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标新导向 共研思维培育新路径——“2022版课标引领下学生数学思维培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活动

许敏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5日上午,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2版课标引领下学生数学思维培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我校(漪汾校区)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聚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地实施,围绕“数学思维培育”这一核心命题,汇聚全市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代表共话育人新路径。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钱学锋副主任,杏花岭区外国语学校赵改玲校长,我校杨雨书记以及太原市第一课题组八所学校的核心成员出席活动,拉开了一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教研盛宴。</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毕慧老师主持,活动分课题交流、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及工作安排三项。 </p> 课题交流 <p class="ql-block">  我校毕慧老师以及太原市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徐平老师分享两校在课题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与思考,深入解读2022版课标的核心理念。</p> 活动现场,大屏幕上醒目的课题名称彰显着本次研究的主题。参会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展现出对数学教育创新的热忱。 课例研讨   在课例展示环节,我校李倩倩老师与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的路子燕两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展现了不同学段数学教学的魅力与智慧。   李倩倩老师执教一年级《简单数量关系》,以小朋友合唱比赛装扮教室的情境贯穿始终,四个活动变换四个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简单的推理,最终融会贯通,发现本质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丰富和加深了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她关注低段学生认知特点,以具体物品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初步培育数学思维。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在轻松体验中理解数量关系的本质,为数学学习筑牢基础。   路子燕老师带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上,她紧扣知识转化,引领学生探索通分奥秘,将异分母分数巧妙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学运算能力与思维灵活性得以提升。   两位老师的课堂各具风采,她们的实践为“2022版课标引领下学生数学思维培育”提供了鲜活范例,促进教师交流互鉴,助力学生数学思维在不同学段绽放光彩,推动数学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钱主任提出,应关注思维的深刻性(挖掘知识本质)、灵活性(一题多解与变式训练)、批判性(鼓励质疑与反思)三大维度,建议教师通过“大概念统整单元教学”“错误资源转化为思维训练素材”等策略,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思维体系。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思维任务;让学生用语言外显思维过程。这些高屋建瓴的点评和细致的工作部署,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p> <p class="ql-block">  钱主任强调,课题组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思维培育评价体系”建设,开发适合不同学段的思维能力观测点,并计划开展跨区域教研联动,让研究成果惠及更多学校。</p>   此次课题研讨活动,不仅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总结,更是为后续实践明确方向。相信在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2022 版课标引领下学生数学思维培育的实践研究”必将结出丰硕成果,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让数学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