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德茹村,再见;再也不见,德茹村

芳香

<p class="ql-block"><b> 听说大兴水库正在修建,世外桃源德茹村即将沉入水底,绝世美景今年错过就将永决,因此五一我们直奔湘西德茹村。</b></p><p class="ql-block"><b> 果然名不虚传,德茹村美得如诗如画。德茹村美在传说的浪漫,美在山水充满野趣,更美在乡民的纯朴,智慧,勤劳。</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i>这里有一个美丽而浪漫的传说。</i></b></p><p class="ql-block"><b> 曾经有一位名叫阿茹的女子,暮春的一个清晨,青草上的露珠沾湿了阿茹的裙摆,她蹲在潺潺的溪水畔,捣衣杵起落间,溅起细碎的水花。忽有急促脚步声打破宁静,循声望去,岸边站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望着蜿蜒交错的阡陌,眉间凝着层薄霜般的焦虑,见阿茹抬眸,慌忙作揖:"敢问姑娘,去京城的官道该往何处走?"</b></p><p class="ql-block"><b> 阿茹直起身,指尖还滴着水珠。她望着书生鬓角的汗珠,将捣衣槌轻轻搁下:"公子怕是迷失在崇山峻岭之间了。"说着捡起溪边枯枝,在泥地上画出路线图。书生望着溪上的云雾,溪边的花草,山间的山泉,眼前巧兮倩兮的女子,依稀都是梦中的模样。</b></p><p class="ql-block"><b> 日头西斜时,阿茹背着竹篓准备归家,却见书生还守在溪边。他捧着被溪水浸透的书卷,耳朵通红:"姑娘若不嫌弃,小生愿以半日劳力,换姑娘为书卷烘干。"阿茹抿嘴轻笑,将沾着野莓汁的手指背在身后,指了指远处泛着新绿的稻田。</b></p><p class="ql-block"><b> 此后的日子,溪边风光旖旎,氤氲缱绻。晨光里,阿茹绾着蓝布巾在家中喂鸡纺织,书生挽起长衫奔走于田埂间;暮色中,他们烧一堆篝火,书生教阿茹辨认北斗七星,阿茹则将新烤的蒿草粑粑塞进他手里。</b></p><p class="ql-block"><b> 后来,这里的溪水愈发清澈,四季都有不知名的奇花绽放。村民为了纪念这片被爱意滋养的土地,把村子改名为“德茹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德茹村的美,美在山水充满了野趣。</i></b></p> <p class="ql-block"><b>  湘西群峰攒聚,在德茹村有序地排列。德茹村三面环山,形如一个撮箕。两侧的山峰是悬崖峭壁,在日晒雨淋,狂风暴雨的洗礼中石壁黝黑发亮,像高耸的屏障一样守护着村庄。</b></p> <p class="ql-block"><b>  村庄的尽头是峒河的发源地——大龙洞瀑布。因瀑布整点才开放,水流在人们千呼万声中“始出来”。水流开始像一条小蛇匍匐着身子小心地往下试探,霎时间滚成巨蟒嘶吼。瀑流顺着光滑的绝壁飞流直下,形成闪亮的巨幅白练,像舞女散开的裙裾;水流疯狂地撞击崖壁,把自己揉成雪花乳沫,又调皮地溅入你的发丝,你的衣襟。</b></p> <p class="ql-block"><b>  当你正惊叹这条巨蟒横冲直撞之际,当你反应过来应该要用照片定格美好画面,想迅速地找好最佳拍照位置,但还来不及摆好pose,水声却渐悄,巨龙迅速瘦身,又变回了细小的银蛇。</b></p> <p class="ql-block"><b>  “只有20分钟放水时间?”众人都有点错愕。我看惯的瀑布是绵延不绝,无休无止的,面对着光秃秃的绝壁,实在有点失望。</b></p><p class="ql-block"><b> “也许是枯水期吧,没关系,我带你去一个更美的风景打卡点。”大牛总是这么乐观。带着一点遗憾,我们另觅佳处。</b></p> <p class="ql-block"><b>  峒河是温柔的,深情的。溪水流淌在浓密的绿色之中,曲折蜿蜒,晶莹透明。在阳光的映照下,粼粼闪光,像一条润泽的玉带缠绕着大山。</b></p><p class="ql-block"><b> 拐过一个山头,狭窄的山谷豁然开朗,两边的山峰配合默契般都往后退了一段距离,峒河露出一大片河床来供人们撒野。</b></p> <p class="ql-block"><b>  山水相依,山把倒影揉碎在河心,河水澄碧。孩子们是快乐的,他们追逐着游鱼,在岩缝间寻找螃蟹,打湿了衣服,甚至跌落在水间,“格格”的笑声溢满山水之间。男人们是快乐的,他们执起鱼竿,逗青山钩清风,就地取鱼;他们支起烧烤架,鱼香肉香酒香与花草香融合在一起不断地挑逗人的味蕾。