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16 波兰🇵🇱·华沙。

怡然

<p class="ql-block">  波兰共和国位于中欧,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 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整个波兰坐落在大平原上,地势平坦到无险可守,这也是历史上波兰被多次灭国的最重要原因。波兰最早的首都位于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齐格蒙特三世在1596年迁都华沙。</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用炮火将华沙美丽的古城毁于一旦,那些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几乎荡然无存。1971年靠社会集资重建,波兰人用很短的时间,从战争的废墟上建起一座跟战前一模一样的华沙古城。1980年华沙古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华沙的英文名“Warsaw”源自波兰语“Warszawa”,最流行的传说是由一对恋人——渔夫‌华尔西(Wars)‌和美人鱼‌莎娃(Zawa)‌的名字组合而成。传说中,莎娃是守护维斯瓦河的美人鱼,她与华尔西相爱并共同建立了这座城市。如今华沙市徽和地标雕塑均为持剑与盾的美人鱼形象,象征保卫城市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另一版本称,波兰国王在维斯瓦河畔遇到指引建都的美人鱼,并以当地渔夫“华沙”命名城市。这是国王建都传说‌。语言演变说‌:部分学者认为“Warszawa”可能源于古波兰语“Warszewa”(意为“属于华尔西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  华沙始建于13世纪,最初是维斯瓦河渡口的木制堡垒,14世纪成为马佐夫舍公国首都,15世纪发展为贸易中心。1596年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将首都从克拉科夫迁至华沙,使其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17-18世纪‌,先后遭瑞典、俄国入侵,多次被毁又重建。1944年华沙起义失败后,纳粹德军系统性摧毁了85%的城市建筑,包括几乎全部老城区。战后,波兰人依据战前测绘图纸和市民记忆,精确复原了中世纪风貌,这一重建工程于1980年被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作为波兰首都,华沙现为欧盟第九大都市,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与现代摩天大楼,经济占全国主导地位(2023年GDP达6237.95亿兹罗提)。</p> <p class="ql-block">  波兰华沙的“居里夫人故居”位于弗雷塔街16号,这是一幢外观朴素的三层小楼‌。</p> <p class="ql-block">  入口旁镶嵌着青铜牌,上面镌刻着“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博物馆”的字样,旁边墙壁还镶嵌着一块石板,上面写着:“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于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此,于1898年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故居现在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华沙,是波兰裔法国籍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分别是1903年的物理学奖和1911年的化学奖‌。她的科学成就包括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并在医学物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居里夫人故居不仅是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是她科学事业的起点。这座小楼见证了她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巴黎先贤祠作为居里夫人的长眠之地而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华沙圣杰克教堂(Church of St. James) ,位于波兰华沙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  圣杰克教堂是华沙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具有典型的欧洲古典教堂建筑风格,白色外墙搭配精致的装饰细节,双塔与圆顶设计独具特色。教堂在当地的宗教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见证了华沙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华沙瓮城(Barbakan Warszawski)‌是波兰首都华沙的一座历史悠久的防御建筑,位于旧城和新城之间,是华沙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华沙瓮城始建于1540年,二战期间大部分被毁,战后根据17世纪版画资料重建‌。瓮城不仅是波兰历史的见证,也是游客们体验当地文化和历史的绝佳地点。游客可以登上城墙绕墙走一圈,同时看到新旧城的分界线,感受当时的战争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  老城墙。</p> <p class="ql-block">  华沙瓮城和老城墙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华沙战后重建的象征。它们见证了华沙从战争废墟中重生的过程,并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华沙老城‌是华沙最古老的城区,也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老城的心脏是老城集市广场,周围开设了餐馆、咖啡馆和商店,周边的街道两侧均为中世纪建筑,如城墙、碉楼和圣若望主教座堂‌。