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 姜宝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诵读<span style="font-size:18px;">| 鸟在高飞</span></p> <p class="ql-block"><b>爱护眼睛,请点击上方图标收听音频</b></p> <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莫言喜欢书法,尤爱写“福”字。在蛇年春节,北京荣宝斋举行了“百福同行” —— 莫言与他的朋友书法慈善拍卖会,21件书法作品最终落槌价442000元。其中有一幅“福”字,出自莫言的手笔,在拍卖过程中,有几千人“围观”,几十人参加竞拍,最后以5.1万的落槌价成交。</p><p class="ql-block"> 此次拍卖会上筹得的善款,全部直接汇进中华慈善总会下设的专门救助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的“莫言同心”项目账号。莫言已是连续第四年发起春节书法公益拍卖活动,累计 筹得善款2584000元。</p><p class="ql-block"> 2023年,莫言与《中国慈善家》、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与莫言同行”计划,“两块砖公益基金”为行动计划的实施主体。“两块砖公益基金”已发起“莫言同心”“与星同行”“健康童乐园”3个公益项目,救助家庭困难的先心病、孤独症儿童,帮扶乡村儿童的早期发展。“与莫言同行”公益行动计划,已带动40多万人为“先心病”“孤独症”儿童捐款。仅“莫言同心”项目,已成功资助500余名儿童进行手术治疗,并为16万余名青少年进行公益筛查。莫言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慈善大使,还获得了香港地区的慈善奖项——“爱心奖”。</p> <p class="ql-block"> 莫言的导师徐怀中生前曾这样评价:莫言默默做事,不爱张扬,即使受到委屈,甚至被误解,都是初心不改,他不满足于出几本书,总想为社会多做奉献。他不仅为英雄赋诗立碑,还做了很多慈善的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莫言与康复的儿童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b></p><p class="ql-block"> 莫言,原名管谟业,出生在山东农村,父母都是善良的农民,曾从军20多年,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茅盾文学奖得主。他心有善根,与人为善,愿意为社会做善事,跟家庭的教养和社会环境的熏陶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在孩提时代,母亲的善行就是对他爱的启蒙教育。他家院子里有一棵杏树,而且杏子非常好吃,每年到了麦收的时候,杏子熟了,就会分给邻居。有一年过节,家里包了粗面饺子,一人分大半碗,这时来了一个乞丐,母亲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倒给那个老人,宁愿自己吃红薯干。这件事情给莫言留下深刻印象。上学后社会和学校推崇雷锋,提倡做好人好事,莫言参军到部队的大熔炉里,更接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莫言自觉地做慈善事业,如今已有20多个年头。1999年,他将获得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000 元捐赠给云南西畴县希望小学,不久他又将“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的奖金20000元,捐献给这所小学。同时莫言向红十字会捐赠了125 万元,这些钱帮助了来自西藏地区的62名先心病儿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莫言的萌“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b></p><p class="ql-block"> 慈善不仅仅是个人的行善,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2022年年初,莫言书写的百张“福”字所筹集的500万元善款全部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事业。莫言捐赠“百福”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对贫困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牵挂。当听说有很多孩子因病不能读书识字,莫言遂产生将“百福”捐赠给中华慈善总会,以此筹集善款的想法。在他笔下,百“福”形态各异,有堂堂正正之福、温柔多情之福、自由活泼之福,也有刚健凌厉之福、威武雄壮之福。其中有一个“福”字,是他根据“福”之古意,及甲骨篆书字体的写法,造出一个如“龟”似“鱼”又类似“鸟”的“萌福”。这个“福”字,最早写于鼠年春节期间,那时人们还处在新冠疫情之中,普遍有一种求“安”的心态,莫言用自己的笔意,抚慰读者的心灵。他的“福”字,得到一些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无形之中,汇聚成一股爱的暖流,把“福”气送给急于求助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在捐赠现场,莫言挥笔书写了一幅充满开悟性的“福”字,给孩子们新春添福。中华慈善总会关注到了莫言的善举,聘请他为慈善大使。</p><p class="ql-block"> 在接受聘书的同时,“莫言同心”项目正式启动,所得善款用于救助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p><p class="ql-block"> “从事慈善事业的人,就像天上的一颗颗星斗,都在发出自己的光芒,然后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光明。”对于莫言而言,对他触动最大的是2022年的元宵节那天,他作为“中华慈善总会莫言同心项目”发起人、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来自甘肃、西藏的29名先心病儿童。看到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坐在病床上,露着红红的小脚丫子。莫言手握了一下,那个小脚丫凉凉的,他受到很大触动,一种对小小生命的呵护之情油然而生,他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和抚慰那些“小脚丫”。