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7日早餐后,即启程开始我们的探秘滇西之行。从大理市到怒江州首府六库镇240公里,走的是新滇藏通道(大理至金厂岭为杭瑞高速公路段,金厂岭至六库为二级公路)。</p> <p class="ql-block"> 途中,在永平服务区作短暂休息。“博南古道”石碑及“滇西公路文化走廊简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 “博南古道”石碑确有滇西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 滇西公路文化走廊简介,让我们对滇西区域公路有了更一步的了解和认识。</p> <p class="ql-block"> 穿过老营隧道,越过碧罗雪山,即来到怒江谷畔——泸水市六库镇。</p> <p class="ql-block"> 怒江六库大桥全长678米,宽15.8米,是一座横跨怒江的单箱变截面三向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桥梁,以其超长的单空跨度位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成为六库城区唯一一座连接东西两岸的交通命脉。</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进泸水市六库镇的公路收费站。</p> <p class="ql-block"> 城市东岸的山上嵌着“怒江大峡谷”几个大字,提示这里就是大峡谷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六库镇(现为六库街道),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泸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与历史遗迹于一体,是探索怒江大峡谷的重要门户。</p> <p class="ql-block"> 其地处高黎贡山东麓与碧罗雪山西麓之间,怒江纵贯全境,形成典型的“V”字形峡谷地貌。</p> <p class="ql-block"> 城市街道建在两岸的山坡上,颇有点重庆市地势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吃饭的这家餐厅,文化氛围浓厚,地理环境不错。</p> <p class="ql-block"> 手抓饭,是傈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p> <p class="ql-block"> 傈僳族手抓饭是云南怒江大峡谷傈僳族最具传统风味和地方特色的一种美食,同时也是纯原生态无污染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当客人到来的时候,傈僳族人习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把自己家里所能搜集到的美味,都集中在一个容器中献出来,让大家围坐在一起,直接用手抓着享受美食,他们也会因为客人的满意而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便享受了一餐如此正宗的手抓饭。</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从六库镇出发,沿着怒江大峡谷(公路)一路北上,高山环抱,云雾缭绕。“V”字型大峡谷的谷底,几乎没有一点点平坦地面,柏油公路的多数地段是在江边石壁上开凿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怒江美丽公路绿道,沿怒江江畔与美丽公路(G219)布设,总长297.66公里。绿道全部建成后,将是全国单体最长的绿道、全球最长的峡谷绿道,也是全国生态最美的峡谷绿道。</p> <p class="ql-block">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中,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怒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流经西藏、云南,由北而南穿过缅甸(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全长1540多公里。云南境内的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江西)与碧罗雪山(即怒山,江东)两大山脉之间,两岸高山夹峙、峭壁千仞、危岩嶙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江水在谷底咆哮怒吼,“怒江”之名名副其实。两山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其中4000米以上的高峰各达20余座。而河床海拔仅800米左右(北部最高处海拔1400米,南部最低处海拔仅700米),河谷与山巅相差达3000~4000米,形成长达310公里的怒江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南起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北至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是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继续向东南,在云南境内又一处地理奇观之所在。从“中国政区”图上看,恰好处在“鸡屁股”的位置上。