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制作:田野</b></p><p class="ql-block"><b>图文:田野</b></p><p class="ql-block"><b>音乐:满山春色</b></p> <p class="ql-block"><b>5月16日,遂昌县老科协农业组一行十一人来到石练镇宏象村杂交稻制种基地,考察观摩了杂交稻制种机械化插秧技术工作。</b></p> <p class="ql-block"><b>2025年遂昌县杂交稻制种总面积达2.5万亩,占全省制种总面积的70%以上,为省最大的杂交稻制种基地。杂交稻制种的核心是通过人工干预,使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在特定条件下完成异花授粉,生产杂交种子。传统制种依赖人工插秧、调节花期、去雄授粉等环节,而机械化制种通过机械替代或辅助人工操作,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然而,传统制种模式费工费时,难以满足种业现代化需求。杂交稻机械化制种是提高制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b></p> <p class="ql-block"><b>我国杂交稻制种的理论和技术领先世界,但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相对滞后。目前,我县制种仅在机械插秧、机械收割方面有所建树,在花调授粉、防病治虫方面也有偿试,但示范推广成效平平。</b></p> <p class="ql-block"><b>中国水稻研究所这次使用洋马插秧机栽插试验,试验组合为“华浙优210”,父本“中恢210”,母本为“华浙2A”。父母本栽种比例1:8,即1行父本8行母本。</b></p> <p class="ql-block"><b>我们通过现场观摩和调研认为,使用该机型制种插秧虽可明显减少插秧用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推广局限性较大。</b></p> <p class="ql-block"><b>1.父母本种植比例1:8是可行的,但父母本株距偏小,不宜发挥父本单本壮株优势,而减少花粉量。</b></p><p class="ql-block"><b>2.父母本同時机插,秧令不宜太长,生育期长组合春花田制种不宜推广。</b></p><p class="ql-block"><b>3.父母本播差期一般应掌控在10天左右,播差期过长的不宜推广应用。</b></p><p class="ql-block"><b>4.父母本同机同时插秧容易造成人为和机插混杂,对提高纯度、保证质量有影响。</b></p> <p class="ql-block"><b>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种父母本同时机插的机型农户较难接受,不宜推广。倒是前几年示范的人工插父本,机械插母本的模式农户容易接受,目前制种大户已逐步示范推广,据去年不完全统计,机插面积已达1000多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