人,不管你是做礼拜的虔诚教徒或是纯粹的参观者,只要你通过安检,只要你脱帽不大声喧哗都可以随意进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口处瑞士兵的异样服装,同样也吸引着好奇的孩子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教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据说那是耶稣的另一得意门徒保罗,耶稣在世时,他总是与彼得一起跟随耶稣的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大的罗马廊柱呈弧形环抱着圣彼得广场,非常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饭后游览讷奥讷广场,讷奥讷广场是罗马最漂亮的巴洛克景点之一,曾经是举行大型敞篷双轮马车比赛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贝尔尼尼的习作四河喷泉,四个拟人雕像分别象征着四条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罗河、普拉特河与恒河)以及当时已知世界的四个角落(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这里你能体会到喧哗热闹和残留的古代气息,似乎都是卖画或现场肖像速画,而且是非常夸张的漫画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突然天空阴暗下来,来不及多想,大雨夹着冰雹直打下来,刚才还是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广场,瞬间人去街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欧洲游最后的游览景点万神殿。到万神殿时还下着雨,广场上冷冷清清,但露天咖啡座仍有好多罗马人,在雨棚下悠闲呷着咖啡。也许我们与他们,彼此都成为对方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神殿是战场地区最重要的古迹,它是唯一保持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物,经历了18个世纪的沧桑后,铜门和拱门屋顶完整如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万神殿里有一些意大利艺术家的陵墓,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拉斐尔。意大利统一后成为国王的陵墓,维托利奥,艾曼努埃尔二世就埋葬在万神殿的后殿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万神殿的最顶部是露天的,正对露天的地面部分是一下水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参观时还在下雨,可以看到从顶部掉下的雨水经地面口流入建筑下面的下水道,地面看不到任何积水痕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万神殿出来,我们欧洲四国游也就划上句号。一个人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走路和读书延伸生命的厚度和深度。触摸历史,可以使人变得深厚;触摸自然,可以令人心胸开阔。旅途中一边摄影,一边思考,在享受光与影的美好之时又享受着行走中的快乐。把游程的美好记忆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