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

宣立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立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枫叶正红,寒意渐浓。阳光斑驳,与枫叶共舞,风中的每一片枫叶都诉说着秋的故事。林间小径铺满了诗情画意,漫步其中,心灵得以滋养,宁静、和谐的大自然与您共享。</b></p><p class="ql-block"><b> …… ……</b></p><p class="ql-block"><b> 又是立冬时,转眼间,金秋变成了回忆,寒冬却成了期待。有冬要来,望雪入怀,且待生命之光热,点亮整个冬天。冬在贮藏,那是寄盼;冬在蛰伏,正是冀望。</b></p><p class="ql-block"><b> …… ……</b></p><p class="ql-block"><b> 岁月缓步,倾听雪落,生命有痕,诗画留白。青松凛然向严冬, 大雁凌空行高远,暖迎烟火,浮世有清欢,安然度日境随心转。</b></p><p class="ql-block"><b> …… ……</b></p><p class="ql-block"><b> 愿这个冬日,有人与你忆黄昏,有人为你粥已温;有人待你诚且真,有人伴你喜迎春。即使屋外寒风刺骨,可属于你的生活,依旧热火朝天。</b></p><p class="ql-block"><b> ……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冬日序曲</b></p><p class="ql-block"><b>--贺“中国银行好友胡晓明同学光荣退休”题</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 秋尽冬生,岁月蹉跎。素然的季节,如约而至,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对大地的思念。 季节的交替,是大自然的规律,岁寒催叶落,是天地间的次序。繁华和凋零,沧桑着岁月的轮回,诠释着生命的真谛。洗尽铅华,又是一岁新的冀望。</b></p><p class="ql-block"><b> 所谓“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方方面面。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见诸于客观实际。那么“致良知”也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b></p><p class="ql-block"><b> 成年人的世界,看了一次风光,就如同进行了一番心理疗愈;见了一次日落,也宛若经历了一轮心灵慰籍。人们的内心总是渴望着像风一样,无拘无束,然而,灵魂只有留白,才能觅见大千世界不同的模样。“进求茶业乾坤晓,褪去浮华日月明”。愿这个呵笔寻诗的冬季,时光变暖,故友不散,喜乐长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心存阳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在生命漫漫的长河中,人们总是在追寻着幸福的生活,仿佛它就隐藏在那美好的远方。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才惊奇的发现,穷极一生所追求的幸福,并非在那已逝去的记忆里,亦不在那遥远的期盼中,它就在当下。</b></p><p class="ql-block"><b> 初冬的色彩,不仅仅是五彩斑斓的落叶,更是大自然描绘的一幅缤纷的画卷,它是天地的魔法。每当这季节悄然来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一切都变得如此温柔而迷人。束缚世俗的枷锁,束缚不了自由的灵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古越人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江南不是某个地方,也不是某处风景。有山有水,有花有月,就是江南;扁舟寻旧约,细雨烟火情,便是江南。烟雨江南,足以让人心醉神迷了。几处山水,几许渔歌;几处草木,几许飞鸽,江南已在烟雨迷离中,越州永远都激荡在云水之间。</b></p><p class="ql-block"><b> 绍兴的老味道,那份留在碗底的情,挑起的是一团浓浓的乡愁,从四面八方袭来,扎根在记忆的心田。不管岁月有多少别离的故事,至少在此地此时,看,山川静美,品,美味香醇,心中自然有几分清幽和感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风云录</b></p><p class="ql-block"><b>--“诸暨篮球比赛晨练”有题</b></p><p class="ql-block"><b> 初冬至,晨光柔,红尘跌宕,岁月收。如道初冬有色彩,那应是枫叶的那抹红;若说初冬有诗篇,那定是枫叶的飘舞,乾坤绚烂,如欢歌,似画卷,一片枫叶,一缕情丝,片片枫叶载乡愁。</b></p><p class="ql-block"><b> 愉快的清晨,梦幻的天空,历尽千帆,美好终会到来。生命不会辜负一直努力的人,唱响岁月的曼妙。幸福,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是每个人心中爱的港湾。愿幸福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永不干涸,源远流长。</b></p><p class="ql-block"><b> 生活,最美的不只是风景,而是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令人温暖的不止是晨光,还有真情的问候。感激岁月,记住美好,感恩生活,带来欢笑,感谢有你,千里不远,情深义重。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b></p><p class="ql-block"><b> 历来古刹总清静。身体养好,叫珍爱,心态修好,是能耐;日子过好,叫自在,相逢问好,是欢快。