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K892/K893次列车~发车时间:20:30</p><p class="ql-block">始发站:杭州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终点站:大同站</span></p><p class="ql-block">主要经停站点:长兴南站、宣城站、芜湖站、合肥站、阜阳站、商丘南站、定陶站、菏泽站、聊城站、衡水站、石家庄北站、阳泉北站、太原站、忻州站、原平站、应县站、怀仁东站</p><p class="ql-block">5月15日晚8点半我们乘K892次从杭州出发去太原</p> <p class="ql-block">体验火车文化,跟着慢车一路赏景,成片的大蒜,原来超市的蒜头是这么来的。</p> <p class="ql-block">成片的麦子~风吹麦浪</p> <p class="ql-block">山西景点图</p> <p class="ql-block">陕西景点图</p> <p class="ql-block">太原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途经线路包括同蒲铁路、石太铁路、太焦铁路、太中银铁路、太兴铁路、石太高速铁路、大西高速铁路等。</p><p class="ql-block">太原站始建于1907年;1907年10月,太原站开始运营;1993年1月1日,太原站升为特等站。</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3月,太原站站场规模为5台12线,高架候车室总建筑面积13820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2025.5.16日下午4点半抵达太原站,全程20小时。</p> <p class="ql-block">太原双塔公园是太原市东部第一座大型综合类公园,以明代永祚寺双塔为核心,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现代休闲于一体,是太原市地标性景区。</p><p class="ql-block">永祚寺双塔(凌霄双塔)</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双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99-1608年),由高僧妙峰禅师主持建造,文峰塔(道教)与宣文塔(佛教)并立,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对明代双塔组合。</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文峰塔:高54.76米,八角十三层,无基座,塔身素砖砌筑,体现明代风水塔的简洁风格。</p><p class="ql-block">宣文塔:高54.78米,塔身镶嵌孔雀蓝琉璃瓦,底层刻有“阿弥陀佛”砖雕,为皇家资助建造的佛教舍利塔。</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双塔为太原城市标志,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形象被选为太原市徽。</p> <p class="ql-block">永祚寺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无梁殿建筑群:大雄宝殿、三圣阁等采用明代砖仿木无梁式结构,斗拱、垂花柱等均为青砖雕刻,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无梁殿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碑廊石刻:收藏傅山、王羲之等名家碑刻260余通,其中《宝贤堂法帖》为明代书法珍品。</p><p class="ql-block">永祚寺夜景</p> <p class="ql-block">牡丹文化区:园内种植3000余株牡丹,包括明代珍品“紫霞仙”,花期时形成“古寺牡丹”奇观(4月底最佳观赏期)。</p><p class="ql-block">牡丹小姐已完美谢幕</p> <p class="ql-block">芍药闪亮登场</p> <p class="ql-block">不同方位双塔</p> <p class="ql-block">东侧机位</p> <p class="ql-block">江南园林区:北湖翙然亭</p><p class="ql-block">对联:清如瘦竹闲如鹤,座是春风室是兰</p> <p class="ql-block">江南园林区:仿古建筑群,亭台楼阁与湖光塔影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向山亭</p> <p class="ql-block">江南园林区:南湖墨韵阁</p> <p class="ql-block">南侧机位</p> <p class="ql-block">《凝翠》牌坊两字取自宋代诗人白玉蟾的诗名。</p><p class="ql-block">通过“前山多翠色,凝然暮欲滴”等诗句,描写傍晚山色青翠欲滴的静态美,体现道家超脱尘俗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柳巷:太原夜生活与美食中心</p><p class="ql-block">核心特色:以夜市小吃和繁华商业闻名,被誉为“中国十大商业街之一”,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齐名。</p><p class="ql-block">推荐体验:品尝地道太原小吃,如铁板大鱿鱼、桂花米糕、六味斋老字号美食。</p><p class="ql-block">逛铜锣湾国际购物中心(华北最大商场之一)和山西剧院等老牌娱乐场所。夜晚人流量大,适合喜欢热闹、烟火气的游客。</p><p class="ql-block">适合人群:美食爱好者、夜生活体验者、购物达人。