老城的一处破败城墙以其独特的姿态诠释着“对断壁残垣的执着”,上半部分是战争废墟中的残砖,弹孔遍布,下半部分则光洁平整,依照战前形制精心重建,仿佛是华沙战后重建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老城集市广场(也叫“市集广场”),是华沙古城人气最旺的地方,广场一周开满餐厅与酒吧。</p> <p class="ql-block">  老城广场“美人鱼雕像”:1855年由雕塑家康斯坦蒂·黑格尔创作,是首个立体雕塑版本。雕像姿态英勇,修复后原件藏于华沙博物馆,广场展示为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圣若望主教座堂” ,位于波兰华沙老城区。它是天主教教堂,也是华沙三座主教座堂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  教堂始建于14世纪,历史上多次重建,华沙起义时被德军摧毁,战后按十四世纪外观重建。</p> <p class="ql-block">  墙上有二块铭牌,一张上写“扬·扎赫瓦托维茨教授(1900 - 1983),建筑师,圣约翰教堂重建工程设计者,1944 年 9 月华沙起义期间被毁。</p> <p class="ql-block">  另一张铭牌写到:约翰·保罗二世,波兰籍教皇,从这座大教堂开始,他踏上祖国的朝圣之旅。1979年6月2日,立于华沙城堡广场。</p> <p class="ql-block">  华沙圣若望主教座堂旁边是“华沙格雷斯圣殿教堂”(Church of the Visita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也叫圣母访亲教堂,是华沙知名宗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华沙市集广场上旁边弄堂里有座“圣马尔钦教堂”(Kościół św. Marcina ) ,是举行宗教仪式、敬拜等活动的场所 。苦像方济各会修女(Siostry Franciszkanek Służebnic Krzyża )是天主教修会团体中的女性成员 ,她们遵循特定的会规和灵修生活方式,通过祈祷、慈善工作、传教等践行宗教使命 。不过苦像方济各会修女有可能在圣马尔钦教堂开展宗教相关活动 。</p> <p class="ql-block">  华沙城堡广场又名王宫广场,位于华沙老城区南端,是该市最美丽的地点之一,也是从现代的华沙市中心通往华沙旧城的入口。这里曾在二战中遭受严重破坏,战后主要建筑得以重建。</p> <p class="ql-block">Patrican's houses贵族宅邸,具有特色的建筑,与皇家城堡、西吉斯蒙德圆柱一起构成了城堡广场的主要景观,展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华沙“皇家城堡”,也称为“华沙王宫城堡”,建于13世纪末玛佐夫舍公国,原是防御性五边形土木结构,最初为哥特式建筑,后改建为文艺复兴式;1596年波兰首都迁到华沙后,成为波兰王宫以及国会议事堂。该建筑也被称为华沙城堡或华沙皇宫。二战中王宫被德国人夷为平地。1971年1月开始重建,建筑呈五角形,美轮美奂,富丽堂皇,现为国家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  内部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城堡外放置二根“原柱子”。</p> <p class="ql-block">  城堡外远眺华沙国家“体育场”(Stadion Narodowy ) ,位于波兰首都华沙维斯瓦河河畔 。它在原十周年体育场基础上扩建,2008年动工,2011年11月完工 ,拥有58145个坐席 。其是2012年欧洲杯两座主体育场之一 ,承办了该届欧洲杯开幕式、部分小组赛、1/4决赛和半决赛等赛事 。波兰国家男子足球队也将这里作为主场 。体育场外观类似挥舞的波兰国旗 ,座位席呈红白两色呼应国旗色调 ,屋顶为可伸缩薄膜结构 。除举办体育赛事外 ,也用于举办音乐会、展览等活动 。</p> <p class="ql-block">  华沙皇家城堡对面是圣安妮教堂 。它位于城堡广场旁,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教堂始建于15世纪,在历史变迁中历经多次修缮与重建 ,其内部装饰精美,拥有许多艺术珍品,是华沙重要的宗教与文化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西吉斯蒙德圆柱纪念碑”,建于1644年,由瓦迪斯瓦夫四世为纪念其父齐格蒙特三世把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而建。圆柱顶端是齐格蒙特三世的雕像,高30米,人像高2.75米,国王头戴王冠,身披战袍,手执利剑和十字架;是华沙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波兰华沙总统府(Pałac Prezydencki)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建于1818年,位于华沙老城区。这座建筑最初属于一位波兰贵族,但在1818年被波兰政府接管,并在1955年正式成为总统府,见证了波兰政治的重要时刻‌。</p> <p class="ql-block">  总统府前的雕像是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的雕像,他是一位著名的波兰将领,曾担任拿破仑的司令部‌。这座建筑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被美国《建筑文摘》评选为世界十三座最美官邸之一‌。</p> <p class="ql-block">  总统府不仅是波兰总统的官邸,还承载着波兰的历史和文化。它见证了波兰的沧桑变迁,是波兰政治和历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波兰文化部。</p> <p class="ql-block">  圣十字教堂:肖邦的心脏安放在波兰华沙的圣十字教堂‌。圣十字教堂位于波兰首都华沙市中心,正对着华沙大学主校园,是华沙著名的巴洛克风格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  肖邦去世后,医生取出了他的心脏,由其妹妹偷偷带回华沙,并存放于圣十字教堂。这颗心脏被安放在教堂内的一根石柱中,石柱上的碑文刻有“GDZIE SKARB TWOJ,TAM SERCETWOIE”,意为“至爱所在,心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  圣十字教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  华沙大学(华沙大学有人死亡,校门上悬挂黑旗🏴)。</p> <p class="ql-block">  华沙大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尼古拉·哥白尼纪念碑是华沙著名的地标之一,树立在斯塔西茨宫之前,是为了纪念提出日心说的波兰伟大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建(雕像后面是斯塔西茨宫)。