美好的一天从清晨开始,愿晨光带来温暖和希望。岁月不老,健康结伴,平安相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梦回古越 • 邂逅千年</b></p><p class="ql-block"><b>--夜游“诸暨浣纱江”有记<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晚饭后,我们一行6人,在好友的带领下,夜游以浣纱江为主轴的滨水灯光秀景观。我们起步于诸暨大酒店,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谈论着今天的4场八进四篮球赛,好不惬意。一路上,穿过太平桥、西施大桥和浣纱大桥,不一会儿,来到了“西施故里”。毛泽东主席题:“诸暨是个出名人的地方,美女西施和画家王冕都出在这里”映入眼帘。好友沿途给我们一一道来。</b></p><p class="ql-block"><b> 西施--姓施名夷光,又称西子,生长于浙江诸暨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春秋末期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 ,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述说的是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西施出身贫寒,常浣纱于溪,生有姿色,秀媚出众。</b></p><p class="ql-block"><b> 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求和,携妻将臣入吴为质三年。勾践归国后,发誓洗刷这奇耻大辱,于是采用文种提出的“美人记”,越王勾践遍选国内美女献给吴王夫差。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吴王从此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无心于国事。西施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情操。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b></p><p class="ql-block"><b> 而与此同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教训,十年生聚,使越国强盛起来,最终打败了吴国。吴国灭亡后,西施不知去了何方,有人说她被沉海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五湖隐居而去。 </b></p><p class="ql-block"><b> 范蠡--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西施故里建有《范蠡祠》。</b></p><p class="ql-block"><b> 一场沉浸式演艺秀《梦寻西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西施故事,可惜我们因故没能看上。不过,我却买到了舌尖上的非遗食品--黄公糕。</b></p><p class="ql-block"><b> 黄公糕是诸暨知名特产,传承已逾千年。相传元末画家黄公望隐居于五泄源头紫阆大岭山,并创作《富春山居图》、《富春大岭图》等巨作。黄公望隐居期间,喜食当地传统特产豆糕,并常随身携带出外写生作画。后明代吴中“四大才子”--唐寅(即唐伯虎)、祝允明(即祝枝山)、文征明、徐桢卿共游五泄,盛赞豆糕美味,唐寅名之为“黄公糕”。黄公糕现列入浙江非遗名录,为绍兴老字号,浙江特色伴手礼。</b></p><p class="ql-block"><b>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对于诸暨人来说,黄公糕代表着一种乡愁。</b></p><p class="ql-block"><b> 诸暨既是“西施故里”,也是“篮球之乡”,还是唯一承办CBA所有赛事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自CBA联赛2020-2021赛季确认落户诸暨起,这座距离杭州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城市,就吸引了无数的目光,除“越国故地”、“西施故里”、“篮球之乡”和“全国篮球城市”这些名片之外,诸暨又成为唯一承办CBA常规赛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所有赛事的城市,而且还是县级市。</b></p><p class="ql-block"><b> 诸暨作为全国闻名的“篮球之乡”,名副其实。一个总人口100多万的县级市,篮球场地就达到两千多个。早在2000年,诸暨市就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篮球城市。2011年1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为诸暨市体育局颁发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篮球场2232个”。目前,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全市476个行政村中,拥有5片以上篮球场的村子超过30个。</b></p><p class="ql-block"><b> 诸暨人到底有多喜欢篮球,这个还真说不太清楚,总之就是非常、非常喜欢。诸暨人对篮球的狂热程度,必须到诸暨现场,看上一场篮球赛,才能感受真切。目前,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第六届篮球比赛,正在诸暨暨阳体育中心篮球馆(CBA篮球馆)举行,欢迎前来观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追梦</b></p><p class="ql-block"><b>--“诸暨篮球比赛晨练”又题</b></p><p class="ql-block"><b> 寒风起,叶飘落,我站在熟悉的江畔,望着满地的枯黄,静水流深。