</p> <p class="ql-block">钟楼街:复古文化与文艺打卡地</p><p class="ql-block">核心特色:民国风建筑、灯光夜景和文创集市,融合历史与现代艺术氛围。</p><p class="ql-block">推荐体验:欣赏古建筑投影灯光秀,拍摄复古风格照片。逛文创集市,购买摆件、绿植等特色小物。街道相对安静,适合漫步和感受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适合人群:文艺青年、历史爱好者、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从太原出发到李家山,全程3.5小时。</p><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南3~5公里处,隐于黄土高原的群山深处。</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因李姓家族迁居此地开荒得名,后发展为碛口商贸辐射下的富庶村落,现存98院明清窑洞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村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李姓先祖从山西曲沃县迁居至此,二是明成化年间李端从临县下西坡村迁入。</p><p class="ql-block">坐新窑院(四合院)(李大叔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蹲着吃饭称为“谷堆”,常见于农村地区,尤其在农忙时或节庆聚餐中。人们习惯蹲坐成圈,边吃边聊,形式随意豪放。</p><p class="ql-block">生存智慧:1942年大饥荒期间,人们发现蹲姿可挤压胃部减少食量,这一适应饥饿的方式演变为习惯。</p><p class="ql-block">农耕与军事影响:农民在田间地头蹲食省时省力;参军者带回军营中无桌椅的用餐习惯。</p><p class="ql-block">文化性格:当地人豪爽不拘小节,认为吃饭形式不重要,舒适和社交性更关键。</p><p class="ql-block">在李大叔家(四合院)吃中饭,糯小米枣糕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西财主后代家</p> <p class="ql-block">挑着道具,体验穿越感</p> <p class="ql-block">窑洞群落:依山而建的窑洞层层叠叠达11层,四合院式设计结合砖雕、木刻、匾额等装饰,被誉为“人类居住环境的奇观”。远观形似“布达拉宫”,近看如“立体水墨画”。</p><p class="ql-block">坐在西岸拍东岸</p> <p class="ql-block">凤凰布局:村落整体呈“凤凰展翅”形态,北山为“凤首”,中部凸起为“凤身”,两侧沟壑为“双翼”,南端悬崖天官庙似“凤尾”。</p><p class="ql-block">吴冠中的评价:1989年画家吴冠中到访后,称其“像荒凉的汉墓,内部却是桃花源”,并列为一生三大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免费开放:全天开放,无门票,从碛口古镇打车约13元可达。</p><p class="ql-block">艺术圣地:成为美术院校师生、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基地,2009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文化标签:兼具黄河文化底蕴与黄土民情风俗,被称为“世外桃源”“地上长出来的建筑”。</p><p class="ql-block">总结:李家山村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成为晋西旅游的璀璨明珠,其窑洞建筑艺术与凤凰山形布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坐在东财主家门口拍西财主家</p> <p class="ql-block">黄土地</p> <p class="ql-block">在李大叔(模特兼导游)的讲解下,让李家山之行更接地气。</p><p class="ql-block">团队和李大叔合影留念,完美错过风景。</p> <p class="ql-block">山西黄河百里画廊天然水蚀浮雕,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迹</p><p class="ql-block">山西黄河画廊位于山西省临县,是黄河在吕梁境内的一段景观,全长292公里,流经兴县、临县、柳林、石楼四个县,形成大量天然水蚀浮雕,尤其在临县和兴县一带最为集中,被称为“百里画廊”。</p><p class="ql-block">黄河画廊延绵近60公里,发育于临县碛口镇至克虎镇之间,是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化学沉积和盐风化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黄河东岸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这里的地貌特征丰富多样,包括石槽、石龛、石窟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石刻群落,被誉为世界唯一的水蚀浮雕景观带。黄河画廊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集人文历史和壮丽景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黄河画廊还入选了山西省最美地质遗迹名单,展示了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游客可以通过自驾或公共交通方式到达这里,欣赏到壮丽的黄河景色和独特的地貌特征。