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角都打得死人

刘洪波

<p class="ql-block">衣裳角都打得死人</p><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种人,他在任何时候都注意自己的仪表,或西装革履,或汉服唐装,或风度翩翩、头高颈仰,或嗓音宏亮,走路带风,家乡的老人形容这种人“衣棠角都打得死人”。</p><p class="ql-block"> 例如我的亲族本房中就有一位前辈,被大家公认是这样的人——无论他的家庭有多么困难,还是他本人遭受多大的委屈,他始终保持着“衣裳角都打得死人”的风范。</p><p class="ql-block"> 我今天讲的是另一种“衣裳角都打的死人”的人,他是我的同年——钱生,也是一名知青。</p><p class="ql-block"> 钱生刚参加工作在百货公司,遇到改革开放单位垮了。他就利用个人经验开了一家电器商行,一度是家乡县城里首屈一指的老板。</p><p class="ql-block">钱生最大的特点,是始终“义字当先”。</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他轻信了兄弟义气,被人钻了空子,一着不慎,轻率地进了一批价格偏高且款式偏旧的货品,于是遭遇了一场有生以来最大的商业挫败——在家用电器大降价的风潮下,自己囤积的货物再也难以卖出,甚至连成本也捞不回来,终至资不抵债,只好关门大吉。</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在周边农村租农民的水塘养鱼,又突遭一群恶狗咬伤,不得不半途终止。</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他来到武汉市,从小小的烧烤摊做起,接着又相继开起了小饭馆,渐渐地兴旺起来;当他把经营服务的优先级群体、锁定为“出租车司机”之后,他的快餐饭店终于发展成为武汉市的“汉西第一家”。</p><p class="ql-block"> 钱生从不叫苦,从不叫屈,始终真诚对人;失败了爬起来,愈挫愈奋,永远“重新开始”,他才真正是“衣裳角都打得死人”的一条硬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