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寇的固镇印迹(1938年5月19日)

美友10721116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我们在共赏祖国大好河山时,请铭记:87年前的5月19日,侵华日军公然践踏国际公约,在固镇施放毒气,屠戮无辜,铁蹄践踏的焦土浸透血泪。山河无恙,是因先辈以命相搏;岁月静好,是因历史不容遗忘。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踏上这片红色土地时,请驻足聆听历史的回声——固镇的每一寸山河,都镌刻着侵略者的罪证与民族的铮铮脊梁。</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为尽快打通津浦铁路线,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日军先后调集8个师团及3个旅团、2个联队约24万人,分别由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妄图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南夺武汉,从而迅速占领整个中国。中国军队则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另外部署一部分兵力在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安全,徐州会战就此展开。</p> <p class="ql-block">  1938年2月2日,日军第13师团占领蚌埠。</p> <p class="ql-block">  1938年2月,日军在蚌埠张公山上北窥。</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淮河的北岸、处在津浦铁路线上的固镇自然就成了中国军民阻止日军北进徐州的重要阵地。</p> <p class="ql-block">  1938年2月4日,中国第五战区第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1军军长于学忠率第51军和部分地方武装,在淮河北岸蚌埠段布防,奋力抗御日军渡淮,第51军先将军部设在何集(今固镇县杨庙镇境内)后移至固镇(今固镇县谷阳镇)境内。为迅速北上,驻蚌埠的日军第13师团于2月8日向淮河北岸发起了大规模进攻。第51军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甚重,被迫于2月11-12日向澥河、浍河方向撤退。撤退期间于学忠急令所属的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张自忠到达固镇地区后,将军部设在任桥(今固镇县任桥镇境内),协同第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至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形成中日军队隔淮河对峙的局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淮河阻击战”,此战共击毙、打伤日军3000多人,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对全国抗战形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毛泽东主席曾在《论持久战》中提到此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日军第3师团与第13师团换防,进驻蚌埠。</p> <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1日,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视察蚌埠警备队。</p> <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日军通过在国民党守军撤走时炸坏的淮河蚌埠铁路桥旁搭建的浮桥向固镇方向进发,并占据了淮河北岸部分地区。</p> <p class="ql-block">  1938年5月2日11时20分,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飞抵蚌埠,亲自指挥所属部队,展开对徐州方向的围攻。1938年5月19日,以步兵少佐森田丰秋为首,由力号部队(欠野战毒气第13中队)、近卫师团后备步兵第2大队(欠第2中队)和铁道第1联队第5、第7中队组成的日军森田支队,向固镇施放了50支发烟筒和119支毒气筒,很快就占领了固镇,并在此盘踞近8年。</p> <p class="ql-block">  《徐州会战及安庆作战特种烟使用战例及成果》中所附《固镇附近战斗经过要图》 </p> <p class="ql-block">  在固镇使用化学武器前,侵华日军小规模、秘密使用催泪瓦斯等有毒气体的罪行已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  1938年5月17日《新华日报》第二版刊登陈诚部长在招待外国记者时,谈到“敌使毒气 伪军反正”。</p> <p class="ql-block">  1938年5月18日《新华日报》第二版,以《敌滥施毒气》为标题,披露“(日寇)近又准备在津浦线上调遣化学部队,施用毒气战”。