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后万村

赵云龙

<p class="ql-block">四月的柔风掠过赣鄱大地,我们一行人背着相机走进三江镇,拍摄完早酒文化街后,来到离镇上不远的后万村。乡村的路蜿蜒伸展,明清古建的飞檐在晨光中勾勒出岁月的轮廓,祠堂前的古樟树正抽出新芽,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千年古村的人文脉络。</p> <p class="ql-block">后万村的族谱里沉淀着半部江西史。自宋代建村以来,这里便文风鼎盛,明清两代出过17位举人、3位进士,村口的"进士坊"虽历经风雨,却依然能让人想见当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荣耀。更值得称道的是,近代以来这里走出了数位投身家国大业的英才,原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的故居隐匿在村落深处,白墙黛瓦间透着质朴气息,正如她一生坚守的为官之道——"以百姓心为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江镇小学的冠深楼,由万绍芬题写。</p> <p class="ql-block">村前的祠堂大门上方,写着四个大字“万氏芬芳”。</p> <p class="ql-block">祠堂里陈列着万氏先贤的画像和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祠堂内设有万绍芬生平事迹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1985年,55岁的万绍芬成为江西省委书记。她不仅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还平易近人,和群众打成一片。本人和万绍芬曾经近距离见过一面,那是1986年4月20日,在艺术剧院举行的谷雨诗会上。我作为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坐在万绍芬后面。当主持人宣布下面由她朗诵时,她从包里拿出梳子,理了理头发,然后拿出稿子,豋上舞台开始朗诵,激昂的声音响彻剧场,赢得台下一片掌声。万绍芬作为省委书记,以普通人的身份,登台朗诵自己的诗作,这在谷雨诗会六十多年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p> <p class="ql-block">在后万村,还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弹坑。这是当年日军使用高爆弹等武器轰炸的遗留物,直接反映了日军对平民区的无差别攻击。此类轰炸不仅造成大量伤亡,还导致房屋损毁、农田荒废,加剧了战后重建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村头的观景台上,新建的文化广场与保留完好的古民居相映成趣。村民们说,万书记退休后还常回村看看,每次都要去祠堂旁的老井汲水洗脸,说这是"不忘本"。那口古井的水面上,至今还倒映着古村的晨昏,也映照着一位女书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生信条。当镜头对准祠堂门楣上"清白传家"的匾额时,我忽然明白:后万村的灵秀,不仅在于山水毓秀,更在于这方土地孕育出的清官廉吏,如同永不熄灭的烛火,照亮着乡土中国的精神星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