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城“生命之树”与天坛遗址,是南北轴线而建。

萍水🍁🎈

<p class="ql-block">万象城的核心景观“生命之树”正对隋唐圜丘遗址,两者直线距离仅百余米。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通过钢结构树形装置(高57米)与千年祭天遗址形成视觉呼应,隐喻“自然生命力”与“古代天人仪式”</p><p class="ql-block">空间与历史象征的呼应‌:</p><p class="ql-block">万象城的核心设计“生命之树”高57米,其灵感源自西安古观音禅寺的千年银杏(相传为唐太宗所植),而银杏在唐代被视为“帝王树”,与圜丘的祭天功能形成历史关联‌‌。</p><p class="ql-block">圜丘是隋唐皇帝祭天的场所,而万象城通过现代建筑语言(如生命之树的叶片象征“天圆地方”)与古代祭天文化形成空间对话‌‌。</p><p class="ql-block">‌万象城生命之树的正对方向恰好指向圜丘遗址,两者形成一条隐含的南北轴线。圜丘的“午陛”(南向阶梯)为皇帝专用通道,而生命之树的观景平台朝向与之呼应,强化了古今“天人合一”的意象‌‌。</p><p class="ql-block">圜丘的十二陛(辐射12方向的阶梯)象征“天上十二辰”,而生命之树的60片叶片可能暗合传统历法中的六十甲子周期‌‌。</p><p class="ql-block">‌文化功能的延续性‌:</p><p class="ql-block">圜丘曾是帝王与天沟通的圣地,万象城则通过商业空间融合自然景观(如屋顶花园),以现代方式延续“人与自然互动”的主题‌‌。</p><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的冷清与万象城的繁华形成对比,但两者共同构成“历史静谧”与“当代活力”的并置,体现西安“古今交融”的城市气质‌‌</p><p class="ql-block">西安天坛公园,这座始建于隋唐时期的古老建筑,承载着皇帝祭天的神圣仪式。它位于唐长安城郭城正南门明德门遗址以东约950米处,遗址高达约8米。经过发掘,我们发现这座祭坛由四层素土夯筑而成,表面涂有白灰,各层高度从1.5米到2.3米不等。底层面积约54米,第二层约40米,第三层约29米,顶层约20米。每层都设有十二条台阶,其中南阶比其他十一阶更宽,是皇帝登坛的专用通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