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带着浅夏的熏风,和着五月的暖意,五年级语文教研组于 5 月 16 和 17 日,开展基于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经典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的改课研讨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本解读</p> <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时,大家对文本进行了整体的交流探讨,这篇课文以灵动文字描绘水城威尼斯的风情,但如何让“异国小艇”真正驶入学生的语文世界,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为单元要素在本篇课文中的落实分享交流了自己的见解,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p> <p class="ql-block"> 朱志军副校长通过两次抓阄,分别抽出了五年级语文教研组改课活动进行课堂展示的两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陶清老师从单元页导入课堂,词语分组检测预习情况,并以主问题“威尼斯是一座怎样的小城?”展开课文的学习。接着结合省编作业本,“借助导图,梳理感知”和“画评小艇,感受特点”等学习活动,让孩子在读读、说说、议议、评评中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思维碰撞,绽放智慧火花</p> <p class="ql-block"> 课后评议中,教研组成员从单元要素的落实和课后习题的学习重点指向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想法:感受小艇的特点,更要去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从而体会威尼斯这个城市的动静之美,体会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徐武军主任更是抛出一个会被忽略但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要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而不是比作其他美好的一些事物呢?”独特的思考触角,引发了我们大家对于“如何通过对这些动静描写的体会”进一步提升到对于威尼斯异域风情的真正理解的思考,打开了新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思路下共研共进</p> <p class="ql-block"> 改课后的二次课堂充分体现依标扣本的课程理念,教师精准把握教材,以“体会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的语文要素为核心目标,通过“聚焦动静,体会效果;朗读感悟,体会情趣”两个递进式活动,搭建了学习路径。朗读支架适时、恰当地出现,更助力学生轻松体会到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整堂课既彰显了统编版教材编排意图,又充满文学审美的灵动气息。</p> <p class="ql-block"> 课后,二次评课议课环节将本次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尚瑶瑶老师从二次设计和课堂实施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老师们各抒己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有的老师称赞尚老师教学环节紧凑,语言干脆利落,尤其是在学习词语时,分组分类,结合图片,快速有效地发挥了词语学习的多效性,还有城市名片的设计很有设计感;也有老师提出,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为核心目标的落实服务,有些环节要不要?为什么要?怎么要更好?还有的老师认为威尼斯视频画面就可以放在课前或者文本学习之后,更为妥当。</p> <p class="ql-block"> 教之海无涯,学之境无垠。这样的改课议课,既是课例的展示与剖析,更是一场智慧的碰撞与共享,为这艘“威尼斯的小艇”的语文航行注入新思路,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更多方式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字:施竹慧</p><p class="ql-block">图片:教研组各成员</p><p class="ql-block">推送:五年级语文教研组</p><p class="ql-block">审核:徐武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