景区内还有许多拍照的好地方,如“龙腾虎跃”“凤凰展翅”等经典景点,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坐快艇观赏黄河天然浮雕</p> <p class="ql-block">黄河的水有点冰</p> <p class="ql-block">黄河此时此刻的水有点象九塞沟</p> <p class="ql-block">天然太师椅</p> <p class="ql-block">天然大猩猩</p> <p class="ql-block">福禄寿囍图</p> <p class="ql-block">天然黄河大佛</p> <p class="ql-block">奥运祥云图</p> <p class="ql-block">维吾尔语</p> <p class="ql-block">黄河天然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镇守黄河的雄狮</p> <p class="ql-block">天然黄河镜</p> <p class="ql-block">沿黄跑马看吕梁~碛口古镇2025半程马拉松赛</p> <p class="ql-block">安防措施~天罗地网</p> <p class="ql-block">临县黑龙庙位于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规模壮阔,昭然入目。黑龙庙气势恢宏,总面积4800平方米,是碛口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碛口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属碛口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p> <p class="ql-block">黑龙庙夜景</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是明清时期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和晋商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建筑与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包括货栈、票号、镖局、庙宇等,涵盖漕运商贸集镇的全类型,西湾村和李家山民居为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晋商文化:作为晋商商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古镇见证了明清至民国年间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p><p class="ql-block">活态传承:居民仍保持传统生活方式,被誉为“活着的古镇”,兼具历史与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李世喜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的知名人物,集私营企业家、非遗传承人、旅游推广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称为碛口镇的“活名片”。</p><p class="ql-block">碛口景区001号讲解员:作为碛口古镇的资深导游,他长期为游客讲解当地历史与文化,并参与山西晚报的黄河采访活动。</p><p class="ql-block">企业家:经营长兴宾馆、黄河旅行社及餐饮业务,同时将自家宅院设为全国多所高校的写生、摄影基地。</p><p class="ql-block">非遗传承人:2015年被认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碛口号子”(黄河纤夫文化)的传承人。</p><p class="ql-block">标志性造型:常以“老羊倌”形象示人,头系白毛巾、身着羊皮袄,成为摄影爱好者喜爱的特型模特。</p><p class="ql-block">文化推广者:通过摄影协会、媒体合作等方式宣传碛口古镇,其宅院陈列大量与游客(包括贾樟柯等名人)的合影及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与碛口古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商业历史关联:碛口曾因黄河水运繁荣,李世喜的家族可能参与过相关商贸活动(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但古镇复兴与其个人商业发展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旅游复兴贡献:在脱贫攻坚背景下,他通过旅游服务带动当地产业,成为古镇新生的代表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驴市巷李大叔表演驴交易,手握手生意谈成。</p> <p class="ql-block">“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败落也成就了碛口古镇的别样风情。曲折的驴市巷静谧而安详,墙上的一排栓马石诉说着往日的繁华;永裕号、永顺店、天聚义、信义源等老字号仍矗立在街道两旁,厚重的门板讲述着它们过去的辉煌;黑龙庙里供奉着的龙王、河伯、风伯、关圣帝依旧威严肃穆,默默地护佑着一方百姓的福祉。随处可见的古建,让人顿生穿越感,似是神驰在明清民国的碛口,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街市。</p><p class="ql-block">在李大叔的导演下,做了一头驴,感谢李导生动的讲解,此行因李导的全程陪同显得更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城南约50千米的碛口镇,是明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从清初大规模修建,形成了由三条主街道和众多民居、商号、店铺、客栈、寺庙等组成的格局。