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快速作文讲座】黑龙江侯艳宇:借滚动之力,提纲写作训练迎来柳暗花明

斯家场镇中心幼儿园

<div>【优秀主持人】福建杨林海</div><div>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div>我是福建武夷山的杨老师,现在建阳工作。发几张武夷山的茶叶给大家看看,我家是做茶厂的,有需要的老师们可以联系我。 <div>茶介绍完了,有请今天的主讲老师侯老师开始讲座,大家欢迎!<b></b></div><div><b>【优秀主讲老师】黑龙江侯艳宇</b></div><b>尊敬的黄上庚校长、以及滚动快速作文大家庭的各位同仁们:</b><br> 大家晚上好!五月的石榴花正已燎原之势点燃初夏,恰如我们此刻相聚的热忱。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又一次相聚于黄上庚老师精心搭建的滚动快速作文云端平台,共同探寻滚动快速作文发展的新路径。我是来自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侯艳宇,非常荣幸能在此与大家分享初一下学期首次开展滚动快速作文的实践心得。也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提出宝贵建议,助力我在滚动作文教学之路上行稳致远。今天我从三个方面与各位分享这段“教材缺席”却“思维在场”的教学突围之旅。<div><br><b> 一、教材缺位:无心插柳觅新机</b><br>新学期开学,教材未能如期到位,这成为教学工作的首个难题。初一下学期教材中,仅《木兰诗》一篇课内古诗,且篇幅较长。在无教材可用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逐段学习、逐段抄写的方式推进教学。为避免学生出现书写错误,给他们留下正确的第一印象,这一项教学任务就耗费了整整一周时间。<br></div> 到了第二周,教材依旧未到。于是,我决定开展作文训练。然而,由于新教材内容未知,加上班级生源质量欠佳,教学方向一时难以确定。我们学校地处煤矿区域,近年来煤矿能源枯竭,工厂纷纷倒闭,许多家长外出打工,班级规模大幅缩小,本学期班上仅22名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利用自己储备的作文书开展教学。<div><br> 第一节课,我将作文书发放给学生,布置了三项任务:一是找到与自身经历相似、具有借鉴价值的作文,并认真研读内容;二是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尤其是精彩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三是在下课前将摘抄内容背诵给同学听。但课堂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阅读速度缓慢,摘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div><div><br> 第二节课,我改变策略,指定各小组队长携带作文书到黑板前,挑选一篇自己欣赏、值得学习的作文,并为其列提纲。考虑到部分学生对上学期所学的列提纲知识有所遗忘,我在黑板前进行一对一指导。前后两块黑板分别安排4 - 6名学生书写。尽管部分学生将提纲写成了写作方法,还有些语句不通顺,但他们能在毫无预习的情况下主动动笔,这一积极表现让我看到了希望。这节课,学生写完后通过自读提纲,自行发现并纠正了语句不通顺的问题。</div> 第三节课,学生继续到黑板前列他人作文的提纲。完成后,我要求他们复述所看作文的内容,以此加深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第四节课,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作文题目,尝试列出自己作文的提纲。第五节课,对本周所写的作文提纲进行全面回顾。一周下来,学生在课堂上,在无预习的状态下,为他人作文列了3次提纲,为自己的作文列了1次提纲。 在这一周的作文提纲训练期间,按照常规教学安排,周一至周四,我都会布置学生写日记,周五则进行作文写作,这也是分层作业的一种尝试。周末,我要求参与黑板列提纲的学生,将课堂上写过的提纲整理到作文本上,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挑战新题目,确保作文本上至少呈现4次写作提纲。 <b> 二、月考启思:乘势而上谋进阶</b><br> 每次月考作文讲评结束后,我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对作文进行重新修改。学生既可以自主修改,也可以相互交流修改,修改完成后,将作文重新抄写到作文本上。本次月考作文讲评后,我要求学生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再列出写作提纲,最后抄录到作文本上。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将作文打成电子稿发给我,准备向相关刊物投稿。<br>值得一提的是,在列提纲训练期间,有一位学生主动对列提纲的过程进行了总结。她的这一行为让我深受触动,也提醒我,作为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潜力。