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文学《神鸠无忌》(连载:51、山不转水转)

作家王永祥

<p class="ql-block"> 云兴母亲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p><p class="ql-block"> 云兴他爸出去打工以后,我一个人在家种责任田,旱田(半山半圩的山冲田)5亩,水田(半山半圩的圩田)2亩,一共7亩。</p><p class="ql-block"> 栽秧的时候,别人一趟6棵,为了节省时间,我一趟栽7棵。</p><p class="ql-block"> 割稻子也是一样,又要比别人多割1棵,要不然忙不过来。</p><p class="ql-block"> 2亩水田(圩田)离家1里多路,稻子割下来,还要在田里掼稻(脱粒),掼好稻子又要往回挑,我一担要挑200多斤,要不然时间又是来不及。</p><p class="ql-block"> (我听后感到惊讶,我在农村下过放,知道一担挑200斤稻子还要走1里多路,一般情况下只有强壮男劳力才能承受得起。)</p><p class="ql-block"> 稻子收割好,挑回来,还要把很沉的禾桶扛回来,又是我一个人,扛着走,1里多路。</p><p class="ql-block"> 路上碰到有人问我,小水,你家男人呢?</p><p class="ql-block"> 我回答说,山不转水转,我男人他到宣城打工去了……</p><p class="ql-block"> 云兴母亲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p><p class="ql-block"> 云兴爸爸从医院回来,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好,不能再到宣城打工,家里无形中少了一大笔收入,两个孩子在县里读书,需要用钱,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云兴爸爸同我商量,在家里开个榨油厂。</p><p class="ql-block"> 因为云兴爸爸在宣城打工时,看到有不少人家开榨油厂很能赚钱,云兴爸爸留了点心,把榨油的那些从头到尾过程,全都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应该来说,那时候我们自己开个榨油厂从加工到销售,不成问题。</p><p class="ql-block"> 可是开榨油厂需要本钱,这些垫底的本钱从哪里来,云兴爸爸犯了愁。</p><p class="ql-block"> 我说,山不转水转,不行我可以向人家去借。</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找云兴小姨我的老妹子借了一些,不够我又借了些高利贷,一共3 万多块,把榨油厂开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为了省钱,从建厂施工到后来的加工出售,没有请人雇工,全部都是我们自己干。</p><p class="ql-block"> 头一年保住本,第二年有点小赚,接下来虽然有亏有赚,但是多多少少也还赚了一些钱。</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搞,不把榨油厂开起来,便是一分钱也赚不到。</p><p class="ql-block"> 云兴母亲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p><p class="ql-block"> 我儿子云兴和云龙兄弟俩在县城读书,因为生活费少的可怜,他们掐斤掐两十分节约地用,舍不得花钱,吃的很差。</p><p class="ql-block"> 我这做母亲的一想起这些事,就感到心酸……</p><p class="ql-block"> 没有办法,那时候家里实在也拿不出什么钱给他们,于是,我就尽量在家里做些他们喜欢吃的,送到学校,给他们吃。</p><p class="ql-block"> 从我们五四村花桥到县城,30多里路,来回60多里,搭乘汽车一趟1块8,来回3块6毛钱,我不愿意花这个路费钱,又不能在路上耽搁很多时间,就甩开两条腿硬走。</p><p class="ql-block"> 走大路是不行的,要用不少时间,我就走小路,抄近路,脚步加快一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到了学校。</p><p class="ql-block"> 我儿子云兴见到后问我,妈,您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这么快?</p><p class="ql-block"> 我说,儿子,山不转水转,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妈妈既然来了,总归有妈妈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山不转水转”,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感觉普通,但话中的“山”和“水”,寓意却是非常深刻。</p><p class="ql-block"> 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p><p class="ql-block"> 即使“山”(比喻人)主观上希望“不转”,“水”( 比喻自然界一切事物)却照样“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就要与时俱进,采取灵活的处世态度,随遇而安。</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遇到困难,甚至身陷绝境的时候,要想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一定不能失去信心。</p><p class="ql-block"> “山不转水转”,总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正如那英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主题歌里唱的那样:</p><p class="ql-block"> 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隆,没有结不成的缘。 </p><p class="ql-block"> 蜘蛛吐丝画它自己的圆,太阳掏洞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天,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p><p class="ql-block"> “山不转水转”,成为支撑云兴母亲,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最终走向胜利的坚强信念。</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王永祥,笔名金月。中国作家杂志社签约作家、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芜湖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p><p class="ql-block"> 插过队,当过兵。在省以上刊物创作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有的并获奖和被翻译介绍到国外。</p><p class="ql-block"> 其中小说《浴锅灶》获2012年度《小说选刊》一等奖,同时获得由中国小说学会颁发的中国当代小说奖。</p><p class="ql-block"> 近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上海一家影视公司正筹备投拍。</p><p class="ql-block"> 出版个人专著20多部,其中《鸠兹城源》《锻红尘》被上海图书馆收藏;《CHINA繁昌窑》被列为芜湖市对外接待礼品,赠送视察观光重要来宾。</p><p class="ql-block"> 大型水幕舞台剧《印象青弋江》文学顾问、总撰稿。</p><p class="ql-block"> 曾应邀赴俄罗斯参加《远东笔会》,赴河南云台山参加《全国传奇文学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p><p class="ql-block"> 2016年 •4 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