其峡谷形态最为典型,峡谷下切最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是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世界最美大峡谷”之一。平均深度均在2000米以上,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同时由于其地型险峻,大部分地段尤其是核心地段均未修筑公路,峡谷生态环境保持着自然状况,大部分河段尚未有科考涉足,所以也被称为“中国最神秘的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并称为世界三大峡谷,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空中俯瞰如梦如幻的大峡谷,怒江似一条丝带在高黎贡山与怒山之间蜿蜒。</p> <p class="ql-block"> 但怒江大峡谷的长度和深度,都远超科罗拉多大峡谷。论其长度,怒江大峡谷仅云南段(从龙陵县的老卡到贡山的丙中洛)足足有600公里,若加上西藏境内的400余公里,则是科罗拉多大峡谷(440公里)的两倍多;论其深度,怒江大峡谷都在2000米以上,大多数地段突破了3000米,再往北的太子雪山海拔6054米、梅里雪山6748米,峡谷更深了,也远深于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处1830米)。</p> <p class="ql-block"> 怒江州位于云南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山脉四座大山南北逶迤,东西对峙。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由北向南并流于四座大山之间,形成了“四山夹三江”的独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著称,在怒江州辖下的泸水、贡山、福贡三县市境内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藏族、汉族等20多个民族,但这里既是傈僳族的最大聚居地,也是怒族和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沿峡谷而行的茶马古道更是有着近千年的历史。这里民风淳朴,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这里共存,以至形成一个家庭的成员拥有多种信仰的局面,从而构成一幅和谐的峡谷风情画。</p>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公路也叫怒江美丽公路(六丙公路),一路与峡谷、怒江相伴,被誉为世界最美公路之一。这条路是国道G219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滇西旅游的重要干线。公路起于泸水市城西,经福贡县、贡山县,止于贡山县丙中洛镇。公路主线全长286.68公里,路基宽度8.5米,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2019年底全线正式通车,概算总投资68.87亿元。这是中国唯一一条“原生态未开发”的峡谷公路,原四级的公路经改扩建后成为二级,现在路况不错。</p> <p class="ql-block"> 怒江美丽公路,全程穿越怒江大峡谷,融自然风光、人文文化、历史遗迹、民族风情、特色美食为一体。这条峡谷保存着大自然最原始最独特的地理景观,从巍峨洁白的冰川雪山,到西南地区独有的喀斯特地貌,还有壮丽的峡谷激流,秀美的山林湖泊,一路上风景千变万化,可以观赏领略怒江大峡谷雄、奇、险、秀、秘的自然魅力。</p> <p class="ql-block"> 出六库不远就有当地一景,便是“澡塘会”的所在地登埂澡塘。澡塘会是怒江地区傈僳族特有的传统盛会,有“傈僳族的狂欢节”之称。据闻,澡塘会很多地方都有,但怒江峡谷的澡塘会则更自然、更民族、更传统。最为有名的便是登埂澡塘会和玛布河澡塘会。</p> <p class="ql-block"> 据说,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刚过,住在高山峡谷的傈僳人,都要举家前往怒江岸边有温泉的地方泡温泉,寓意洗去一年的辛劳,迎来新一年的吉祥。其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聚在热气腾腾的温泉里,搓洗说笑、嘻戏打闹,沉浸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乐趣中。当然也少不了串亲会友、喝酒吃肉,掺杂些传统的体育比赛和跳舞赛歌,顺便进行些商品交易,故名澡塘会。</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这里当初都是男女共浴,泡澡者几乎全裸,同卧一泓,敬老让幼,互聊家常,其乐融融。我们到的时候,曾有几对当地男女赶紧躲到附近树林里去了,直到我们走了,他们才又出来继续泡澡(这张网上照片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澡堂会不仅能洗去身体的污垢,更能涤荡人们的心灵。由于常年被大山阻隔,傈僳族青年男女之间交流也被阻隔在大山深处,一年一度的澡塘会便给予了他们交流的时间与机会,每年都通过澡塘会的相识、相交、相爱而结成不少终身伴侣。</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任何遮挡和换衣服的地方,加之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在这自然流淌热水的泡池里泡泡脚,体验一下此一延续了400余年的傈僳族习俗。