记忆的心潮涌来,我们曾在这个季节里于此相逢,笑声洒满了铺着落叶的滩头。心之向往,情必行至。</b></p><p class="ql-block"><b> 冬盼春暖,夏盼秋凉。时光总是这样,日历渐薄,阅历渐厚,给点苦头给点甜头给点盼头,就把我们都给催老了。光阴易逝,岁月峥嵘。人生的美好就是你见证我的岁月,我途经你的年华,一起不断成长,结伴慢慢变老。</b></p><p class="ql-block"><b> 早能醒,晚能睡,身体健康是首位;晨光美,夕阳缀,开心洒脱胜美味。生活无论经过多少风雨和彩虹,懂得珍惜诚可贵。人生没有彩排,天天都是现场直播,坦荡随缘。到了一定的年纪,便会发现,春风过十里,不如悦自己。</b></p><p class="ql-block"><b> 日子的柴米油盐,却能见证真情;生活的苦辣酸甜,便能看透人性。最美相遇,何言往昔;最美别离,怎言归期。时间会帮助过滤掉所有不属于你的东西,只有学会适应这个世界上升降的温度,无论是季节,还是生活。世间本无愁,万物在心灵。“时空萦梦写春秋,纯粹于心竞自由”。</b></p><p class="ql-block"><b> 人们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不是你的容貌,更不是你的言语,而是你传递给对方的踏实和温暖,善良与真诚。世间任何关系,褪去最初的激情,最后,看的就是人品,留的就是信任,守得就是良心。</b></p><p class="ql-block"><b> 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从来不高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能伤害你的,从来都不是别人的绝情,而是你心中的那份期待。曲终人散,有一份温暖始终珍藏心底,好好生活,处处皆是欢喜。</b></p><p class="ql-block"><b> 人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顿,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生活本不易,要学会及时止损。平平淡淡才是真,简简单单就是福。新的一天,新的阳光,向着光明,向着希望,快乐前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花织锦 • 爱之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初冬的一丝寒风,带着阵阵的凉意,让多彩的山川趋于宁静;清晨的一缕阳光,带着片片的温暖,让沧桑的岁月充满欢愉。如果你能感受到有一种美的期待,那就是春暖花开。愿冬日里的太阳,情暖人间,照亮美好的一天。</b></p><p class="ql-block"><b> 所谓心即理,即心就是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便是宇宙,宇宙无边无际,理便是宇宙中的规律,心与理共生。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心便无法存在;理离开了心,理便无所依托。</b></p><p class="ql-block"><b> 生活中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幸福的起点和人生的感悟。生命里历经的每一回,都是岁月的沉淀和灵魂的考问。阅尽人间百态,看淡尘世得失,人心向善,生活向暖。度过每一个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大步向前的日子,匆匆的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和那令人神往的诗和远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情由心生</b></p><p class="ql-block"><b>--读苏叔阳老师《最难品味是人生》感赋</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大千世界的美好不只取决于宇宙万物,也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有的人能感受到花,而不只是为了闻香;有的人能感受到雨,而不只是怕被淋湿。“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再暗淡的晨曦也是黎明赋予的色彩,心存光亮,思绪纵横,激情四溢,驶向人海天涯。</b></p><p class="ql-block"><b>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思想。“格”是以一定的标准衡量事物,“物”乃实际的事物,“格物”就是穷究事物之道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致”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知”即是知识和智慧,“致知”意味着通过学习和探索,达到获取知识和智慧的目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b></p><p class="ql-block"><b> 正所谓,精神丰盈,生命富足。前半生做加法,厚积而薄发;后半生做减法,快乐且知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生在世可知晓,“越是平凡的才越真实,越是简单的才越极致”。只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剩下的全部交给时间。</b></p><p class="ql-block"><b> 追忆过往,细品今朝,一眨眼之间便度过了长久,永恒的只有博爱和真诚。微笑的眼睛,才能洞见绚丽的风景;真挚的情愫,才能拥有愉快的心境。