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广州,第一次去是1967年文革大串联时,己快一个甲子,60年了,当时记得到华南工学院,吃米饭是用陶罐,米饭青菜一碗烩的,第二次就是工作后的1990年,也有35年了,是为水泥厂设计到广州煤炭设计院,张院长陪同,记得吃的最好的是佛山水泥厂用脸盘盛的河虾,一煮,但调料好,也用广州早茶,参观白天鹅大酒店,看没看五羊雕像,记不得了。这次在武汉很方便去广州,有智能型动车,3.5小时就到了。2025年5月13日早乘G876复兴号智能型动车从武汉站到广州南站,9时开车,12:24到达。</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武汉站几张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载图片广州南站</span></p> <h1> 先住宾馆,后乘地铁7号线,转公交到军校。这是外面的大门。</h1> <h1>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东郊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br> 在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前,这是一所国共合作的革命军事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廖仲恺任校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以及其他同志,曾经先后在这个学校担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以革命精神为当时的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骨干,其中包括不少的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h1> <h1>校外的大榕树</h1> <h1>校 内一景</h1> <h1>学员宿舍</h1> <h1>参观游人</h1> <h1>院内雕像</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革命者来</span></p> <h1>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1923年9月,孙中山派蒋介石访问苏联,学习建军经验。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命名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28日选定广州长洲岛上的原广东陆军学堂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建立军校。5月,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随後,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h1> <h1> 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以及其他同志,曾经先后在这个学校担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以革命精神为当时的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骨干,其中包括不少的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h1> <h1>大门外拍一张</h1> <h1><span style="color:inherit;">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三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h1> <h1>大门外的 游人</h1> <h1>孙总理纪念碑</h1> <h1>亲爱精诚</h1> <h1>后面码头</h1> <h1>入校之路</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