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拾遗2025年05月16日

滴水观音

<p class="ql-block">去樱桃园,看樱桃是否成熟</p> <p class="ql-block">樱桃🍒头挂满枝头,红彤彤的,离成熟差一点点</p> <p class="ql-block">明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是明思宗朱由检与周皇后及田贵妃的合葬墓,为明十三陵之一,以下是其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初始营建:思陵原为田贵妃坟墓,田贵妃于1642年去世,1644年初葬入其中。同年4月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后,因生前未预建寿宫,他与周皇后被葬入田贵妃墓。</p><p class="ql-block">• 清朝修缮:清顺治年间,清政府为笼络人心,将田贵妃坟园改为思陵,增置享殿、围墙等建筑,竖立石碑。乾隆十年、五十年又先后两次对思陵进行修缮,使思陵的建筑规制有所完善。</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陵门:单檐,小椽柱,门左右各设角门一座,现部分已封砌。</p><p class="ql-block">• 碑亭:陵前重檐碑亭内竖神功圣德碑,上刻清顺治年间大学士金之俊奉敕撰写的《皇清敕建明崇祯帝碑记》,现亭已毁,但碑保存较好。</p><p class="ql-block">• 享殿及配殿:门内建有享殿及左右配殿各3间,享殿有阶三道,无月台,殿内设香案、青色琉璃五供及神牌,明间设暖阁,供有崇祯皇帝、周皇后和田贵妃的神位。</p><p class="ql-block">• 石五供:亭北设有两套石五供,前面一套是5个各自独立的供器,正中为香炉,左右为烛台,两边是花瓶;后面一套为粘堆式石榴、佛手、桔、柿、寿桃五种供果之形。</p><p class="ql-block">• 宝城墙、城台及明楼:乾隆五十年修缮时建起了无马道、宇墙的单面墙式的宝城墙、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明楼。</p> <p class="ql-block">根据之前的信息,思陵于2024年12月5日起开放预约参观,当时可预约12月份的部分日期时段。未来将根据预约量以及陵寝修缮情况,逐步实现常态化接待。参考明十三陵其他开放景点,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开放时间一般为8:00至17:30,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开放时间一般为8:30至17:00。不过思陵的具体开放时间可能会因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建议提前关注官方渠道获取最新信息。</p> <p class="ql-block">问了老乡,才知道这种的是大麦</p> <p class="ql-block">600多年的琉璃瓦片散落一地</p> <p class="ql-block">思陵的围墙旁边就是樱桃园</p> <p class="ql-block">王承恩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以下是关于王承恩墓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墓主生平</p><p class="ql-block">王承恩是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白岸口村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秉笔太监。他于明万历年间进宫,担任信王府的掌管太监,一直照顾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随后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p><p class="ql-block">墓葬布局与特点</p><p class="ql-block">• 朝向与规模:王承恩墓坐西朝东,陵前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p><p class="ql-block">• 石碑:墓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基座四周浮雕生动,题材为“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神话传说。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龟趺,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顺治17年)亲自撰写。紧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p> <p class="ql-block">悼陵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 。它原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的墓地,陈皇后后来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庄顺安荣贞静皇贵妃、恭僖贞靖贵妃、卢靖妃三位妃子的墓所。</p><p class="ql-block">悼陵坐北朝南,北偏东35度,陵园呈长方形 。园墙保存基本完好,享殿、左右庑基址柱础石俱存。陵墙南面用大城砖垒砌,东、西、北三面下部平砌城砖,上部以山石填抹灰泥垒砌,里外墙皮抹沙子白灰并涂红。陵门外左为神厨,右为神库 。坟堆残高4.40米、直径约15米,在十三陵七座妃子墓中保存较为完好。</p> <p class="ql-block">泰陵碑</p> <p class="ql-block">吃碗面🍜打道回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