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亲人开始安排远方,我们该如何说再见

未来可期

<p class="ql-block">曾经的一位老朋友,好久没有打电话了,不是没啥可说的,更不是没有挂念,而是不太敢触碰他那颗疲惫的心。</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接通电话的那一刻,他的声音在电话里有些沙哑,一周前他刚从北京回来,这两三天又要进京了。他说:“岳父的癌胚抗原已经2000多了。”</p><p class="ql-block">这个数字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我心上。我知道,这意味着肿瘤在疯狂生长,医学能做的已经很少。朋友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无力和无可奈何:“其实他身体里有四种癌症,临床试验的药也没用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沉默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接着,朋友说,岳父和岳母已经开始商量后事——不办追悼会,不买墓地,选择水葬。他说这些时,语气平静,但突然,这个平日里沉稳的男人在电话那头哭出了声。</p><p class="ql-block">我的眼眶也湿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聊了很久,关于病痛、关于死亡、关于活着的人该如何面对失去。朋友说,岳父似乎已经看淡了生死,毕竟病了这么久,痛苦了这么久,或许离开反而是一种解脱。但活着的亲人呢?那些爱他的人,该如何接受“再也见不到”的现实?</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死亡是忌讳的。我们很少主动谈论它,仿佛不提,它就不会来。可当疾病真正逼近时,避而不谈反而让离别更加仓促、更加遗憾。</p><p class="ql-block">朋友的岳父是清醒的。他没有回避,而是主动和妻子商量后事,甚至细致到“火化后骨灰如何处理”。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我想起一句话:“真正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被遗忘。”</p><p class="ql-block">或许,他不想让家人未来被繁琐的丧葬仪式所累,也不想占用土地,所以选择水葬——让骨灰随流水而去,归于自然。当死亡成为日常话题,这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温柔。</p><p class="ql-block">朋友的岳父选择水葬,这让我开始思考:人离开后,究竟该如何安放自己?</p> <p class="ql-block">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现代安葬方式,寻求自由与环保。首先是水葬(海葬、河葬):骨灰撒入江河湖海,象征自由与回归自然,适合喜欢简约、不愿给后人增添负担的人;</p><p class="ql-block">其次是树葬、花葬:骨灰埋于树下或花坛,不立碑,只留一棵树或一株植物作为纪念,这一种较为环保,且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是将骨灰做成生命钻石、玻璃艺术品或是纪念品,或融入墨水写成字画,让逝者以另一种方式“陪伴”。</p><p class="ql-block">这些方式更符合现代人对“轻丧葬”的需求,尤其适合不愿被传统墓地束缚的家庭。</p><p class="ql-block">对于传统墓地,留一处念想。其实许多人依然会选择购买墓地,因为祭扫的仪式感,清明、忌日,后人可以去墓地祭拜,仿佛仍能“对话”,这作为家族记忆的延续,墓碑上的名字、生卒年月,让后代知道“我曾存在”。</p><p class="ql-block">但现实是,三代之后,大多数墓地会被遗忘。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老墓甚至面临迁移。所以,墓地的意义,更多是给活着的人一个“告别的地方”,而非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似乎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个人选择。</p><p class="ql-block">细细想来,无论是水葬、树葬,还是传统墓地,都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逝者的意愿?例如朋友岳父选择水葬,是因为他不想麻烦家人。还有是否能让亲人安心?其实有些人需要墓地来寄托哀思,有些人则更愿意以其他方式纪念。</p><p class="ql-block">人生一世,如何能不留遗憾?</p><p class="ql-block">通话过程中,我们聊了很多,最大的感触是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从未真正活过。</p><p class="ql-block">朋友的岳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能清醒地安排自己的后事,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至少,他没有留下“未完成的遗憾”,也没有让家人在悲痛中还要艰难抉择。</p><p class="ql-block">而我们呢?如果有一天,死亡突然降临,我们是否准备好了?</p><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可以提前思考身后事。不一定要具体到“水葬还是土葬”,但至少让家人知道自己的大致意愿;珍惜当下的关系,少一些争吵,多一些陪伴,别等到来不及才后悔;活得更像自己,如果生命终将结束,至少让它值得回忆。</p> <p class="ql-block">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p><p class="ql-block">挂断电话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我望向傍晚的天空,一架飞机的航线为天空画出了苍白的一条直线,就像我的心被划开了一道裂缝。</p><p class="ql-block">朋友的岳父未来会化作流水,归于江河湖海。而他的故事,仍会被家人记住。</p><p class="ql-block">或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来过,爱过,也被爱过。至于身后事,无论是水葬、树葬,还是传统的墓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活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