</p> <p class="ql-block">  哥白尼在40岁时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经过2年的观察和计算他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不仅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现在斯塔西茨宫是波兰科学院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文化科学宫(Palace of Culture and Science)‌,全称为约瑟夫·斯大林文化和科学宫,位于波兰首都‌华沙‌,是华沙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该建筑由苏联建筑师‌列夫·拉德内夫‌设计,建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是苏联送给波兰的礼物‌。位于‌中央火车站‌和‌中心地铁站‌之间,交通便利。</p> <p class="ql-block">  文化科学宫与自由女神像一样,文化科学宫是苏联送给波兰人民共和国(并非今波兰,今波兰名为“波兰共和国”)的“礼物”,文化科学宫矗立于华沙火车站旁。为“俄罗斯·苏联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  文化科学宫建于1952年,并于1955年竣工。它是苏联送给波兰的礼物,旨在拉拢波兰成为其附庸国。尽管如此,许多波兰人并不喜欢这座建筑,认为它是苏联统治的象征,因此给它起了许多讽刺性的别称,如“‌斯大林的注射器‌”和“‌俄罗斯婚礼蛋糕‌”‌。随之而来的,是这个国家历史上最大的挑战。今天,人们无法判定它究竟是一场失败,还是一次成功。</p> <p class="ql-block">  文化科学宫的首席建筑师是列夫•拉德内夫(Lev Rudnev),他与一支波兰建筑师团一起工作。但是作为来自斯大林的“礼物”,大楼是由3500名苏联工人建造的。在整座城市的其它地区都很不景气的情况下,建造这样一座华丽的大楼,也许是一种斯大林主义式的荒唐事。但这座大楼也给当时正处于转变期的城市带来了希望与鼓舞,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也是社会层面上的。数以千计的人涌入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帮助这里的人重建首都。</p> <p class="ql-block">  文化科学宫内设有多个设施,包括一个雄伟大厅、3个剧院、1个电影院、书店和会议厅等,共有3000多个独立房间。此外,文化科学宫的30层观景台提供了华沙的全景视野,是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的观光地点‌。</p> <p class="ql-block">  科学文化宫的外观极其精致,雕刻着许多米开朗琪罗男性裸像风格的塑像,包括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哥白尼、浪漫主义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先驱的物理学家玛丽·居里,以及许多理想化的模范工人雕塑。其中最知名的一座工人雕塑的手中,捧着一本“十诫”风格的书籍,书上镌刻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名字。(斯大林的名字在1956年后被移除了。)</p> <p class="ql-block">  站在文化科学宫30楼的观景台上,整个华沙的市容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登高30楼,每人23波兰币PLN,二人46PLN折成欧元12.18欧元。</p> <p class="ql-block">  30层大厅。</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文化科学宫附近广场上“华沙无名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波兰军人而建。纪念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是波兰人民缅怀先烈、举行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 。</p> <p class="ql-block">  老城里有好多漂亮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华沙圣母访问会教堂,又称圣母亲访教堂、圣母访亲教堂。教堂始建于1409年,由马佐夫舍公爵扬一世和他的妻子立陶宛的达努特ė奠基,1411年举行了祝圣仪式。最初为单殿式砖石结构,15世纪末改造成三殿式大教堂。1518年增建塔楼。二战中遭德军严重破坏,战后1947-1966年按贝娅塔·特里林斯卡的设计进行了重建。属于哥特式建筑,是华沙少数留存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其高耸的尖顶、精美的石雕和拱形门窗等,展现出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1518年建造的塔楼是教堂最显著的特征,从远处即可辨认,也出现在华沙最古老的影像资料中。内部有别致的船型讲坛,在举行弥撒礼仪时,显得庄重而独特。教堂内的管风琴历史悠久,音色优美。肖邦青少年时期曾在此担任弥撒的管风琴演奏,为教堂增添了浓厚的音乐文化底蕴。作为天主教教堂,是当地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祈祷和礼拜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  亚当·密茨凯维奇广场上的“亚当·密茨凯维奇”雕像。他是波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p> <p class="ql-block">  5月16号晚入住华沙酒店。</p> <p class="ql-block">  2025.5.17 结束波罗的海+波兰东德捷克14天旅游行程(加出行一天、回家一天,共16天)。在华沙中央火车站坐车前往“华沙肖邦机场”。波兰的物价比巴黎低~华沙中央火车站到肖邦飞机场,二人票17.60PLN波兰币=4.46欧元。</p> <p class="ql-block">  华沙中央火车乘坐绿色火车(红色也同样到达华沙机场,中介停靠站点不同)前往波兰华沙肖邦机场。</p> <p class="ql-block">  从华沙肖邦机场前往巴黎戴高乐机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