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等,孝别迟……

邝万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刷到一条视频:画面中,一位戴着太阳帽、身着白体恤的高大中年男子,背上稳稳地背着母亲。脸上洋溢着微笑,走走停停欣赏风景。累了,便就着石护栏,让母亲坐在上面稍作歇歇。男子背上的母亲,恰似孩童一般,对一切都充满新奇。间或,男子指着某处风景,讲给母亲听。就如同小时候母亲带着孩子认识世界,温馨而动人。看完视频,虽有一丝感动,却并未往心里去,因网络时代,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画面出现。</p> <p class="ql-block">5 月 6 日晚,在会东融媒上再次看到这条视频,才知晓视频主人翁是凉山州会东县人士,是凉山儿女的骄傲与楷模。视频在歌曲《孝敬爹和妈》中开启:“你是否常想起,谁把你抚养大,你是否已懂得,最爱你的是爹妈,你是否没时间给爹妈打电话,你是否看见那满头的白发。你是否…… 在歌词与深情的旋律,认真读完视频下 800 多条留言,字里行间是对孝老爱亲者的崇敬,温暖又动容。</p> <p class="ql-block">评论区里的那些温情:“背着孩子出门旅游的屡见不鲜,背着妈妈旅游的着实难得一见”“人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妈妈的怀里;最欣慰的时刻,是在儿子的背上”“看着视频不禁想哭,这是践行孝道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不晒车不晒房,只晒孝顺好儿郎”“母亲的笑容在儿子背上绽放,那是幸福的模样,更是爱的传承与延续”“这位会东汉子的背,是母亲最安稳的座驾”“您背我长大,我背您到老”“长大后,你终究成了她,小时她背你,现在换你背她”“小时候,母亲用温暖的背护佑他成长;如今,他以坚实的脊梁,带着母亲看世界”“愿我们都能如他这般,趁父母康健,多尽一份孝,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五四青年节,最珍贵的青年教材,堪称风景大片”“背带,是工具,更是爱的传承,过去只有母背儿,如今尚有儿背母”“这是旅游界最抢眼的风景,看哭了,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演绎得淋漓尽致”。读完几百条留言,无一不让人动容。是的,视频里不仅仅是母子间爱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彰显。</p> <p class="ql-block">当事人讲述:“四年前,母亲不慎摔了一跤,此后便与轮椅为伴。儿时,母亲用背带背大了我们姊妹,后来,又背大了她的孙辈。如今,母亲走不动了,我就想背着她去旅行。这些年,背着母亲看过西昌的邛海、眉山的水街、东坡岛等地,有时也会抱着母亲行走。背带,并非出行的首选辅助工具,我们还准备了轮椅,在道路不适合推车的时候,才会用上背带。”</p> <p class="ql-block">对于热心群众敬佩的大拇指与掏心窝子的话语,他淡淡一笑:“家家都一样嘛,正巧我背着母亲的时候,被人拍了视频发了抖音而已。我从来没觉得背母亲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也没觉得有多感动。反倒是看了网友们发的视频,以及里面的配乐、文案及评论,我才被深深感动着。”</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读着那一条条深情又富有哲理的留言,我已深深地被触动,记忆的闸门徐徐打开:“母亲说她这一生有个最大的愿望:‘想坐一次飞机。’一年又一年,我在等,等我有空闲了、等孩子们长大了、等我有经济实力了,终于等到哪一天,可母亲的身体已不适合坐飞机了。正如我把此视频转在家族群时,姐姐看完后感叹:这个视频值得转载,可是,于我们,世间再无爹妈可孝顺。”</p> <p class="ql-block">今天,这位背着母亲去旅游的大哥,用行动再次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情感纽带。它不仅是高悬于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更是融入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个人心间。</p> <p class="ql-block">背着去母亲旅游,不只是一则感人的见闻,更应成为我们反思自我的契机。歌声一遍又一遍:“转身就是一辈子,你还等个啥,子欲孝而亲不在,千万别忘了,抽点儿空吧常回家,唠唠心里话……”</p> <p class="ql-block">背着母亲去旅游,路人帮忙在天安门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背着母亲看世界</p> <p class="ql-block">背着母亲逛公园</p> <p class="ql-block">春运,背着母亲回老家。</p> <p class="ql-block">背着母亲去看病。</p> <p class="ql-block">背着母亲参加成人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