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的故居

馨月雅韵

<p class="ql-block">在昆明,许多老房子保留着独特的历史韵味,讲述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百草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是曲焕章的故居,一个充满历史和传奇色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曲焕章故居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西岸的百草村,是曲焕章1900至1936年间的重要研究场所。</p> <p class="ql-block">相传曲老先生曾住在这里就是便于上山采药,也是在这里研制出了云南白药。</p> <p class="ql-block">曲焕章故居面阔三间,有明间、次间之分,俗称“滑三间”。</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天然的药材宝库。每种草药都有它的故事,等你来听;</p> <p class="ql-block">走进旧居的庭院,陈列着大量与曲焕章以及云南白药相关的珍贵文物和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曲焕章从年少时对医药的懵懂热爱,并在艰苦环境中不断探索、钻研医药配方的历程。那些陈旧的制药工具,石臼、药碾、药杵等,静静躺在玻璃展柜中,它们曾是曲焕章最亲密的伙伴,见证了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每一件工具都被岁月赋予了独特的痕迹,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曲焕章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医药事业的执着追求,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终于研制出了神奇的云南白药。云南白药以其卓越的止血、疗伤功效,在当时的社会中迅速声名远扬,不仅为无数伤病患者解除了痛苦,还在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曲焕章旧居。一座凝结了浓厚历史底蕴的古老建筑,如今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这座古迹背后隐藏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曲焕章的一生,是一部传奇的医者传记,更是一曲守护医德、坚守信念的壮歌,通过药方拒交和主动上交的反转,体现了“悬壶济世”的中医精神。</p> <p class="ql-block">探访药王生平和制药秘籍,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药香。</p> <p class="ql-block">附:曲焕章简介</p><p class="ql-block">曲焕章1880年出生于云南江川县赵官村,彝族,原名曲占恩,字星阶。7岁丧父,9岁丧母,后跟随姐夫袁槐和其父袁恩龄学医,15岁便在袁家药房当帮工,学习加工配制伤科用药的知识。</p><p class="ql-block">曲焕章利用滇中丰富的植物资源,遍尝百草,反复实践,并求教当地民族医生和草药医生,于1902年配制出一种治伤药“万应百宝丹”,即云南白药的前身。该药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等功效,完善后的百宝丹配方,他成为滇南伤科名医。</p><p class="ql-block">唐继尧器重曲焕章,先后任命他为云南省陆军医院外科主任、陆军医院院长、东陆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等职,并亲赠“药冠南滇”匾额。</p><p class="ql-block">曲焕章迁居昆明后,将铺面改建为“曲焕章药房”,研制出“一药化三丹一子”的配方,使百宝丹产品及疗效更加完善。</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滇军60军奉命开赴抗日前线,曲焕章拿出5万瓶百宝丹免费送给抗日军队。</p><p class="ql-block">1938年,国民党中央委员焦易堂以支持抗战为名邀请曲焕章到重庆出任中央国医馆馆长,实则是为了套取百宝丹的配方。曲焕章到重庆后被接到中华制药厂并受到严密监视,焦易堂等人用尽手段逼迫他交出配方,但他宁死不屈,最终在被迫害中结束了生命。</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焕章遗孀缪兰英将白药秘方献给了党和政府,1956年,百宝丹秘方被列为国家保密级配方,曲焕章大药房与其他几家私营药房合并,改名为昆明联合制药厂,所出产品称云南白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