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零距离,成长共奔赴——四年级5月份家访美篇

<h3> 五月的风裹挟着初夏的蝉鸣,我们深知,教育从来不是独行,而是家校间的双向奔赴。本次家访中,老师们与家长促膝长谈,从课堂表现到日常习惯,从学业进展到心灵成长,交流的话题从未局限于教室与作业。我们在真诚的对话里,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让教育的温度在家校之间传递,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h3> <h3><br>张东旭感言:<br> 今天老师来我家家访,我特别开心!老师像朋友一样和我聊天,还夸我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写得工整。听到老师的表扬,我心里美滋滋的。<br>郭轩妤感言:<br> 今天老师来到我家家访,我感到既紧张又开心!老师亲切地和爸爸妈妈聊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表扬了我的进步,也温柔地提醒了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br>杨坤杰感言:<br> 通过这次家访,我感受到老师真的很关心我们,不仅关注我们的成绩,还会细心发现我们在学校的表现。爸爸妈妈也说,要和老师一起帮助我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br>杨雨馨感言:<br> 谢谢老师不辞辛苦来家访,我会记住老师的鼓励,努力改正缺点,做一个更优秀的小学生!<br>曹志轩感言:<br> 家访前,我总担心老师会“告状”,没想到老师一进门,就笑着夸我近期的优秀表现。然后李丽老师和朱恩会老师与妈妈围坐在一起,像朋友聊天一样,分析我近期考试总出错的原因。两个老师还针对我作业本上的错题,耐心地教我方法理解题目,说“小错误是进步的小台阶”。谢谢老师让我知道,家访一点都不可怕。家访不是“检查”,而是老师送给我的一份温暖又特别的礼物。<br>四2班郭好同学感言:<br> 这次家访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原来拥有这么多值得珍惜的“财富”:老师的细心观察、爸妈的耐心陪伴,还有那个虽然不够完美却一直在进步的自己。我终于明白,成长不是一场必须满分的考试,而是一步步发现更好的自己的旅程。 <br> 谢谢李老师和爸爸妈妈,让我在爱与被爱中学会了勇敢前行!<br>周老师家访感言:<br> 本次家访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情况,与家长的沟通也让我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将与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发<br>展和成长。<br>张老师家访感言:<br> 在家访中,我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情况。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br>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本次家访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增强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参与,也让他们更加信任和支持学校的工作。<br>陈哲老师家访感言:<br> 家访中深切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温暖陪伴,欣慰看到家校教育理念的高度契合。今后将加强沟通,携手共育,助力孩子在爱与信任中茁壮成长!<br>黄自高老师家访感言:<br> 家访中欣喜发现孩子在家校共育下的点滴进步,家长细致关怀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因材施教,共同守护孩子全面发展的每一程!<br>史老师家访感言:<br> 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br>李老师家访感言:<br> 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br>赵曼如家长感言:<br> 家校心连心,教育手牵手。两位老师家访时,不仅详细地告知我们孩子课堂上的状态,课间与同学的互动交往情况,还手把手教我们用鼓励式沟通。这份专业与用心,让我们全家备受鼓舞,接下来一定按计划落实,和老师一起见证孩子的进步!  <br>4.1班王梦依家长感言:<br>  非常感谢老师百忙之中来家访!这次交流让我深刻感受到您对孩子细致入微的关怀。通过您的反馈,我既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优点,也清晰认识到她需要改进的地方。您耐心地分享教育方法,还根据孩子特点提出学习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教育孩子是家校共同的责任,今后我会更加配合学校工作,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细节。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能养成更好的习惯,取得更大的进步!再次感谢老师的用心和付出!<br></h3> <h3>  暮春渐远,浅夏盈怀,五月的家访时光在步履匆匆与声声叮嘱中落下帷幕。每一次告别时家长温暖的笑容,每一句对孩子未来的殷切期盼,都化作教育路上的点点星光。家访不是终点,而是家校携手的新起点——那些在家门口、在客厅里碰撞出的教育智慧,终将凝聚成滋养孩子成长的力量。愿这份家校共育的默契与温情,伴随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向阳而生,逐光而行!</h3> <h3>图片来源:四年级各班班主任<br>编辑:郑莹 赵慧<br>审核:喻小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