</p> <p class="ql-block"> 面朝奔腾的怒江,背靠高黎贡山,在这些小池子里泡泡脚,还真是身心舒畅、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登埂澡堂会旁边,便有一条怒江溜索。这是当地人最原始、最传统的横跨怒江的主要交通工具。惊涛怒浪的怒江上,小船无法横渡,上下航行更不成。过去,两岸村民过江,主要靠腾蔑编织的“溜索”桥,安全性很差。</p> <p class="ql-block"> 21世纪初,当地政府在怒江上先后建造了70多座各类桥梁。尚存的几条溜索,已全部改为钢丝溜索,如今渐渐变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和外来旅游者猎奇的目标(50元/人)。</p> <p class="ql-block">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已经无法身体力行,也只能看看而已了。</p> <p class="ql-block"> 抬头是高高的雪山,低头是深深的谷壑。左边波涛汹涌,右边悬崖峭壁。越往北,江边的公路便越来越窄越弯,怒江像一把利剑劈开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迎面扑来。</p> <p class="ql-block"> 沿途风光旖旎,高山、峡谷、怒江以及众多景点,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至维拉坝境内,有一个小小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这块自然屹立的巨石作为标牌,倒也起到了物尽其用之效。</p> <p class="ql-block"> 在此顺着怒江上游看过去,有一座山峰被称为“伟人峰”,也有叫“毛公山”的,因其形酷似毛主席仰卧的头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当地的少数民族非常崇拜毛主席,甚至觉得他就是神,能保佑大家过上好日子,所以取名“伟人峰”,那也是顺应民心之举。</p> <p class="ql-block"> 老虎跳傈僳语为“腊玛登”,位于泸水市秤杆乡,距六库镇60公里。</p> <p class="ql-block"> 因传说曾有猛虎借江中巨石跳跃过江而得名,也被傈僳族中的虎氏族视为自己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它被称为怒江第一险滩,峡谷两岸峰峦耸峙,山谷嶙峋狭窄,峡长10公里,最窄处仅10米。</p> <p class="ql-block"> 江中有一块2米见方的巨石横卧江心,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而下,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响彻峡谷。</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西岸的巨石形态酷似老虎,头、身、尾、脚和爪等都栩栩如生,而东岸的岩石上则印满了鲜活如初的虎爪印,仿佛这只猛虎已经纵跃怒江无数次。</p> <p class="ql-block"> 汹涌的江水令人目眩,巨大的轰鸣让人生畏,此刻怒江还只是在轻吟细唱,竟已给人以不怒自威。若到了洪水季节,怒江更会展示出最桀骜不驯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前行不远,便是自驾者们所说的“金银滩”。这是一段比较开阔的河床,布满了鹅卵石,江水哗哗涉滩而过,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滩上此时不见金色,想必是时辰未到,待夕阳照耀之时,应该就会出现名副其实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飞来石,矗立于福贡县怒江东岸的匹河民族中学教师宿舍三合院内(G219国道边),现已成为当地一个旅游景观。</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阵天蹦地裂的巨响,一颗巨石从天而降,砸落在这所中学4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院子内,仅损坏了北面房子屋檐一角,没有伤到人,遂成为奇迹。翌日,人们到处寻找巨石滚落的地点,但找遍了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岸,均找不到巨石滚落的痕迹。于是,巨石从何而来就一直成为一个谜。</p> <p class="ql-block"> 有人为“飞来石”作了一首诗:“神石似是天上星,羡慕人间诵读声。悄然飞来立庭院,愿在长夜伴寒灯。”这可以说是对“飞来石”的美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 介绍说,这块上小下大、形状像一颗巨大的瓜子插在院子中央的巨石高3米多,直径2米多,重约500余吨。经现场观察及简单计算,其重量应在50~100吨内。</p> <p class="ql-block"> 近观及反复辨认,确定石头上刻的一首打油诗为:“奇峰出奇石,险情生险景;巧离又巧合,绝缘配绝姻。”</p> <p class="ql-block"> 客观来讲,这个庞然大物只是山区自然灾害的有力证据而已。岩石崩塌,从山顶飞奔而下,砸在江边,它没有美丽的传说(天外来石或公母石相聚等),只是留给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不过,其未解之谜则增添了怒江地区的自然与人文魅力。</p> <p class="ql-block"> 转发:百度APP怒江飞来石视频。</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