尽管这个孩子跟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小生命,在自己的帮助下恢复了健康,就有一种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3年,莫言在中国慈善家年度盛典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b></p><p class="ql-block"> 2023 年,是莫言比较繁忙的一年,除了深入生活和写作,一直在为爱呼唤。年初从北京起步,在云南、上海、武汉等多地行走,盛夏的时候,他们把慈善之旅延伸到了万里之外的非洲大草原。他们在草原上拍摄动物和风景,记录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从援非的铁路建设者身上感受到人类之美。在充满挑战的野外环境下,他依然充满善意。通过现代化的通信设备,跟国内的有关单位合作,筹备网上众筹事宜。有一天夜晚,莫言和王振点燃了一堆篝火,在篝火边上,他们启动了两块砖基金和几家慈善公益单位共同发起的为孤独症儿童和先心病儿童捐款的项目。</p><p class="ql-block"> 在异国他乡的篝火旁,莫言和王振用手机联网,各捐出了10万元,启动了网上众筹项目。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朋友和读者开始捐款。莫言说:“当我们用手机完成了捐款后,就看到有一颗巨大的流星,拖着白色的尾巴,划破了天鹅绒一般的夜空。我们的心里便感觉到一片灿烂。”这种“灿烂”,正是人间的慈善之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莫言联合《中国慈善家》杂志等共同发起“与莫言同行” 公益行动计划,成立两块砖公益基金,探索慈善文化传播与 公益实践平台,开创了文化名人引领、公益机构与媒体合作共建、捐赠者与公众深度参与的新模式。设立“莫言同心”“与星同行”“健康童乐园”3个公益项目,救助帮扶家庭困 难的先心病、孤独症儿童和乡村儿童早期发现,带动逾40万人次参与公益行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慈善总会向莫言颁发捐赠证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b></p><p class="ql-block"> 莫言写“福”字有瘾,搞慈善更上瘾,他的“瘾”来自身上的“善”根。在一次公益直播现场,看到在解放军总医院见过的那个“小脚丫”已经长高了,莫言感到很开心。当年这“小脚丫”是那样的病弱、无力,像一个小雏鸡一样,现在成了一个调皮、健康、美丽的儿童。当初写的“福”字,已经变成了孩子们的福音。当孩子在屏幕上喊“爷爷”时,莫言热血沸腾,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仿佛洋溢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里。“看上去是我们帮助这些孩子,实际上是这些孩子帮助了我们,他们使我们变得生气蓬勃,觉得自己活着还是很有价值的。慈善是每个人的内心需要,给一个笑脸、点一个赞、捐一分钱都是善的举动,都是爱的奉献。莫言做慈善事业,首先是个人的内心需要,在他看来,累积小善,则成大德,当人发善心时,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p><p class="ql-block"> 2024年冬季的一天,莫言收到一个消息——香港第19届“爱心奖”给了他。刚开始他还不想要这个奖,因为他觉得很多人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做得比自己好。但当他听说这个奖有19万美元的奖金,他马上算了一笔账:按照往年救助先心病患儿的平均用款数额来算,这笔钱可以用来帮助起码60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莫言去领奖了,他只领回一个证书,而所有的奖金一分不留地捐给了慈善机构。领奖的过程中,他多次接受采访,宣传自己的慈善理念,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莫言看望先心病患儿,攥住“小脚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b></p><p class="ql-block"> 莫言的善举,让被救助的孩子和家庭受益,同时也被他的“娘家”——中国作家协会看在眼里。</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7日,莫言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200万的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主持了这次会议,面对很多慈善机构的负责人、慈善人士和媒体记者,他介绍了有关莫言的一组数字——</p><p class="ql-block"> “与莫言同行”公益行动计划,2023年8月上线互联网公募筹款平台,莫言、王振在非洲采访期间,两人分别各捐款10万元。莫言老师自2014年开始至今已经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捐赠救助款累计1260万元人民币,成功为来自新疆、西藏、重庆、四川、云南、甘肃、辽宁、湖北、山东、河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0多位先心病儿童完成手术。</p><p class="ql-block"> 有人算了一笔账,莫言这些年为社会的捐款达千万元,对于一个用笔耕作、生活十分俭朴的作家来说,实属难能可贵。他却把这种付出看成“福报”,与人为善是福,为爱奔跑也是福。</p><p class="ql-block"> 莫言所书写的“福”字,具有很强的民俗性,给人以一种视觉享受和心理暗示,难怪他写的“福”字深受收藏者的青睐。一些得到莫言和王振赐“福”的孩子和家庭,把“福”字装裱起来,挂在家里。孩子从小在“福”的映衬下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扎下善根。</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慈善晚会上,莫言现场写了四个大字——“与人为善”。他说:“与人为善,就是大家一起做好事,慈善让我的内心一片灿烂。”</p><p class="ql-block">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副楹联包含了人生哲理,字从心生,这是莫言的一个人生信条:“慈善是每个人的内心需要,给一个笑脸、点一个赞、捐一分钱都是善的动,都是爱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载《雷锋》杂志2025年4月强军号 责编:刘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摄影:陈玲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监制:焦凡洪 吴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