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

光照

<p class="ql-block">1971年初,高中毕业的我踏入了村生产队的劳动生活,彼时正值弱冠之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教师队伍亟待扩充,县里计划举办第二期中学师资培训班的消息传来。为了让我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母亲清晨便拿着申请表,坐在大队会计家的门槛上,等待他起床盖章。公社领导对选送工作极为重视,安排我们在公社卫生院进行体检。八月报到那天,公社派出了手扶拖拉机,将我们送往县高中。</p> <p class="ql-block">我被编入理科班,吕项项老师担任班主任,还负责数学教学。在吕老师的指导下,我的立体几何知识得到了系统的梳理。于来水老师教授机械与电工知识,解答了我许多疑惑,例如“GB”代表国标,是汉语拼音的缩写。他还组织我们到湾子老电站实地了解发电机构造,到火炎电站机房参观发电机组运作。方守恭老师分发了许多化学基础知识的资料,为我后来的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还带领我们到北街皮蔴社参观肥皂的制作过程。在实习试讲中,我选择了函数及其取值范围作为讲课内容,课堂上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吕老师肯定了我的观点。课后有同学评价说,这样讨论式的教学符合毛主席的十大教授法。结业时,人事部门宣布,我被分配到杜关公社。</p> <p class="ql-block">1972年初, 结束了充实的师资培训生活,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奔赴新的岗位——杜关中学,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每月工资27元,由于代课教师的吃粮问题尚未解决,我的口粮由校农场提供,公社粮店负责调剂粗细粮比例。我担任初二甲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课教学。在讲授尺规法作角等于已知角、角平分线时,李群良校长与我一同备课、听课并给予指导。在自制教具活动中,我制作的曲柄连杆机构模型被选送县里参展。每周的班主任周会和周小结,班团支书滕玉亮都能妥善安排并进行总结。学校举办的节庆活动,班级节目由刘根红等同学组织排练。我所带班级的班长,后来成为了洛阳市委党校的常务副校长。由于工作努力,1974年4月1日,我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p> <p class="ql-block">曲柄连杆机构示意图(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1972年农历3月12日,爷爷因心脏病去世,我请假回家。在爷爷的追悼会上,村支书陈福礼提到,他病重时还念叨着生产队的早玉米是否种上了。爷爷的言行让乡邻们潸然泪下。安葬完毕后,我立即返回学校。1973年3月13日,在邻居的撮合下,我和师训班的同学高玉娥见了面。5月1日,我们订婚了。1973年秋季,大学招生采取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玉娥被录取到新乡师范学院数学系。1974年5月,我被调回范里公社任教。</p> <p class="ql-block">在东寨中学工作两个月中,初二数学教学内容是会计知识。聘请生产队会计王奎生讲课,我负责组织学生。虽然不直接授课,但因缺乏实践经验,非常需要向他学习。</p> <p class="ql-block">1974年9月,我被调入范里高中代课,分配担任高一四个班的物理课的教学。教材内容涉及柴油机、拖拉机,实践性很强。聘请公社农机站的辛小恒同学到校授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在教研组长王志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用玻璃等材料制作了太阳能烤箱,用来烤红薯。晚上饿时,就一起煮胡萝卜吃。尽管生活上有困难,但“先工作后生活,勒紧裤腰带儿”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1975年秋季,我被调回南苏村公社东寨中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1975年9月至1976年8月,我担任高一甲班班主任兼数学及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数学教学内容为对数计算尺、统筹法等;物理教学内容是力的合成、分解,拖拉机等。我们住窑洞办公,在村舞台上课。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平整教室,冬天到来时,学生们才用上长木板架起来的课桌,坐在木匠平过的长木椽上。各班在洛河滩开荒种小麦,学校还安排学生割柴草,并排班烧砖瓦。</p> <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后,任高一两个班、高二四个班的物理课,并担任教研组长。1979年1月,在县高二物理竞赛中,孙红普同学获得优胜。尽管离家很近,我却住校,早上有时在七里河滩的公路上跑步,有时和刘树林老师一起给东原修水塘的工地担石头。</p> <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和同学们一起到县电影院灵堂吊唁。灵堂内,毛主席遗像高悬中央,四周环绕着黑纱挽带,卫兵如挺拔的青松持枪列队,庄严肃穆氛围弥漫开来,哀乐如泣如诉,仿佛是历史的悲歌,催人泪下。悼念人流络绎不绝,无比悲痛。