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亮的艺术人生之一

青岛北部画院

<p class="ql-block">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应具备的学识与道德双重素养的重要性。韩愈的《师说》中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重点也是在于教师的三大核心职能。其中“传道”强调道德教化,“授业”指向知识传授,与陶行知的观点存在精神内核的共通性。从邱老师考取山东师范大学到来到青岛41中学执教美术,以及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又回到青岛。先后在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任教达40年。实现了他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人生历程。正所谓,一旦选择,终生不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考入山东师范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1966年春,山师艺术系美术班同学在莒南县6088部队学軍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span></p> <p class="ql-block">1979年春美术史系同学在敦煌莫高窟实习,与莫高窟段文杰所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师生在央美校园内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与老同学罗士平、吴焯拜访美术界前辈</p> <p class="ql-block">  1970年至1978年,他担任青岛第41中美术教师开始,他就非常注重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注重学生思想品行的教育和引导。他所带的学生中,无论是学业还是品行,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从青岛走出去的在中央美院毕业,后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担任大项目部主任、一级编审、美术评论家的学生刘士忠,就是他在中学任美术老师时的优秀学生代表之一。 1980年,邱老师研究生毕业,本可留在北京工作,但是为了家庭,又得到山东青岛纺织工学院张朋先生力邀,他便放弃了留京工作的想法,于1981年调回到青岛山东纺织工学院任教。十余年间,他的职称从讲师到副教授、教授。中央美院研究生美术史专业毕业,使得他成为我国美术史论队伍中学历较高且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青岛大学与纺织工学院合校,邱老师担任青岛大学艺术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2002年调入青岛科技大学任美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直至2012年65岁退休。退休后,他又受聘担任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院长及黄海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直至70岁正式退下来,邱老在大学任教达四十多年。 </p> <p class="ql-block">1983年与女儿、儿子在金口二路家中庭院留影。</p> <p class="ql-block">1987年全家于江苏路家中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2年全家于吴兴路新居院内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4年陪同汤池先生参加陕西临潼秦兵马俑学术研讨会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内各高校已恢复美术专业招生,但是从事美术史论教学的教师很少。邱振亮作为山东省内第一位有硕士学位的美术史论专业教师,不仅担负着本学院的美术史论教学,同时又受聘担任着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以及青岛教育学院的美术史论教学任务。可以说为山东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鉴于当时的美术类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重技能培养,轻理论教学的情况,他在不同的场合呼吁高校美术教育中要加强艺术理论学习,加强学生全面艺术素养培养的主张。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加强美术专业美术理论教学的论文,并在《艺术教育》杂志上发表。直至2002年,他在担任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后,亲自组建本院的美术史论教师队伍,组织教师撰写相关教材,研究史论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史论课的兴趣。至2006年,由他担任主讲的中外美术史课程便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校精品课程,在省内高校产生较大影响。他与马延岳教授分别撰写的《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也分别作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科书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邱振亮撰写的《中国美术史》还被评为青岛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教学同时,邱老师还应多个培训机构的邀请,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到有关学校、夜校等,进行培训教学,讲授中国美术史等课程,为社会组织培养了不计其数的有用人才,为青岛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发扬光大做出了巨<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0, 0, 0);">大贡献。</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0, 0, 0);"> </span></p> <p class="ql-block">与藍天野先生在中国美术館。</p> <p class="ql-block">陪美术史家李树声老师参观展览。</p> <p class="ql-block">和老同学刘大为在中国美木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和老同学(左起)刘龙庭、王迊春、邱振亮、楊力舟、赵力忠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老同学刘曦林一块参加展览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老同学赵力忠家中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1年与艺术评论家、著名学者王鲁湘先生在北京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老同学孙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老同学李永存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老同学费新碑(左)、吴焯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优秀的美术教育家</span></p> <p class="ql-block">自1981年调回到青岛山东纺织工学院任教以来,十余年间,他的职称从讲师到副教授、教授。中央美院研究生美术史专业毕业,使得他成为我国美术史论队伍中学历较高且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青岛大学与纺织工学院合校,邱老师担任青岛大学艺术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2002年调入青岛科技大学任美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直至2012年65岁退休。退休后,他又受聘担任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院长及黄海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直至70岁正式退下来,邱老在大学任教达四十多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