碛口古镇后街200余米,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铺砌,店铺都是平板门,门前都有高圪台。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型的建筑格局。碛口古建筑群留存有清代商号广生源、四和堂、荣光店、新华商行等等,古代衙门、明代黑龙庙等多种功能类的建筑。此外,还保有较为完整的道路格局,包括三条主街以及十三条防洪巷道。碛口古镇是黄河中游清代至民国年间重要的水运码头,碛口古建筑群是黄土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文化典型,具有较高的世界性文化与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碛口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九曲黄河湾~黑龙庙机位</p> <p class="ql-block">拐弯抹角</p> <p class="ql-block">碛口客栈,坐落于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核心地段,依吕梁山面黄河水,紧靠碛口码头。碛口客栈前身为四合堂,创立于清乾隆年间甚至更早,因其购建之初为四份银股,故名“四和堂”,主要经营粮油。</p><p class="ql-block">四和堂在创建之后凭靠“天时、地利、人和”,一直经营麻油营销,久盛不衰。鼎盛时期,“窗泊百舟、门走千驼”,生意北达包头、银川,西接陕西“三边”,东至太原、京、津。</p><p class="ql-block">1940年碛口解放后,八路军120师在四和堂原址投资开办了“新华商行”,专营过载货物的运转,繁荣了边区经济。全国解放后,四和堂演变为碛口粮站。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粮站乔迁,四和堂闲置,随之大面积坍塌。</p><p class="ql-block">2005年,本地人张庆德集资购买并开发为碛口客栈,遂成为接待往来游客的主要大型客栈之一。</p><p class="ql-block">碛口客栈内设套间、标间、普通间、餐厅、会议室、桑那、KTV包厢等,可容纳150人同时会议和食宿。</p> <p class="ql-block">碛口客栈占尽天时地利,2025年5月17日入住。</p> <p class="ql-block">我坐你站</p> <p class="ql-block">你坐我站</p> <p class="ql-block">靠着门洞赏碛口夕阳</p> <p class="ql-block">全体溪山行团员碛口古镇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地处黄河与湫水河交汇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形成“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景观。其兴盛源于黄河大同碛的险滩,迫使上游商船在此卸货转陆运,成为黄河北干流的水陆转运枢纽,素有“水旱码头小都会”之称。</p> <p class="ql-block">“碛”在汉语词典里解释为砂石积成的沙滩,黄河从秦晋大峡谷流入大同碛,河面急剧收缩为百米左右,河水涌向落差约十米的倾斜的河道,顿时水流湍急,无不惊叹。</p><p class="ql-block">看了河中的这些石头,就会对“碛”字有更深的理解,多么形象。这片乱石堆位于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不远的地方,据当地人讲石头为湫水河发洪水时从山中裹挟而来。人们常说黄河有二碛,一碛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的壶口瀑布,二碛就是碛口古镇所在大同碛。正是由于这两个碛的存在,所以黄河整条河是不通航的。从前来自甘肃、宁夏、内蒙等上游顺河而下的商船来到这里,因为大同碛的阻碍,不能继续南下,于是便将货物卸下,从这里走陆路运送到全国各地,又将所需的物资从这里装船起运,于是便造就了碛口的繁华,可以说古镇是因商贸而兴起的,号称“九曲黄河第一镇”。可能也是因为历史上商贾云集,喧嚣热闹,即便是今天的古镇也是继承了这一点,就像是一个大集市,稍显杂乱。</p> <p class="ql-block">晚霞下的大同碛和陕西那边的红龙塔</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对岸的塔,或曰红龙塔,或言薛家塔,巍峨矗立,与古镇隔河相望。晴日里,金光熠熠,映照着古镇的悠悠岁月。碛口古镇,古韵悠长;对岸宝塔,静诉过往。</p><p class="ql-block">宝塔在陕西一侧为陕西所建,宝塔所对应的山西一侧,正是湫水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塔下便是陕西著名的沿黄旅游公路。</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6日,柳林县孟门镇和陕西省吴堡县的黄河大桥正式通车,该大桥连接两省沿黄旅游公路,构建起全域旅游一张网格局。</p><p class="ql-block">2025.5.18日上午从吕梁临县碛口出发去陕西波浪谷,经黄河大桥过,车程4小时。</p> <p class="ql-block">山西.陕西以黄河为界。</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是陕西省靖边县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东南22公里处龙州镇的闫家寨子,面积44平方千米。