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课改理念,悟课堂再造——东城学校趣境语文工作室参加小学语文名家名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三)

燕玲

<p class="ql-block">五月的骄阳如火般炽烈,却丝毫未能削减学员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培训步入第三天,课程内容在延续前两日精彩的同时,不断解锁新的知识领域。从跨学科教学案例、前沿教育理论,到智慧课堂实操、语文核心素养落地,每一个环节都满载干货。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让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有了全新的感悟。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回顾今日的学习内容。</p> 主题探究五:课堂生态重建                     素养高阶可视 <p class="ql-block">今日上午,培训围绕“课堂生态重建,素养高阶可视”这一主题展开,以“课例+解读”的形式,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锦囊。罗才军校长执教的四年级语文课《短诗三首》,以诗意的课堂展现了诗歌教学的独特魅力;李祝连老师的三年级习作课《寻找龙岗的奇妙瞬间》,巧妙结合本地风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此外,罗校长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专题报告,深度剖析了任务型课堂设计;李老师的《解构·联结·创造:让龙岗风景跃然纸上的三阶密码》说课分享,则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创新思路。</p> 主题探究六:感悟文言意境                  情境综合实践 <p class="ql-block">下午的培训精彩纷呈!赵志祥老师的《韩非子想说啥》一课趣味盎然。他带领学生用各种新奇的方式读文言文,从现代横版读到古代竖排,从无标点到繁体字,甚至用上了小篆。原本枯燥的古文,在赵老师的课堂上变得妙趣横生。课后,赵老师在《文言文教学刍议》报告中提到,教文言文时,教师的领读尤为重要,而寓言故事的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道理上,前后分析更为关键。学员们听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臧学华老师执教的《竹节人》一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有目的地阅读”,以任务驱动贯穿课堂,将阅读策略指导与文本品析有机结合。课堂设计层次分明,从“方法梳理”到“实践运用”层层递进,体现了“学—用—悟”的学习逻辑,既落实了语文工具性目标,又通过语言品读唤起了学生对传统玩具的情感共鸣。更令人惊喜的是,《竹节人》的作者范锡林亲临现场,与臧老师一起开展对话沙龙,揭秘课文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名师们以扎实的功底和鲜活的课堂,生动诠释了课改理念的落地路径。相信东城学校趣境语文工作室的老师们,定能将所学所悟融入日常教学,让每一节课都绽放语文的魅力,让素养之花在趣境课堂中绚烂生长。期待未来,我们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携手前行,书写更精彩的教育篇章!</p> <p class="ql-block">文字:林燕玲</p> <p class="ql-block">初审:陈美亭</p> <p class="ql-block">终审:梁国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