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洛阳是十三朝古都,累计建都史超1500年,同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累计建都1100年,开封八朝古都,北京南京均为六朝古都,同为华夏文明发祥地,洛阳西安更有悠久的历史。五一节后高速车流已经减少,我们自驾洛阳并山西成行。</p> <p class="ql-block">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包含明堂天堂.应天门.九州池,门票单购明堂天堂90元,应天门60元,九州池28元,三处套票共120元,老人免费,因自去年牡丹节我已三次来洛,故明堂天堂草草略过,特留意了应天门博物馆展出,应天门隋唐时是宫城的正门,2019年依托原遗址重建后对外开放。作为隋唐时期重要的礼仪性建筑,见证了隋唐盛世的辉煌。博物馆通过遗址保护、文物展示和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还原了应天门的宏伟风貌和历史场景。作为洛阳隋唐紫薇城的南门,也是洛阳“七天”建筑之一的“天门”,有“隋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之称。应天门是由门楼、垛楼、阙楼以及中间的廊庑连接而成的巨大建筑体,东西长达137米,东西阙楼高36.4米。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仅为皇帝出入,官员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是隋唐东西两京考古发现的最完整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作为洛阳隋唐紫薇城的南门,也是洛阳“七天”建筑之一的“天门”,在洛阳隋唐都城的中轴线上,有著名的“七天建筑”,分别对应天上的七个星座,即从北往南依次为天堂、天宫(明堂)、天门(应天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天阙(龙门伊阙),以“天”命名寓意非凡。</p> <p class="ql-block">一楼大厅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壁画雕塑再现大唐盛世</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应天门完全建在1960年发掘的旧址之上,环绕架空的步道可近距离观看唐代夯土基址、门道遗迹等,感受千年前的建筑技艺。</p><p class="ql-block"> 通过考古发掘的柱础石、砖瓦残片等文物,直观展现唐代宫城的营造技术</p> <p class="ql-block">东阙楼的城门博物馆值得一看,进入主展厅有一个巨大的沙盘,展示的是隋唐洛阳城的复原图。从沙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洛阳城三市108坊的准确位置,能直观感受洛阳城中轴线,同样也感慨隋唐洛阳城的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光影区有许多古人吟诵洛阳的名篇佳句</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正在挥毫泼墨</p> <p class="ql-block">《洛阳春》———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洛阳陌上春长在,昔别今来二十年。 </p><p class="ql-block">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余万事尽依然。</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晚望》———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 </p><p class="ql-block"> 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p> <p class="ql-block">秋游》</p><p class="ql-block">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p><p class="ql-block">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洛阳秋。</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的阙楼体现了唐风汉韵的特点,这种汉代的优美造型,独特的建筑模式说明了唐代的兼收并蓄,其实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艺术一直世代相传,如宋代都城开封在郑开大道临近市区处即有两座典型的汉阙</p> <p class="ql-block">晴麓云横万里长,出门步步是春光。</p><p class="ql-block">近湖酒阁多红杏,隔岸渔家尽绿杨。</p><p class="ql-block">箫鼓声寒心自醉,绮罗魂冷骨犹香。</p><p class="ql-block">漫游不是矜年少,嬴得闲情似洛阳。 ———明:张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