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档案馆的“孤本藏书”——武汉市六中致诚中学开展朋辈辅导员志愿服务活动

李芳

<p class="ql-block">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俱乐部的几位朋辈辅导员:崔俊哲、贺然、施星宇、谢煜化身“时光邮差”,走进武汉市六中致诚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球科学科普活动。</p> 银幕上的古生物诗篇 <p class="ql-block">朋辈辅导员们通过精美的 PPT,向同学们展示了三叶虫、菊石、海百合等古生物化石的图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着化石的形成过程、分类以及不同地质年代的典型生物特征。当屏幕上出现寒武纪三叶虫的背甲、侏罗纪菊石的旋纹和石炭纪海百合的圆形截面时,同学们立刻被这些来自远古的生命印记所吸引,在笔记里摘抄着“遗迹化石”“模铸化石”这些陌生的词汇,眼神中满是对地球历史的好奇。屏幕上闪过的每一幅化石图景,都是地球写给人类的象形诗。</p> 与沉积岩的对话仪式 <p class="ql-block">各种化石展示</p> <p class="ql-block">朋辈辅导员向同学们耐心讲解了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项和寻找化石的技巧。当大家拿着地质锤轻轻叩开页岩的扉页,一条条的狼鳍鱼化石像一封刚被拆开的古信崭露在了灯光下。同学们手捧这些 “时光标本”,真切地触摸到了地球历史的沧桑变迁。这些沉睡已久的“时光标本”,在少年们温热的掌心重新苏醒,带着泥土的气息与岁月的重量,成为连接现实与远古的活桥梁。</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自己挖出来的各种化石</p> 互动点燃科学探索热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石头是化石吗?分别是什么化石呢?”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举手提问,围绕化石的鉴别、形成环境以及研究意义等问题与朋辈辅导员们展开交流。几位朋辈辅导员对 “遗体化石与遗迹化石的区别”“如何通过化石判断地质年代” 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p><p class="ql-block">为了鼓励和肯定大家的学习热情,朋辈辅导员们还准备了嵌有菊石旋纹的标本和印有地大标志性建筑的书签作为奖品。拿到奖品的同学爱不释手,一位同学举着菊石标本说:“以后写作业时,就会感觉旁边有个侏罗纪的‘小伙伴 ’陪着我。</p> 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与化石的相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默契共鸣。来自地质大学的朋辈辅导员们用他们的热烈青春感染着一个个风华少年,用他们的渊博学识为孩子们种下一颗颗科学探索的种子。</p><p class="ql-block">活动结后,大家欢喜雀跃地跟朋辈辅导员们分享着“以后我也要研究化石!”“原来每块石头里都藏着一个宇宙。”的心声。愿在这些朋辈辅导员们的引领下,更多的孩子能有机会去探索地球历史的吉光片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