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卓

风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校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支教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卓是我支教的同事,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坐,在一起吃饭,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但并没有真正读懂他。</p><p class="ql-block"> 大卓身高一米七左右,方脸,紫赯色面皮上有两个小酒窝,小巧的嘴巴常常抿着,即使在说话的时候也张得不大,两个圆镜片后面的两只花眼很敏锐地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作出或惊讶、或好奇、或愉悦、或厌恶的不同反应,他头发黑白参半,有点稀疏,但距离谢顶似乎还很遥远,据他自己说,再过两年就退休,推断下来应该是虚59岁。</p><p class="ql-block"> 大卓上身蓝西装,下身黑裤子,裤缝永远保持笔挺,脚上是一双黑色休闲皮鞋。西装里面是大格子黄衬衫,十多年前流行过,降温时黄衬衫里面再套一件黑衬衫——也半新不旧,蓝西装外再套一件比西装略长的蓝风衣。他步履稳健,给人以老成持重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每天一进办公室便掏出两部手机,看一部,放一部。他只看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的演讲,我怀疑他是在完成原学校安排的线上培训任务。视频声音很大,王金战那快人快语的山东腔我们办公室的人算是听够了。另一部则时不时有短信音或铃声响起,音量也是一样的大,每每这部手机响起,他便放下手里的,拿起桌上的,翻开折叠盖,先在屏幕上用嘴吹一吹,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一划拉,声音便终止了,然后再吹一吹,合上折叠盖,放回原处,继续拿起另一部看王专家演讲,如此反复,成为习惯。</p><p class="ql-block"> 办公室的老师出出进进,有人出门,他便从手机屏上撩起眼睛,看着对方,大声问:“有课啊?”有人进门,他也会问:“下课了?”如果有陌生老师进来,他就问“你是教哪一科的?老家是哪的啦?”之类的话。学校群里发的通知,他生怕老师们看不到,总是提醒说:“检查听课笔记呀,让下午四点前交,”“申报教学能手的通知下来了,抓紧时间报,”“下午六点十分开会,记得参加”,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 食堂用餐,固定坐在我们通常认为的“主席”上,不管什么饭,他都吃得津津有味,嘴里常说一句话:“这地方的伙食比我们原来学校的好多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听课回来,身后跟着一位年轻女老师,手里还拿着课本和教案,他破例站着,一脸严肃地说:“你讲得挺好,换成我肯定不如你讲得好,但你这节课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少,又没有讨论环节,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他越说越激动,嗓门甚至提高了一倍,眉毛也竖起来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合作探究,进行知识建构,形成核心能力……”他还说到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说到王金战、魏书生,说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说到“立德树人,因材施教”,说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指导他结对帮扶的年轻老师的同时,也给办公室坐着的所有老师做了一次有深度的课堂教学改革讲座,让我对一向含而不露的他充满敬意。站在他面前的那位老师,脸红一阵、白一阵,一句话也没说,似乎放空了大脑,什么也没有听进去。</p><p class="ql-block"> 一位姓李的女老师经常给办公室的人带些零食,比如紫薯、奶酪、饼干等,大卓老师有一次就给了她丰厚的回馈。事情是这样的:一位我们谁也不认识的学生走进办公室,给在座的每个人发了一根雪糕,李老师上课不在,自然没有得到。我们几个的当时就吃了,我的那根是苦咖啡,很香,大卓的没有吃,一直等李老师下课回来才双手捧着献给她,并一脸灿烂地说:“学生送给我的,你讲课讲得嘴干的,快吃了吧,不然化呀。”这一举动,感动了李老师,也看呆了在场的所有人。</p><p class="ql-block"> 大卓老师有时清理嗓子,类似干咳的那种,给宁静的办公室增添了并不美丽的噪声,但谁又会怪他呢。有一次,我因感冒咳嗽不止,他说:“当老师的多数有咽炎,我就是。”我听后表示认同。</p><p class="ql-block"> 他总是步行从住所去学校,有一次我让他搭车,他说还得回宿舍取个东西,让我先走,后来我也没再叫他。</p><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到了,大家都回家,大卓老师一个人坐拼车先去榆林,后去延安,他说去哪儿都是坐公交车随便转,随便看,也没和我们分享更多的旅游见闻。</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一个微信小群,交流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他也参与,转发王金战的演讲视频、考试改革信息、培训通知等。</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的支教同事邸大卓,我到现在也没有真正读懂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