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退休前后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收纳物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理物品的同时也是整理心情,从</span>办公室整理到家,大到一套服装小到一张纸条,每件东西的背后都有故事。保留少数的一些外,开始该丢的丢,该送的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不舍得是家中十几年积攒的衣物,每一件都带有自己曾经的光华,即便多年不穿也是一个美好的念想。送人吧,又有很多顾虑,不知人家喜不喜欢,不知人家穿着是不是合适,其实内心深处是担忧人家不能如我那样爱惜这些带有自己气息和温度的衣饰。在我这里是宝,在他人那里可能就是草了。最初的几件打包送人,心是疼的,一一介绍每件衣物的来历甚至配饰,无非就是希望这些服饰能得到对方的善待。因为在我这里,这些衣饰是有生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旦开启了送人模式,不觉中竟有点上瘾了。不仅衣饰,鞋包,甚至电器,都开始了打包送人的节奏。收到衣物的亲朋,也都特别欢喜和感激,这也是让我最放心的地方,也给了我继续归纳送人的决心。闲置在我这里是一种资源浪费,送给他人能带来重新利用的价值,赋予这些物品新的生命和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零零散散整理了一个多月,送走了很多东西,我的心情随着物品的减少变得亮堂起来。原来满满当当的柜子,变得不再拥挤甚至掏空,多出的空间让我生出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期初的舍弃是心疼的,有了回应的舍弃是美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果说舍弃物品是我退休生活的第一步,又何尝不是我后半段人生的第一步呢,离开了工作岗位,生命进入重启状态,舍弃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身外之物,不再为外物所累,轻装上阵断舍离,舍弃的同时也会收获新的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归纳清理物品的同时,清退删减朋友圈,太多的名字只是一面之交,甚至想不起什么地点什么场合添加得好友。那么多的好友,常联系的很是寥寥,所谓的后会有期大多是后会无期,曾经太多的熟络也渐行渐远到无话想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尝到了断舍离的轻松愉悦,去繁就简就会一直在路上,减,简,俭成为生活常态,一边清零一边拥有。清零的是多余的欲望多余的物品多余的关系,拥有的是简单的生活,丰盈的内心,松弛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作家梭罗说过: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衡量一个人幸福的因素,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而是看他敢舍弃多少。少年的成长,是给生命做加法,而中年后的成熟,则是给生命做减法。试着学习断舍离:断欲,舍物,离人。切断自己多余的欲念,舍弃不必要的衣物,远离不舒服的人。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做到新陈代谢,更让我们的人生也做到新陈代谢。听从内心,穿舒适的衣服,去见想见的人,做有趣的事情,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5.16于烟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