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永庆坊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活态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它位于广州西关恩宁路上,从清末民初的商贸繁荣到现代的文旅融合,永庆坊经历了从破旧老街到活力新天地的破茧成蝶的过程。走进永庆坊,感受这座"没有围墙的岭南文化博物馆"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的历史可追溯至广州"一口通商"的时期。也就是在清光绪年间广州是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所以西关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吸引民居聚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的永庆坊,楼房林立,商贾云集,见证了广州近代商业文明的繁荣与中西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随着西关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激增,人们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外廊式商业建筑"骑楼"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骑楼的特点是底层沿街向后退缩进,留出供行人穿行的空间。这种设计在湿热多雨的岭南地区非常实用,既可通风、遮阳、避雨,又方便商家开放经营,体现了岭南建筑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的骑楼在外观上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罗马柱、拱形门窗等西式元素与中式的雕花、彩塑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中西合璧"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恩宁路被誉为"广州最美骑楼街",永庆坊是恩宁路上一条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内街坊。</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的骑楼建筑群是广州保存最完整的骑楼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悠闲地走在这条既古朴又时尚的老街,能真切体会到"老广州"的生活情调和"新广州"的时尚氛围。</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里的新业态,时尚图书馆"钟书阁″就开在骑楼里。</p> <p class="ql-block">太喜欢这棵树啦!如果是有意为之,佩服种树人的独出心裁;如果是无心插柳,那这树便是树中潘安,绝对风流倜傥。</p> <p class="ql-block">"寻味游园会"听名字就很有趣儿。</p> <p class="ql-block">这个暗灰色的砖墙上配着艳丽漂亮的蝴蝶结🎀,花窗还是卡通的,好强烈的反差萌。</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老房子上还有盘根错节的老树等待枯木逢春,与前面的时髦冰淇淋店竟毫无违和感。</p> <p class="ql-block">这面墙是老树开新花。因为墙是旧墙,花是广州市花——木棉,但创意是新的,构图也是新的。火红的木棉在墙上怒放,更有百鸟栖枝头,让人感到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上的骑楼老街现如今多数都是保护建筑,基本在使用中。街上的灯牌很像港风电影里的街市,而陶陶居及莲花楼都是著名的粤菜酒家。</p> <p class="ql-block">陶陶居的内部装修很华丽,我们下午4点钟到,已经在排队了,但饭店的正餐要5点才开,因为赶时间只能先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旧貌新颜都在画里。</p> <p class="ql-block">西关大屋是永庆坊另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这类建筑通常坐北朝南,采用三进两层、一正一偏的布局。并以满洲窗、趟栊门等装饰,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精巧。</p> <p class="ql-block">位于恩宁路永庆巷的李小龙祖居,是典型的西关大屋。</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四十年代由李小龙的父亲、著名粤剧"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所建。</p> <p class="ql-block">如今修缮一新的李家祖宅作为李小龙纪念馆和医武馆。</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出大量与李小龙相关的图片影像、电影海报、报刊杂志等资料,并循环播放其经典电影片段。</p> <p class="ql-block">切磋武术。</p> <p class="ql-block">八和会馆的建筑风格则融合了岭南与西方建筑元素,它有骑楼的外观也有西关大屋的结构。中西合璧,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精湛;同时有明显的西洋特征。</p> <p class="ql-block">会馆有两扇高大厚重的黑漆栊门,庄重威严,是典型西关大屋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内部整体上是传统的中轴对称的布局,空间层次分明,功能分区明确。</p> <p class="ql-block">八和会馆是广州粤剧艺人的精神祖屋,为艺人们提供了聚集地。在此凭栏远眺,再听上一曲粤剧小调,有种"不辞常做岭南人"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这幅对联诠释了"八和"的义意:八音八表高奏升平调,和乐和衷同讴盛世歌。</p> <p class="ql-block">民国大宅同样是永庆坊建筑的重要组成,多为三层砖木结构,兼具西关大屋及西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位于永庆巷的銮舆堂是广州粤剧的武家堂口,始建于民国时期,里面陈列着粤剧的全武行。</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临荔枝湾,许多建筑依河而建,更具风情。</p> <p class="ql-block">除了骑楼、西关大屋、民国大宅,永庆坊还全新建造了一座仿古的园林,也就是粤剧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具有岭南水乡风格的园林式博物馆,分布在荔枝湾涌南北两岸。南岸是展厅、剧场和园林,北岸为粤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环绕中心的晚沙湖错落分布六组院落,院院相连又相对独立。</p> <p class="ql-block">以传统工艺技法与高标准材料相结合的木雕、砖雕、陶塑、灰塑、彩塑等为装饰亮点。</p> <p class="ql-block">如八和阁、广福戏台等建筑都是潮汕风格和岭南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近戏台,今天闷热潮湿的天气,终于有了结果:开始下雨啦!</p> <p class="ql-block">冒雨拍下这张照片就要去对面看戏啦!</p> <p class="ql-block">这个长廊正对戏台,我们就在这听一出传统粤剧。</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每天都有粤剧表演,在濛濛细雨中还能欣赏到现场演出,全方位感受粤剧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雨洗过的园林青翠浴滴。</p> <p class="ql-block">透过这扇门可以看到院外的红船。</p> <p class="ql-block">既然是用现在的技术仿古建,在细节上就必须也有条件更精致。</p> <p class="ql-block">岭南建筑中的彩塑、木雕等工艺都被着重体现。</p> <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了大量粤剧文物和艺术品,包括戏服、道具、乐器、戏曲原著、原版CD、海报等,从多个角度展示粤剧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再现粤剧戏曲风釆。</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楼视角的博物馆园林。</p> <p class="ql-block">四周的亭台楼榭都面对戏台,哪里都可以停下来听一段粤剧,而且可以风雨无阻。红船里的游人正在雨中悠闲地欣赏不远处戏台上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站在风荷廊也可以看到舞台上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趁着雨渐小,我们要离开永庆坊去觅食了!</p> <p class="ql-block">从下午开始雨时断时续,时急时缓,但我们都没停下脚步。路过广州塔,刚好遇见点灯时刻。点灯前后像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的对比。但不论怎样在阴云笼罩下都有种魔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全天都在赶路、拍照、听戏、看风景,但没错过声名远播的粤式美食。没时间吃大餐但在广州,你尽可以一路边走边吃,随便一个路边摊都能吃到美味的牛杂、炖萝卜、虾饺皇、鱼蛋……</p> <p class="ql-block">杏仁露、红豆沙……甜品也丰富多样。</p> <p class="ql-block">越夜越美味,晚上雨终于停了。凌晨热闹的大排档对在雨中行走一天的我们真的很友好!</p> <p class="ql-block">结语:漫步永庆坊,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岭南千年文脉,西关大屋与骑楼老街诉说着岁月沧桑;古建中的创意小店、非遗工坊的鲜活气息扑面而来,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永庆坊用创新思维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道格先生</p><p class="ql-block">原创文字:索菲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