“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女人们是快乐的, 她们或挤在一起谈明星八卦聊“特不靠谱”的关税大战;最快乐的是她们脱掉鞋袜,光足入水,让河中的裸石肆意的揉捏双脚,看夕阳晕染天空,晕染大地,晕染河水,也任由夕阳把自己镀成金色。</b></p> <p class="ql-block"><b>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峒河两侧的山几乎是平行的走势,“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隔河相望的山怎样才能手牵手呢?它们把目光投向了峒河。峒河是善解“山”意的,一座简易的水泥桥便横跨在了河面之上。桥这边是高耸的山,桥那边是高耸的山。阳光明媚的日子,两侧的山峰都把自己倒影在河水中,便实现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浪漫。这是一副任凭高明的画师如何挥动如椽的画笔也描摹不出的水墨丹青。</b></p><p class="ql-block"><b> 这里也成了游客打卡的网红桥,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有能找到相应的乐趣。与山水同框,有游鱼嬉戏,摆拍,喝茶,聊天,戏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德茹村美,美在人们的纯朴,睿智,勤劳。</i></b></p> <p class="ql-block"><b>  有山有水,若有一叶小舟任其飘荡,是不是有“江海寄余生”的浪漫?湘西村民是懂“翠翠”的浪漫的。他们在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铁缆,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船只通过简单的机械装置系在钢绳上,这就是湘西有名的拉拉渡了。</b></p><p class="ql-block"><b> 没有人看管,没有人摆渡,也没有人收钱,船就自由自在地飘荡在河面上。只要你有兴趣,你随时可以跳上船过一次船长兼游客的瘾。这和许多的景区趁着节假日宰客讹人相比,湘西人们的纯朴就可见一斑了。</b></p> <p class="ql-block"><b>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水地势低,怎样让河水经济实惠地灌溉农田呢?湘西人们是睿智的。不用钢筋水泥,他们用简单的木材做成了水车。自然而然,风成为了舵手,指挥着水车不停地运转,“咕咚……咕咚……”河水听话似的随着水车的转动欢快地流到田间地头。</b></p> <p class="ql-block"><b>  德茹村因有利的地形,这里即将修建成大兴寨水库。这里的树,这里的水,这里的地都将被沉没在水库地。因收完今年的油菜村民就要全部搬迁出去,这里的房屋基本已经拆除成为了废墟。但我们看到山脚下,一位大娘仍然在坚持在玉米地理除草。</b></p><p class="ql-block"><b> “大娘,您不是马上要搬走了吗,还种玉米干嘛?”我很好奇。</b></p><p class="ql-block"><b> “现在还没有搬走,地荒着怪可惜的。”大娘赤着脚,继续挥动着她的锄头,玉米苗也随风摇曳,仿佛赞成她的话。一垄垄的玉米地正是大娘用汗水写给大地的诗行。</b></p><p class="ql-block"><b> “应该等不到玉米收割,这里就变成了水库吧?”我小心翼翼地措辞。</b></p><p class="ql-block"><b> 大娘停下来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凝视望着玉米说:“不管能否收割得到,只要心安就行。”说完继续锄地。</b></p> <p class="ql-block"><b>  心安就行!中国人脑袋中安土重迁的观念很强烈。德茹村由于层峦叠嶂,耕地面积极小,因此每一寸土地饱含着老百姓的深情,每一个土坷垃都浸透着他们的汗水,他们向对待孩子一样侍弄着土地,现在他们即将要离开了,而且将永远与这片土地告别,内心该是何其伤痛!何其不舍!何其眷恋!也许是大娘想不出对土地告别的方式,也许她锄的不是地,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对土地进行最后一次的亲吻,最后一次的温柔,最后一次的告别。</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造福更多的人,大兴寨水库正在如火如荼地兴建中,不久,这里的山在,水在,村庄已不在!德茹村,再见;再也不见,德茹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