9月18日,师生们步行至县城东门外桥上,列队参加了举国上下的追悼大会。县城东门外球场、环城公路、桥上,人山人海却秩序井然。会后,依次到灵堂前三鞠躬,这时便下起了大雨,这雨仿佛是人民的泪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在学校、公社教师会上,我们反复学习了中央有关文件。</p> <p class="ql-block">悼念毛主席的情景(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1976年农历腊月二十四,父母为我们操办了结婚大事。寒冬腊月,天还未亮,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刮在脸上,没有热闹的乐队,也没有喜庆的披红戴花,我和提蓝的表弟骑着一辆自行车,跟在刘树林老师夫妇的后面,一路向文峪公社杨家场村赶去,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想到即将迎娶心爱的她,冻得通红的脸上不自觉露出了笑容。回来时,由于送亲的人较多,我们只能推着自行车步行,妻子玉娥紧随我后。我还害羞,一路都没敢回头看后面一眼。</p> <p class="ql-block">推着自行车结婚(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1977年农历3月12日,即爷爷去世后五年的同月同日早晨,奶奶烧了洗脸水,喊我起床。吃过早饭,刚到学校,有人喊我,说奶奶不行了。我叫上医生赶回家,请假在家的玉娥和妈妈已将奶奶安放床上。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这样突然,我极度悲痛,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1977年农历10月19日,我们的女儿出生了。每回到家,我都要逗她一会儿、抱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中央作出了恢复高考制度的决定,“老三届”、新高中毕业生,都投入到了备考应试中。我没有资料,也没有参加县一高各科老师在会堂举办的辅导,煤油灯下复习至深夜,竟连帽檐被灯火烧了一个窟窿,我也不知道。1978年高考,以化学80多分的成绩,被录入洛阳师专化学专业。由于学校扩招,条件不备,入学时间推迟至1979年2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玉娥的大力支持下,我进入洛阳师专学习。班主任谢维明老师要求我们学英语、跟电大听课。无机化学由田荷珍讲授,数学由邵士敏讲授,电大实验条件好,把微观、抽象内容演示得直观形象,便于理解,记忆深刻。暑假时,其他班级放假离校,我们在校复习,随电大考试。谢老师还联系为同学们买了尼龙蚊帐。</p> <p class="ql-block">1979年农历8月,岳母病危回家看望,26日,儿子出生了。高兴没几天,30日,岳母去世了,我一时不知所措,悲痛的心情难以释怀。这次回家真是悲喜交加,心中时常涌起难以言状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1980年12月,学校举行长跑比赛,由于玉娥结扎手术,我请假回家。返校后,学校要求未参赛的必须补上。当我走上跑道时,谢老师手掐跑表,同学们为我呐喊加油。我跑出了全校第十六名的成绩,为班级争了光。那时,几乎每天晚饭后,都和同学们绕学校小路散步。班级也曾组织大家去铜加工厂俱乐部看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一天夜里,我患急性肠胃炎,同室好友送我到校医务室打针。我难受,同学们也不得安宁,闹得他们一夜也没睡好觉。</p> <p class="ql-block">1980年春,物理班老乡赵玉贵患白血病 由洛专医院转北京治疗,不幸死于北京。校领导张秉乾,听我说话是卢氏人,对我说,你老乡玉贵跟疾病作斗争很顽强呀!我感觉到了他的亲切及对学生的关心。1981年5月1日,我把玉贵的遗物送回卢氏交于家属。</p> <p class="ql-block">放假回家前,我到百货楼给女儿买条花尼龙裙子、给儿子买件蓝夹克衫,买个塑料飞盘带给他们。</p> <p class="ql-block">实习试讲也很重要,决定着是否能被分配工作。耿来照老师带我们在市27中高一讲课。我讲的内容是: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碳化物”。课中举例:我们看到的流星即陨石和大气层高速摩擦发热发光,则有些碳化物可用来制造重返稠密大气层的火箭弹头,抵抗产生的极高温度。试讲时间分配合理,顺利完成。</p> <p class="ql-block">我于1981年4月1日超龄离团,告别了青年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身份和组织经历。7月,我们大学毕业了,是党给了我们大龄的“老三届”学习深造的机会,要不是党的好政策,说不定我这个代课教师,还能否继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1981年9月,分配到卢氏城郊高中工作,任理化教研组长,担任高一两班、高二两班化学课教学。有时,我将四岁的女儿带到学校玩儿,住一段时间,为她洗衣、照顾吃喝,以弥补因我上学未能关爱她而流逝的时光,买了《东郭先生和狼》等连环画陪她看。</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不怕苦、不怕累,总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在工作、生活中不断成长,逐渐走向独立和成熟。</p> <p class="ql-block">作者:刘光照 美篇号:12311399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