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於姓主要源于四处,一源自姬姓(黄帝臣子於则)。 黄帝时期,臣子於则因发明麻鞋被封于於地(今河南内乡),其后代以封地为氏, 形成於姓。这一支被认为是於姓最古老的起源,於则被尊为得姓始祖。二源自姬姓。 西周时期设有“於官”一职,负责宫廷内畜禽饲养,其后裔以官职为氏。三源自地名。春秋时期,齐国於丘(今山东潍坊)的居民以居邑名称为氏,称於丘氏,后简化为於姓或丘姓。四源自妫姓(齐国陈仲子)战国时期齐国陈仲子因居於陵(山东邹平),子孙以地名为氏,形成於陵氏,后简化为於姓。</p><p class="ql-block"> 舟山於姓,谱载始于清代,迁自杭州市萧山等地。</p><p class="ql-block"> 岱山於氏。《萧山於氏岱山宗谱》谱,敦叙堂,2018年续修,十二卷。祖源萧山临浦白塔湾峡山头。始祖於善,字世魁,号国平,陕西西安府原冶人,元至正八年(1348年)进 步,任杭州府推官,元至正十一年 (1351)任萧山县尹。期间修海塘,办学校,兴农商,受民爱戴。 因兵燹不归,居浙江萧山,繁衍成族,编立宗谱,后裔分迁金华、舟 山、岱山和重庆等地。</p><p class="ql-block"> 康熙二十七年(1688),舟山海禁解除,岱山既是荒芜之岛,也是黄金遍地。萧山於氏第十四世於 征,捕鱼经商,经常往返岱山。生 二子,长子於炳字肇岱、次子於焯 字首岱。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兄弟俩从萧山徙迁岱山岛。 当时,哥哥39岁,弟弟34岁。兄弟 俩为岱山於氏始迁祖。先落脚摩星山东小岙,后在大岙墩地建造第一祖堂。於氏至岱第三世,繁衍成十四房。其中,五房、六房、七房迁至石马岙,生机勃勃,人丁兴旺。</p><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年间,一支晒盐的於氏自石马岙迁徙华亭县张家厍(今属上海金山区漕泾镇海涯村),垦荒晒盐,繁衍成族成,迄今已逾7代。随同迁徙的岱山盐民,还有姚、毛、许、方、陈、戴、汤、刘等姓氏。这样姓氏的祖地大多为宫门、茶前山、泥峙、王官泥岙等村。目前,这些岱山盐民后裔分布上海金山区漕泾海涯村和奉贤区柘林镇冯桥村、营房村等地。</p><p class="ql-block"> 2018年续修族谱时,萧山於氏岱山族人,己分布至岱山的高亭大岙、闸口、南峰、长涂等地。 </p><p class="ql-block"> 舟山市委原书记于辉达出自该於氏,其出生地为岱山县长涂镇东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萧山於氏岱山排行:正在使用 的十世排行:彤(嘉)、管 (式)、扬(维)、丹、凤、徽、 谷、乐、平、章。新十世排行: 俊、杰、诚、泰、昌、敬、业、 庆、典、高。</span></p><p class="ql-block"> (谱藏舟山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舟山於姓户籍人口3400,占全市总人口的%,居全市百家姓的第69位。其中,定海区451人,普陀区490人,岱山县2239人,嵊泗县220人。主要聚居地岱山县高亭镇石马岙、闸口、大岙,长涂镇西剑等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