月考结束后,我便建议其他同学也进行总结反思,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b> 三、经验沉淀:滚动之法行无疆</b><br>这次因教材未到而开展的作文训练,本是无奈之举,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将滚动教学方法牢记于心,就能在各种教学情境中灵活运用,实现教学目标。 这学期,黄老师多次指导我写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各位同仁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尤其是在雷老师主持的活动中,我再次近距离感受到雷老师的平易近人。回想起2012年,我首次得到雷老师的指导,时光荏苒,13年过去了,雷老师的专业与亲和依旧如初。还有余晓丽老师,她对学习的热情和不懈努力,让我看到了自己当年向黄老师学习滚动作文时的影子。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这也重新点燃了我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正如黄校长所言:“我们必须不懈怠,要为教师之名做到最好。”在此,我要再次感谢黄老师的引领,感谢各位同仁的鼓励与支持。 <b>四、智火燃新:AI赋能共研行</b><div>灵感的火苗跃动的刹那,黄老师赠予的《AI训练本》恰好递到手中,这场奇妙的相遇,悄然拉开了教学探索的序幕。在黄老师极具感染力的鼓励下,我以十足的热情投入实践,顺利完成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的练习设计,其中第六单元更是依托AI技术生成,为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b></b></div> 黄老师的指导堪称精妙,他深谙“精准点拨”之道,每次仅聚焦一个关键问题。这种“单点突破”的方式,看似简洁,实则蕴含着因材施教的智慧。可急性子的我,在第二次沟通时因急于求成,与黄老师产生了分歧。这场意料之外的思维碰撞,反而成为成长的转折点——我终于明白,唯有摒弃浮躁、踏实执行,才能让创新的想法落地生根。正如古人所言“不打不相识”,这场激烈的探讨不仅化解了分歧,更激发了智慧的火花,让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知:教育中的交流,从来都不局限于和风细雨,思想的交锋同样能催生破局的灵感。<br>完成实践后,我精选6名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将《AI训练本》分享给他们,引导其精读前两页内容并撰写感悟。我期待以“小步快跑”的方式,让这些学生率先掌握要领,待后续推广至全班时,他们便能化身“小导师”,承担起指导与监督的责任。恰逢学校教研月与全市调研测试接踵而至,我将课本课文、教材补白、综合性学习、写作实践等内容有机整合,开展滚动式学习。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不仅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更让全体学生深度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一个都不掉队”的教育理想。 <br>教育征程,恰似星河璀璨,每一次探索都是点亮前路的微光。与《AI训练本》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一场师生共同成长的修行。那些因分歧产生的思想碰撞,化作指引方向的明灯;那些实践中沉淀的智慧,凝结成推动教育前行的阶梯。这些心得都是来自黄老师和这个大家庭的馈赠。<br>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衷心祝愿各位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蒸蒸日上!也诚挚的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做客!<br> 感谢侯艳宇老师的真诚分享!从“教材缺位”到“AI赋能”,她用四个维度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破局之道,在于以变应变的智慧、以生为本的坚守,更在于对滚动理念的深度践行。正如黄校长所说:“我们要为教师之名做到最好。” <b>山东优秀校长郭志军校长的点评:</b><br> 侯艳宇老师的讲座生动展现了滚动作文教学的实践智慧与成长历程。她从教材缺位的困境出发,巧妙利用作文书开展提纲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反思,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了从无奈到创新的突破。在月考讲评环节,她以提纲为支点,推动学生修改作文并尝试投稿,进一步深化写作能力。她还积极引入《AI训练本》,通过小步快跑、分层指导的方式,让全体学生深度参与,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侯老师的分享不仅呈现了滚动作文教学的丰富成果,更彰显了教师在困境中坚守初心、勇于探索的精神,为教育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令人深受启发。 <b>山东优秀正高特级教师赵修玉老师的点评:</b><br> 侯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开展写作教学是最好的选择;侯老师不仅这样做了,解决了缺乏教材的问题;而且还总结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在黄上庚校长的帮助下,教学理论得以提升,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侯老师在得到黄校长的理论指导后,立即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这既要归功于侯老师的教学智慧和实践精神,还得益于黄校长的《AI训练本》的科学实用。感谢侯老师奉献的精彩讲座! <b>浙江优秀教研员李学平老师的点评: </b><br> 遇到困难,是幸运;AI赋能,是运气 <br> 黑龙江侯老师的《借滚动之力解困一一提纲写作迎来柳暗花明》的讲座,让我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遇到困难,是幸运;AI赋能,是运气 ”的话语。<div><br> 我佩服侯老师在教材缺位的情况下,遇到了“滚动”,遇见了滚动快速作文的创始人黄上庚校长。可谓是心诚交善友,品正遇贵人啊!</div><div><br> 在经历“滚动”的过程中,侯老师说“她的这一行为让我深受触动,也提醒我,作为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潜力。”可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发现学生潜力,挖掘学生潜能,是多么的重要啊!</div><div><br> 不是孩子不好,而是没有遇上好的教材——《AI训练本》。侯老师在与《AI训练本》的深度融合中,侯老师说,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一场师生共同成长的修行。那些因分歧产生的思想碰撞,化作指引方向的明灯;那些实践中沉淀的智慧,凝结成推动教育前行的阶梯。这些心得都是来自黄大师和心诚至善为人的馈赠。<div><br> 这,发自内心的,来自实践的,朴素无华的话语,就是对我们从事“滚动快速作文”探索的同仁们,最大的褒扬!</div><div><br> 遇到困难,是幸运;AI赋能,是运气。感谢“黄上”,感谢“侯师”,感谢同仁们,感谢这个平台,引发我的思考。谢谢!</div></div> <b>云南优秀正高教研领导黄志斌主任的点评:</b><br> 侯艳宇老师的讲座《借滚动之力解困》令人深受启发。面对教材缺位的困境,侯老师灵活应变,利用作文书开展作文提纲训练,这一创意不仅解决了教学难题,还意外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侯老师通过逐步引导学生从列他人作文提纲到自主创作提纲,这一过程设计巧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侯老师对滚动教学方法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这一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侯老师对AI技术的积极探索,更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讲座内容充实,情感真挚,既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分享,也是一场教育理念的传播,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b>江西优秀教育领导周新兴主任的点评:</b><br> 侯艳宇老师的分享,宛如一幅细腻且生动的教学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她以“教材缺席”这一困境为起点,巧妙地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教学突围之旅。<div><br>在教学过程中,侯老师展现出了非凡的应变能力与创新精神。从最初的作文提纲训练,到借助月考契机引导学生修改反思,再到将 AI 技术融入教学,每一步都扎实且富有成效。她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不断成长。<div><br> 尤为可贵的是,侯老师积极与同仁交流,在黄老师的指导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她还将《AI 训练本》引入课堂,通过精心组织活动,让学生深度参与,实现了高效教学。</div><div><br> 侯老师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之路虽充满未知,但只要怀揣热爱与智慧,勇于尝试,定能书写出精彩的篇章,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div></div> <b>河南优秀教授吴伟教授的点评:</b><br> 侯艳宇老师在新学期教材没到的情况下,让学生练习写提纲,反复练习提高了学生列提纲的能力,为铺写作文打下了坚实的根基。<br> 侯老师在黄校长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滚动作文实践,在各种教学情景中灵活运用,实现了教学目标。黄校长、雷老师、余晓丽老师的指导让侯老师在实践滚动作文的道路上始终充满激情。<br> 侯老师使用赠送的《AI训练本》扎实开展作文训练,实现了班级作文水平整体提升。侯老师感悟深刻,黄校长大爱无疆,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