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州教育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区醋库巷44号柴园。柴园为清光绪间柴安圃所构。1982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原在此办学的苏州盲聋学校搬迁。2015年12月柴园修复及改扩建工程完成,修缮鸳鸯厅、堂楼、船舫、水榭等计1164平方米;新建门厅、中厅、大厅、木厅、藏书楼、西厅、走廊、半亭、汉语推广中心楼以及附房等计1754平方米;并完成园林景观改造,恢复原有东宅西园建筑规制。</p><p class="ql-block">苏州教育博物馆由序言馆、名人馆、古代馆、近代馆、现代馆、名师馆、院士馆、茱誉馆、视听馆、专题展馆和汉语推广活动中心组成。苏州教育积淀了丰厚的人文遗产,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桌越贡献。在这里,您能领略苏州教育的千年魅力和当代风来,还可以欣赏苏州园林耐人寻味的美学意蕴。</p> <p class="ql-block">谷公胜,苏州语文教研员,后来做了苏州教育局副局长,做了教育部督学。当年,带着我去徐州参加“江苏省语文教学改革成果汇报会”,我代表苏州在徐州大会堂上了一堂《走出地平线》的汇报课,我也从此走上了发展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图片,后面我又去了学校,拍了实物。</p> <p class="ql-block">楠木厅</p><p class="ql-block">屋顶为硬山式,屋脊头为”草龙脊”。建筑面积157.3平方米。北面檐口高3.8米,南面檐口高4.0米,屋脊高8.2米。三开间,进深九界,总开间12.1米,总进深11.4米。正问南北向均为仿古式长窗,内外面均雕花;次间为仿古式短窗,带横风窗。梁架结构为扁作,抬头轩带草架。该厅内外所有木构件均为楠木,按传统工艺精心制作,构架大气,斗拱奇巧,雕刻精美,体现出厚重轩敞、雍容华贵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苏州第十中学长达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建于1931年</p><p class="ql-block">比例 1:34</p> <p class="ql-block">泰山石敢当</p><p class="ql-block">泰山石采自“五岳独尊”的泰山,纹理独特,具有厚重古朴之美。观赏泰山石,可以领略自然造化之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赋予泰山石高尚、坚贞的人文内涵;在民间,泰山石还具有吉祥如意、镇灾驱邪的寓意。2006年,泰山石敢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您看过北宋范宽(950-1032)的《溪山行旅图》,会发现这块泰山石和画家笔下的山石竟有几许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鸳鸯厅(古代馆)</p><p class="ql-block">屋脊为纹头脊,廊为单坡廊甘蔗脊。建筑面积391.7平方米。檐口高3.92米,屋顶高8.12米。三开间,进深十二界。西附房有二层阁楼。南北两面为菠萝格木八角景嵌玻璃式长短窗,长窗内外面均有雕花。该厅以中屏和罩为隔,分为南北两个空间,梁架、廊柱、步柱、脊柱、柱础等均呈南方北圆特点。南厅为扁作,有雕花;北厅为圆作,无雕花。南厅外天井面积118平方米,铺金山石,具阳刚之美;北厅外为水池,蕴清秀之韵。南厅向阳宜冬,</p><p class="ql-block">北厅朝北宜夏。鸳鸯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阴阳互孕、和谐共生的理念。</p><p class="ql-block">蘇</p> <p class="ql-block">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点燃了远古文明火种。</p><p class="ql-block">公元前十二世纪,泰伯仲雍建立勾吴,迎来了江南人文曙光。</p><p class="ql-block">公元前五世纪,言偃南方传学、澹台结庐讲学,是苏州教育重要的里程碑。唐宋以降,府学、州学、县学相继诞生,书院、社学、义塾蔚成风气。官学和私学相生相荣,汇聚成绵延不绝的姑苏千年文脉。</p> <p class="ql-block">入园,恰逢有学生体验课,正好讲解苏州女学的开创者,也是我工作单位的创办者——王谢长达。</p> <p class="ql-block">走出柴园,醋库巷。</p> <p class="ql-block">又来到平行的一条巷子——滚绣坊。</p> <p class="ql-block">苏州小巷子里的古建筑实在太多。</p> <p class="ql-block">老苏州茶楼,当年陆文夫做的,现在是新梅华旗下的一家苏州面店。</p> <p class="ql-block">苏州十中就在它东面,所以叫带城桥下塘。</p> <p class="ql-block">长达图书馆,章太炎题词。</p> <p class="ql-block">苏州最美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来今雨斋,我们经常教研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伟绩碑</p> <p class="ql-block">振华女学校创办人</p><p class="ql-block">王谢长达太夫人纪念塔碑文</p><p class="ql-block">振华女学校创办人王母谢夫人颂</p><p class="ql-block">吴下女子荏弱久矣,夫人既兴妇学,终解天囚,去其缄滕,淑以诗礼,泽加一时,胤胄蒙福。《易》称“直方大”,坤道之所以光也。宜铭贞石,以示永世。</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四月</p><p class="ql-block">馀杭章炳麟撰</p><p class="ql-block">腾冲李根源书 </p> <p class="ql-block">长达先生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行政楼,如今成了控保建筑。</p> <p class="ql-block">何泽慧题词。</p> <p class="ql-block">十全街题记</p> <p class="ql-block">今晚同学小聚于此。</p> <p class="ql-block">留影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