从县城出发,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波浪谷景区是由陆地丹霞和水上丹霞两大游览区域组成。现已开放的景区为一期开发项目~陆地丹霞区域,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因景区内拥有众多的波浪式丹霞地貌景观而取名为波浪谷,又因地处龙州镇,也叫龙州丹霞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火焰丹霞</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景区的丹霞地貌景观,地处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与沙漠结合部,形成于距今9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由于这里的沙丘不断浸渍地下水,经年累月便一层层沉积下来,凝结成砂岩,后又经地壳运动、流水与风力的自然雕琢,就形成了各类线谷、巷谷、赤壁等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波浪谷景区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流沙桥~此座木桥建在赤壁丹霞的流沙河上,故取名流沙桥。踏上木桥,便进入“双渠相灌溉,嘉木绕通川”的悠然意境。</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波浪谷位于距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p> <p class="ql-block">穿越波浪谷,人生尽垣途。</p> <p class="ql-block">靖边波浪谷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石头景观真是个奇迹了。靖边“波浪谷”这一名称是来这里的摄影者给予的,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p> <p class="ql-block">流波台~流波,取“行云流水、波浪翻涌”之意。观景台北侧的丹霞纹理如黄河流水一般倾泄而下,注入前方赤壁丹霞峡谷;是波浪谷景区内最为典型的波浪形纹理地貌。</p> <p class="ql-block">故事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关于波浪谷这种奇怪岩石的形成,有关记载是这么说的: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火星秘境</p> <p class="ql-block">方山型丹霞地貌是近水平的红砂岩层,受两组垂直节理切割,遭受流水冲蚀、风化剥蚀和崩塌而形成。三面绝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古人为躲避匪患掘崖而居。每当斜阳晚照,赤壁丹霞,碧水倒映,宛如金色城堡。</p> <p class="ql-block">从方山丹霞地貌至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入口</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线谷,平均宽度小于1米,长约130余米,最深处达40余米。谷壁斜层理受水力侵蚀和风力改造,形如波浪、状似流线,类似“美国羚羊谷”。</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的光与影</p> <p class="ql-block">峰回路转</p> <p class="ql-block">陡坡</p> <p class="ql-block">拾光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波浪谷开凿出一段绝美的千米画廊,而此处平台背后的地貌犹如流动的时光,好似写满故事的长卷。希望游客能够在此处捡拾一刻属于自己的美好瞬间,记录在这流动的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丹霞石峰~丹霞石峰呈锥状,高约5m,直径约4m。该石峰主要受近东西向、南北向两组垂直节理控制,经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风力作用改造形成。红岩环抱,宛如佛指擎天,又似金蟾观天,雄姿壮观。</p> <p class="ql-block">时空峡谷~时空峡谷呈北西向展布,宽2-3米,深12-25米。人行谷中,蜿蜒曲折宛如蛇行,移步换景,景色迥异;仰望蓝天白云,阳光辉映崖壁,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柳暗花明又一村</p> <p class="ql-block">龙心桥因桥前方的“龙心岩”而得名,在桥上可以看见龙心岩左侧的形似飞奔波浪的纹理与龙心岩下方状如漂流云朵的纹理共同汇入龙心桥下方的峡谷,这也是景区内唯一波浪形纹理与云朵状纹理相结合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龙州丹霞地貌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8日晚靖边龙州镇龙二村鸿阁大酒店口举行篝火晚会。</p> <p class="ql-block">跟着大嘴扭秧歌……</p><p class="ql-block">感谢溪山行的此行线路策划(5年前报了同线路未成行,这次得以实现),感恩燕子领队和李导全程细心安排,感恩李家山李大叔和碛口古镇李世喜两位金牌讲解的全程陪同解说,使得李家山和碛口古镇之行,时光仿佛穿越到当年!最出彩的当属李导李大嘴在篝火晚会上多才多艺的精彩表演,那秧歌扭得是活灵活现!同时感谢团队大小伙伴们精彩的图片分享!这两天很完美,期待后几天更精彩!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