</p> <p class="ql-block">  侵占固镇后,日本就在相关报刊上大肆对外宣称他们的部队以“奇袭战术”巧妙地占领了固镇,对施放毒气却只字未提。</p> <p class="ql-block">  1938年5月20日《东京朝日新闻》刊登占领固镇简报。</p> <p class="ql-block">  1938年日军《支那事变战迹之刊(中卷)》记述的侵占固镇过程,对施放毒气只字未提。</p> <p class="ql-block">  1938年6月,由日本读卖新闻社编辑局编印局编印的《支那事变实写》第十辑,记录了1938年5月份日军侵华过程。其中简要记述了森田支队占领固镇的过程,但对施放毒气也只字未提。</p> <p class="ql-block">  由日本放送协会(NHK)摄制、2007年8月10日播出的纪录片《裁かれなかった毒ガス作戦アメリカはなぜ免責したのか 》(《没被判决的毒气作战美国为什么免责了?》)中记录了安徽固镇实施毒气战的情况。(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的固镇抗战纪念馆内,展播相关片段、展示日军实施毒气战的相关实物罪证)</p> <p class="ql-block">  为了解日军在固镇实施毒气战的情况,该记录片实地采访了1938年5月19日参加侵占固镇的日军毒气第5中队士兵石田义一的儿子石田谦一和固镇毒气战经历者、固镇县城关镇的居民阎希兰女士,并还原了1945年对固镇毒气战组织者森田丰秋的审讯过程。</p> <p class="ql-block">  图为参加固镇毒气战的森田联队野战毒气第5中队的士兵石田义一。</p> <p class="ql-block">  石田义一在其从军日记中这样记述:5月19日晴,午前八时在固镇附近渡过浍河,敌阵地十分坚固,感到吃惊,午前十一时开始无法前进,午后两时我军使用看家本领○○(指毒气,当时为保密用○○表示),○○使用后,敌方很吃惊吧,逃得一个人也不剩,午后四时队长等全体入城。</p> <p class="ql-block">  固镇县城关镇的居民阎希栏女士当时21岁,她在记录片中回忆了当时遭遇毒气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记录片模拟了美国化学战局1946年4月20日对前日本陆军大佐森田丰秋的审讯过程。依据以下原始档案资料进行还原的。</p> <p class="ql-block">  记录片中,审讯官向森田丰秋大佐展示了1938年7月森田丰秋参与编印的《徐州会战及安庆作战特种烟使用战例及成果》,正是此资料详细地记述了日军通过施放毒气侵占固镇的经过。现将其中“固镇附近森田支队的战斗”战例全文录入如下:</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使用特种发烟筒(甲)击溃敌军的战例》</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固镇附近森田支队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一、<b>战前敌我双方态势</b></p><p class="ql-block"> 1、担负攻克固镇任务的森田支队于5月18日拂晓,夺取澥河右岸敌军的警戒阵地,该日傍晚以后,一直向左岸的敌军主阵地发起进攻。支队主力于19日凌晨0时30分突破寺后集附近敌军阵地一角,随后立即转入夜间追击,未遭敌军抵抗,于早晨7时30分,渡过王家巷附近的浍河,进占固镇东侧地区。</p><p class="ql-block"> 2、森田支队的编制如下:支队长为森田步兵少佐;“力”号部队(欠野战毒气第13中队);近卫师团后备步兵第2大队(欠2中队);铁道第1联队第5、第7中队。</p><p class="ql-block"> 3、当时从津浦线西侧地区撤退的敌第135师第809团一部,占领固镇东侧和南侧的坚固阵地,同时从宿县方向南下的第25师第149团一部也正在陆续进入固镇,大约拥有重机枪5挺、轻机枪10多挺,士兵约有500名。</p><p class="ql-block"><b> 二、战场的天侯、气象、地形</b></p><p class="ql-block"> 天气晴朗,气温高,风向是东风,风速大约是3米,地势为平坦开阔的麦田,固镇街市在比高大约为1米的平地上,宜于使用化学武器。浍河在固镇附近,河面宽度为30~50米,水深大约1米,河底淤泥,无法徒涉。</p><p class="ql-block"><b> 三、战斗经过概要</b></p><p class="ql-block"> (此处《固镇附近战斗经过要图》,前已刊,此处略)</p><p class="ql-block"> 1、为了不给敌军准备的时间,我军立即由行军纵队转为展开队形,上午9时开始攻击前进。敌军凭借固镇东侧和南侧的构筑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而且在我右翼方向逐渐增加兵力,对我形成包围。</p><p class="ql-block"> 2、上午10时40分,获知后续部队正沿王家庄西北侧铁路线北进,随令其主力直接在固镇南侧浍河左岸展开,实施攻击,其一部从固镇西南方迂回,封锁敌军的退路。但受到对岸的猛烈射击,攻击未见进展。支队主力方面,由于敌军正午以来不断增加兵力,战斗陷入胶着状态。</p><p class="ql-block"> 3、“力”号部队的正面,下午1时30分后,风向、风速都适合于施放烟雾,支队长决定使用特种发烟筒(甲)。一线部队在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至敌前约300米处,下午1时55分,施放发烟筒测试风向、风速,下午2时一起点火使用发烟筒。