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促成长 深耕课堂重落实——老勐镇中心小学送教 下乡活动纪实

spring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奔赴 <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教育的本质,是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2025年5月12日至15日,老勐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们踏着初夏的晨光,将教育的星火带向村小课堂。在党支部书记、校长高林同志和教学副校长黄艳同志的带领下,一支由10名骨干教师组成的“送教先锋队”,深入辖区四所村小,以“示范课堂”为舟、“诊断教研”为桨,展开了一场“青蓝共舞”的教育实践。这场跨越山野的奔赴,不仅传递了知识,更点燃了乡村教育的希望。</p> 全面部署,统筹安排 <p class="ql-block">“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前期,教导处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制定了详细的送教方案。根据村小学校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师资优势,确定送教科目和内容,并对送教教师进行细致指导,确保送教活动高质量开展。</p><p class="ql-block">活动期间,两位校长表示:“送教下乡是促进我们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的教师能够实现青蓝共舞,共同成长。”</p> 示范引领,共促成长 <p class="ql-block">骨干教师示范课环节,教师们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颖的教学设计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踊跃发言,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要点,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语文骨干罗忠艳老师所执教的《杨氏之子》,吸引了在坐的每一位师生:她运用AI赋趣,以智能系统实时分析朗读情感曲线,生成“语言温度图”,引导学生化身小导演,为“孔君平诣父”设计微剧本,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学科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数学骨干毛倩老师在苦竹林小学的《稍复杂的排列》课堂上,用学生们习以为见的玉米粒搭建排列模型。循循善诱,探索了数学之谜。</p> <p class="ql-block">骨干教师们的示范课,犹如一盏盏明灯,为乡村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和全新的教学思路,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p> 诊断交流,青蓝共舞 <p class="ql-block">传帮结带,青蓝共舞。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诊断课环节,青年教师们精心准备,认真授课,以饱满的精神展现着他们的教学风采。而我们的骨干教师团队则化身为观察员,记录每一个教学细节。课后,骨干教师们与青年教师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给予了全面的诊断和建议,青年教师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成为乡村教师最珍贵的“成长密码”。他们纷纷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匪浅,这次诊断课为他们指明了成长的方向,让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逐光前行。</p> 教学常规,领导寄语 <p class="ql-block">无规矩不成方圆。送教团队还对乡村学校的教学常规进行了检查,包括教案编写、作业批改、教学计划执行等方面。检查过程中,送教团队认真查阅资料,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分享了本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p> <p class="ql-block">检查结束后,黄副校长和高校长分别发表了讲话。黄副校长强调:“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抓好教学常规,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希望我们能够重视教学常规管理,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高校长鼓励教师们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p> 让教育的清泉永流淌 <p class="ql-block">教育之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一汪永远流淌不止的清泉。这场送教之旅暂告结束,未来,老勐镇中心小学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深化送教活动,促进教师成长,为推动乡镇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努力,让乡村教育之溪奔流不止。</p> <p class="ql-block">图片:各教师</p><p class="ql-block">编辑:曾春丽</p><p class="ql-block">一审:罗忠艳</p><p class="ql-block">二审:黄艳</p><p class="ql-block">三审:高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