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绿意盎然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之旅悄然展开。常青花园社区城管部门携手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共同打造了“垃圾分类小课堂”主题活动,带领同学们探索垃圾分类的奥秘,为培养环保小卫士注入活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揭开垃圾分类的神秘面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社区城管工作人员化身“知识讲解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垃圾分类,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定或标准,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它就像给垃圾们安排不同的“小房间”,它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同学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认真聆听,原本陌生的概念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p><p class="ql-block"> 城管叔叔阿姨们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专为小学生设计的垃圾分类知识手册,色彩鲜艳的插画、朗朗上口的分类口诀,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原来牛奶盒洗干净就是可回收物!”“铅笔屑属于其他垃圾!”翻着手册,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起来,环保的种子悄悄发芽。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二、探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呢?”工作人员抛出问题后,通过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图片和详实的数据,向同学们展示了垃圾随意丢弃带来的危害:垃圾堆积占用土地资源、污染土壤和水源、破坏生态平衡,还会滋生大量病菌……“原来垃圾分类这么重要!”同学们纷纷感叹。工作人员接着说道:“做好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把可回收物变成新的物品,为地球妈妈减轻负担。”</p><p class="ql-block"> 一段垃圾分类动画短片,引得全场目不转睛,萌萌的垃圾桶家族讲述垃圾污染的危害,卡通人物演示正确分类方法。看到海洋动物因垃圾受苦时,孩子们皱起眉头;见到废品变废为宝时,又兴奋鼓掌。直观的画面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三、认识生活垃圾的不同种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工作人员拿起精心准备的垃圾分类卡片和道具,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像废纸、塑料瓶、金属、玻璃等,都是可回收物,它们可以经过处理重新变成有用的东西;废旧电池、过期药品、灯管等属于有害垃圾,含有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处理;剩菜剩饭、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堆肥变成肥料;砖瓦陶瓷、渣土、用过的卫生纸等难以回收的垃圾,就属于其他垃圾啦。”同学们聚精会神,一个个睁着大眼睛听得十分专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四、践行垃圾分类,从你我做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做呢?”工作人员号召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家中准备不同的垃圾桶,将垃圾准确分类投放;在学校里,和小伙伴们互相监督,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外出时,不随意丢弃垃圾,看到错误投放的行为,主动进行纠正……</p> <p class="ql-block">趣味问答,欢乐互动</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期待的问答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废旧的荧光灯管属于什么垃圾?”“可回收物应该投进什么颜色的垃圾桶?”工作人员刚提出问题,同学们就纷纷举手,踊跃回答。答对问题的同学,兴奋地领取了社区准备的精美小奖品——便携式垃圾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此次“垃圾分类小课堂”活动,让环保理念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在社区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环保小卫士们会将垃圾分类知识传递给更多人,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整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