</p><p class="ql-block"> 4、朦胧的烟雾覆盖了整个固镇一带,敌军的射击突然停止,一梯队部队勇敢冲入烟雾中,向敌军发起进攻,给予仓惶逃窜的敌军以毁灭性打击,同时对逃入民房中痛苦呻吟的残敌也给予坚决扫荡,于下午2时30分占领整个固镇。</p><p class="ql-block"> 5、以上战斗经过参照附图。</p><p class="ql-block"><b> 四、化学武器使用效果</b></p><p class="ql-block"> 和攻击正面相比,使用数量较少,未能发挥最大效果,战斗曾一度陷入胶着状态,一线部队不顾危险,挺身而出,利用地形,将逐渐对我军形成包围的敌军击退,使固镇战斗迅速结束。</p><p class="ql-block"><b> 五、特种筒使用体会</b></p><p class="ql-block"> 1、关于特种筒在战斗中的使用状况,<b><u>由野战毒气队在实战战场上使用特种筒,本次战斗为首次,</u></b>其效果是相当大的。不但给敌人造成心理恐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友军的战斗意志。</p><p class="ql-block"> 2、在本次战斗中,天候、气象、地形条件均适合于化学化学武器的施放,而且毒气队作为一线放射队参加了战斗。不过在放射位置和点火时机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今后我方不仅可以有计划地利用拂晓、薄暮等进行施放,还可以在进攻、前进途中为打开战局临时施放特种筒,为此,必须想法设法加强各队长间的通信联络和进行这方面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3、今后仍可像本次战斗那样,在由小部队独立施放,或在大部队中局部使用特种筒时,从侧面放射,同时派一股部队迂回包抄,截断敌军退路。</p> <p class="ql-block"> 日军实施毒气战时所佩带的防毒面具。</p> <p class="ql-block">  日军所使用的特种发烟筒(甲)(亦称赤筒或红筒,内含喷嚏、呕吐性毒剂二苯氰砷)左:98式小红筒(18cmX5.4cm);右:98式发射红筒(20cmX5cm)</p> <p class="ql-block">  日军编印《瓦斯防护教范草案》,供日军学习使用。</p> <p class="ql-block">  在总结固镇毒气战经验的基础上,1938年8月6日日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下达“大陆指第225号”,指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和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尔今可使用红筒及红弹,另不可在市区及第三国居住地域使用。使用毒气之事实务须严格保密,切不可留下痕迹”。1938年12月2日日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又下达“大陆指第345号”,指示华北方面军司令长官杉山元、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在华各军可使用特种烟(赤筒、赤弹、绿筒),但在使用时避开市街及第三国居住区,与烟混用,严格隐匿使用毒气的事实,注意不遗留痕迹,要进一步训练,提高使用特种烟部队的能力”。相关资料显示,从1938年下半年开始,侵华日军进行化学战次数急剧增多,而且有时还扩大到战役规模。但从日军使用毒剂种类上看,仍以喷嚏性的二苯氰胂(日军称"红1号")最多,占已知战例的81%。其中原因并非出于人道考虑,而是因为二苯氰胂可以迅速使无防护人员丧失战斗力,当时中国军队防毒面具无法防御二苯氰胂,但日军士兵的防毒面具可以防护。此外,二苯氰胂在战场上有效时间短,通常在几十分钟以内——上述特点非常适合支援日军步兵的进攻。</p> <p class="ql-block">  1946年对原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审讯时,所提供的《徐州会战战例3示意图》,反映日军对固镇实施毒气战时两方的兵力部署情况。其中浍河下方标注″森田瓦斯部队500人″。</p> <p class="ql-block">  相关资料显示,徐州会战前日军实施的毒气战通常是由日军1个野战毒气中队或小队完成,徐州会战后实施的毒气战大多是由经过相关训练的日军常规部队完成的。当时除野战毒气第13中队外,整个力号毒气部队都被派到固镇执行毒气战任务是十分罕见的,且《使用特种发烟筒(甲)击溃敌军的战例(固镇附近森田支队的战斗)》中表述“由野战毒气队在实战战场上使用特种筒,本次战斗为首次”,可见,日军侵占固镇时使用毒气是一次有预谋的、具有试验性质的、十分重要的行动,它为此后日军在我国大规模使用毒气筒(红筒)提供了实战经验,是侵华日军暴行的又一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38年5月19日日本侵略军在固镇进行毒气战试验,残害固镇军民的历史更不容忘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勿忘苦难,珍惜和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以史为鉴,山河长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