</b></p><p class="ql-block"><b> 在这个喧嚣的尘世间,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行为的诚信。生活就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一辈子也得不到;你不曾期盼的东西,反而会在你的坦然之中不期而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素心若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远隔万水千山不生分,忙碌不忘那是情义,离别不弃那是真心。尊爱与人为善的知己,感谢风雨兼程的同伴,珍惜岁月验证的赤诚,崇敬百折不挠的生命。世事易变,于情而言,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财富,每每想起,都倍感亲切和温暖。“树高千丈不忘根,人若风光需感恩”。</b></p><p class="ql-block"><b> 相逢的意义在于彼此照亮,和简单朴实的人相处,与幽默风趣的人结交。你之所见即是我,勿须在他人心中修行自己,也别在自己心中强求他人。用减法沉寂,用加法爱人,用除法解忧,用乘法感恩。“龙为渊生,渊为龙存”。</b></p><p class="ql-block"><b> 随着季节的交替,心中的思念愈发浓烈,那些曾经的陪伴与温暖,就像冬季里的一缕阳光,照耀着心灵的每个角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祈大千世界的一朝一夕,都充满美好,愿人间烟火的一杯一盏,都带着微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往事随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当你看见了河,你就到了河之畔,当你看见了山,你就到了山之边,当你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那已经凌驾于情绪之巅。看透是一种领悟,看淡是一种释怀。喜欢的就去争取,得到的就要珍惜,失去的就把它忘记。生活其实很简单,因为,忧愁很浪费时间。</b></p><p class="ql-block"><b> 是人就不可能时时处处都如意,生活无法回头,也不必争辩昔时的自我。人生所走过的路,生命所遇到的人,生活所留下的痕迹,都是命运中注定的经历。人人都是时间的过客,聚散不由人,悲喜全由心。“若无执念挂心头,人生何处不清欢”。</b></p><p class="ql-block"><b> 人字一撇一捺,一笔是前半生写执着,一笔是后半生写释怀。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伴伴于爱,人之相尊尊于品,人之相敬敬于诚。素心,就是在跌宕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看天上的月,吹人间的风”。</b></p><p class="ql-block"><b> 心态平和,胸襟开阔,眼界高远,泰然自若。每个清晨,都是生活的启航,身在市井,心向晨光,眼里有诗,梦在远方。当下自在即清欢,不为明日找答案。伫立在初冬的路口,携一缕阳光,一路向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浅笑而安</b></p><p class="ql-block"><b>--读梁晓声《雪地上的足迹》有题</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面对雪地上最初的一行足迹,有人能够判断出经过的人身高几许、体重多少、是否负重、步履匆匆还是从容不迫,也许,还能判断其某一条腿存在怎样的残疾……这情景,正如古人诗中所写的那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p><p class="ql-block"><b>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说:心之本体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之别。当恶念抬头时,人们的判断往往会出现差池,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与恶,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b></p><p class="ql-block"><b> 没有一片天空会永远万里无云,也没有一个人的心灵能永远一尘不染。看远处永远都是风景,往近处看才是人生。保持风骨,盛开时百媚千娇,前赴后继的绽放,凋落时逸韵犹存,枯而不竭的重生。“但有洒脱于眼底,岁事从来皆好景”。</b></p><p class="ql-block"><b> 人生在世,风雨兼程,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无为心,有为法。”不论是逆风还是顺流,砥砺前行,用心生活,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回馈。在风雨中奔跑,在阳光下微笑,让精神与灵魂一同升华。愿所有的好运就像日出一样,越高越亮,美好的生活从每一个黎明出发……</b></p> <p class="ql-block"><b>  赵国林先生的随笔散文</b><b style="font-size:18px;">选材新颖,行文流畅自然,逻辑清晰,体现了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力。</b><b>在语言表达上极富特色,文采斐然引人入胜,</b><b style="font-size:18px;">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感悟,</b><b>让人读后意犹未尽。“初冬至,晨光柔,红尘跌宕,岁月收。如道初冬有色彩,那应是枫叶的那抹红;若说初冬有诗篇,那定是枫叶的飘舞,乾坤绚烂,如欢歌,似画卷,一片枫叶,一缕情丝,片片枫叶载乡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