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之家,欢迎回家!

向阳

<p class="ql-block">  又到″八一″建军节了,要说人生的哪段经历最令你难忘?但凡从过军的人都会说:军旅的生活刻苦铭心!我当兵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却在军营生活了大概20年吧。前10年呢,是随父亲在军营大院出生生活,后10个年头是自己入伍的磨练!转业后,由于自己曾在连营团师都待过,还曾从陆军师调到高炮师,又曾临时抽去军部机关帮助工作过,所以自微信兴起后,便有战友群大大小小九个,也不同程度地参加过战友的聚会,那种举杯而尽,高歌嘹亮,那种相拥而抱,挥泪离别的场景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又踏上了与战友的相逢!此次,我们来到了鲁迅的故乡一一浙江绍兴。在那里,有位战友叫宋建敏,他从2019年开始,自己陆续出资400余万元,在家乡柯桥区平水镇宋家店村建设了一座军营楼,挂上了″军人之家驿站”,免费为全国各地退役军人提供服务,让退役军人重新体验军营生活!我们来到那里,品味山村之秀,接受″军人之家,欢迎回家”的冲击波,我们在那里,参观了绍兴的东湖之美,鲁迅故里,我们在那里,品尝了绍兴当地的小吃佳肴,我们又在那里,再一次互道珍重,来年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前往聚会之地,坐列车,转地铁,再打网约车,一路风尘奔往。</p> <p class="ql-block">杭州前往绍兴的地铁乘客不多,空空荡荡,到后来几站,只有我们夫妻俩,成了专列。宋家店村目前的交通一般,进出古村只有一条盘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  宋家店为北宋末年南渡迁居而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宋家店先贤曾有“三朝黄郎”的耀目典故。宋家店至今保留着一份雍正帝的《圣旨》。</p><p class="ql-block"> 宋家店村现有宋家店、光明、溪上三个自然村,村庄总面积6.9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700余人。该村处于山区,离绍兴城三、四十公里,四面环山,环境优美,人杰地灵,耕读图强,文化底蕴深厚。宋家店历来人才辈出,历史上为官最高者当过户部侍郎。自宋以来,皇上曾下有三道圣旨,其中两道刻碑置于《宋氏宗祠》中,雍正皇帝的圣旨原件保留在宋建敏家中。宋高宗为避金兵攻杭,南逃台州时曾驻留宋家店,现存有《宋驾站》一碑一亭。</p> <p class="ql-block">到了宋家店囗,先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军营楼也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宋建敏(中间者),柯桥区平水镇宋家店村“军人之家”驿站负责人。自2019年起,陆续投资400万元为宋家店村建成“军人之家”驿站、文化礼堂、家宴中心和非遗馆。免费为全国各地退役军人提供食宿,打响“军人之家、欢迎回家”品牌,被《中国退役军人》公众号两次予以特别宣传报道,荣获2020年柯桥区“最美退役军人”、2021年第三季度“柯桥好人”、2025年第一季度“绍兴好人”,宋家店村“军人之家”驿站2021年被命名全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p> <p class="ql-block">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准备好照集体像。</p> <p class="ql-block">集体留影。</p> <p class="ql-block">  徐新华战友是六十年代大比武中的尖子班班长,参加过南京军区大比武,曾被12军记集体二等功,后任团作训股长,七十年代调南京步校担任团职教官,并于1981年6月受总参派遣赴扎伊尔共和国担任过两年多的营团战术外训军事专家。 </p><p class="ql-block"> 杨雄彪战友曾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司令部直工科科长,转业后从事税务工作,先后任市国税稽查局局长、市国税局总会计师。无论在军营还是在地方,他都挤时间著书立说,仅个人就著有各种文稿汇编五百多万字,且多数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新媒体上,有的已集结出版。他退休后任市税务学会秘书长,一直勤奋工作,成绩显著,笔耕不止,佳作颇多,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p> <p class="ql-block">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开会就餐的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在大礼堂主席台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杨教导员《祝酒词》筒缩:</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战友、各位军嫂:</p><p class="ql-block">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原步兵第一0一团三营营部的部分战友和军嫂,从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和浙江各地,几次转车,千里劳顿,欢聚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宋建敏独创的军人之家,大家一路辛苦了,首先向大家表示亲切的问候!</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这些曾是三营部的干部战士,当兵不分先后,军龄不计长短,地域不论南北,都曾一同穿过绿军装,一同戴过红五星,一同经历过革命大镕炉的锤练。我们曾经同睡一间房,同吃一锅饭,同唱一支歌,同蹲一条战壕。训练场上,我们一起摸爬滚打;考核场里,各位共同比学赶帮;电影场上,大家互相欢声笑语;林荫道里,你我窃窃互诉衷场。一桩桩,感人肺腑的深刻回忆重现眼前;一幕幕,朝夕相处的火热场景记忆犹新…友情说不完,感谢道不尽。千言万语统统归结为四个大字:“战友万岁”!</p> <p class="ql-block">  千言万语归为四个字:“战友万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举起手中杯,为欢聚一堂而饮!</p> <p class="ql-block">杨教导员提议大家共同举杯:为各位战友的平安健康,为所有军嫂和家人们的快乐幸福干杯!</p> <p class="ql-block">披上迷彩的营房楼。</p> <p class="ql-block">营房搂。</p> <p class="ql-block">展览室。</p> <p class="ql-block">三层小楼,有连部,指挥排,侦察班,无线班,有线班,都是部队当时的编制缩影。</p> <p class="ql-block">三层小楼全部披上迷彩,有连部和各班、排分室,正好住81人,一个中等连队的营房。还有容纳300人吃饭的大餐厅。没有服务员,一切按照连队的生活方式,自己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值日员去饭堂打饭,然后统一就餐。</p> <p class="ql-block">  杨教导员即兴挥就《军人之家赞》</p><p class="ql-block">千载古村宋家店,人杰辈出显地灵,</p><p class="ql-block">前临笔架元宝山,后有松鹤舞蹁跹,</p><p class="ql-block">耕读图强源流长,黄郎圣旨代相延,</p><p class="ql-block">今有建敏赤子心,军人之家永扬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建敏的父母亲对孩子注重品行教育,宋建敏1981年年底入伍,是名榴弹炮侦察兵,服役原舟嵊要塞区83361部队。入伍三年,在部队炼就了坚强的毅力,筑牢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退役后奋发图强,立志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的面貌,办起了王化乡第一家五交化商店。经商历练十余年,于1997年春天,兴办了绍兴县盈丰竹木制品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到了有2000多万资金积累的实体企业。既解决了山乡毛竹资源的出路,也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更带动家乡走向富裕路。</p> <p class="ql-block">宋建敏父亲的小传。</p> <p class="ql-block">向军人之家送锦旗。</p> <p class="ql-block">去品尝绍兴当地的小吃佳肴。</p> <p class="ql-block">哥俩好,营长和教导员相逢甚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