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塘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静如幽兰

<p class="ql-block">  皈塘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乐昌市坪石镇,有一片名为皈塘的革命老区,这里宛如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珍藏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热血与牺牲,每一处旧址都铭刻着先辈们的奋斗足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皈塘,随处可见的红色印记让人肃然起敬。43个自然村都挂上了“革命老区村庄”牌 ,它们是这片土地光荣革命历史的见证者。红色旧址竹岗圆通庵、寨头岭狮子岩、忠臣寨、京口红军岩等已挂市级文物保护牌48块之多,这些文物保护牌守护着众多红色旧址,每一块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它们如同历史的坐标,引领我们回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28年,是皈塘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在这一年,朱德、陈毅部队来到这里,两个“李氏宗祠”成为了他们的驻扎地。当年,部队的战士们在这里生活、休整,商讨作战计划,为革命事业积蓄力量。李氏宗祠不仅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与坚韧,也目睹了皈塘人民对革命的支持与奉献。如今,宗祠依然屹立,青砖瓦石、木瓦结构的建筑风貌依旧,风火式山墙、琉璃勾头滴水,处处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祠堂内,木雕花格精致细腻,高悬的匾额庄严肃穆,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皈塘,不得不提著名的“坪石大捷”祝捷地。1928年1月31日,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队伍发动“湘南暴动”后,在乐昌市坪石镇大败国民党许克祥部队,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坪石大捷” 。2月1日,他们在皈塘村召开“坪石大捷”庆功会,彼时的皈塘村,红旗飘扬,军民同庆,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次大捷不仅是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更极大地鼓舞了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热情,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皈塘这片土地,还孕育了众多杰出的革命人物。乐昌县第一位民选县长李传楷,便是出自皈塘。他在民国10年(1921年)出任民选乐昌县长,在任期间,心系百姓,为地方发展尽心尽力。李传楷的革命精神和为民情怀,深深影响着家乡的人民。还有乐昌县第一位县委书记李光宗,他在革命的浪潮中,肩负起领导地方党组织的重任,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工农革命军乐昌独立营营长李家泉,更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带领部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为保卫革命成果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都是皈塘的骄傲,是革命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皈塘人民为了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李传楷、李光宗、李明、李英杰等36位英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或许并不为所有人熟知,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却永远铭刻在皈塘人民的心中。他们或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或是在敌后默默奉献,或是为了保护革命同志而英勇就义。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革命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皈塘的大街小巷,仿佛还能看到当年革命先辈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激昂的口号声。这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传承着红色基因。它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皈塘的红色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我们民族精神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p> <p class="ql-block">乐昌第一任民选县长李传楷英烈故居</p> <p class="ql-block">李才福英烈故居</p> <p class="ql-block">李培臣英烈故居</p> <p class="ql-block">寨头岭狮子岩</p> <p class="ql-block">寨头岭狮子岩</p> <p class="ql-block">皈塘忠臣寨</p> <p class="ql-block">京口红军岩</p> <p class="ql-block">新岩下“圆墩岩”红色旧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