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漫游(74)悉尼

魏晋南北

悉尼(英语:Sydney),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的城市 。城市中心坐标为南纬33°51'、东经151°12′。 悉尼港湾大桥是一种单孔拱桥,曾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是悉尼早期的代表建筑。这座大桥从1857年设计到1932年竣工,是连接港口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 攀爬悉尼大桥是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澳大利亚人爱玩,所以才会想出了要攀爬这个绰号为“大衣架”的世界上最大的拱桥,这也是世界上允许游客爬到拱桥顶端的大桥。从1998年开始,悉尼大桥开放给公众攀爬,整个攀桥过程非常安全。 悉尼天文台公园,是观赏海港大桥和黄昏日落的绝佳地点。 悉尼天文台建于1859年,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是澳大利亚最为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于2000年被列入新南威尔士州历史遗产登记名录。 网红打卡点 悉尼歌剧院(英语: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区北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为背景的悉尼海港大桥,与周围景物相互呼应。 悉尼歌剧院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 悉尼歌剧院占地面积1.84公顷,坐落在距离海面19米的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总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由10块大“海贝”组成,与周围景色相互呼应,最高的那一块高达67米。 悉尼歌剧院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但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悉尼歌剧院有一个2700座的音乐厅,一个1550座的歌剧院和一个420座的小剧场,有展览、录音、酒吧、餐厅等大小房间900个。 200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遴选依据标准: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重要的建筑作品。它代表了建筑形式和结构设计的多重创造力,一个设置在水景和世界标志性建筑中的伟大城市雕塑)。 悉尼歌剧院南面对着皇家植物园。<div>麦考利夫人座椅位于悉尼皇家植物园东北端一个半岛上,是在一块裸露的巨大砂岩上雕刻的。麦考利夫人座椅其实并不是一把椅子,而是一个被雕刻成了椅子形状的露天岩石,有三级台阶,是为了纪念麦考利夫人由工匠于1810年雕刻而成,座椅因其绝佳的位置和良好的视野而闻名。<br></div> 悉尼歌剧院周边海港停靠的军舰。 灯塔 悉尼大学成立于1850年,是大洋洲和南半球的第一所大学,是世界上最早根据学术成绩录取学生的大学,是世界上最早招收女生的大学,亦是大英帝国最早成立的公立大学之一 ,拥有悉尼大学商学院、悉尼大学法学院、悉尼大学医学院、悉尼音乐学院等著名学术机构 ;皇家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为全澳最佳医院 ;悉尼大学图书馆为南半球最大的图书馆 ;尼克尔森博物馆为南半球最大的文物博物馆。 悉尼大学四方庭主楼The Quadrangle建于1855年,是悉尼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悉尼大学主楼钟塔 悉尼大学涂鸦通道。 悉尼大学图书馆藏书达510万册,并藏有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出版的中文社会科学类著作。 悉尼大学校园内的尼克尔森博物馆是南半球最大的文物博物馆。 尼科尔森藏品包含近 30,000 件,从新石器时代前到中世纪晚期,包括地中海、北非、中东和欧洲古代文化的文物,埃及、希腊、意大利、中东、中欧等历史文明古国的收藏品,并包括部分法老的木乃伊,这些文物保存着人们日常生活、古代环境和文化活动的亲密故事,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圣玛丽大教堂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大教堂是由当地的砂岩建成,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是欧洲中世纪大教堂的建筑遗风。 海德公园是一块闹中取静的长方形绿地,周围高楼林立,与圣玛丽大教堂仅有一条马路之隔。 阿奇伯德喷泉(Archibald Fountain)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法澳联盟而建。雕塑借用了希腊神话故事,喷泉中央是生命的赐与者太阳神阿波罗,他是艺术、美与光的代表,手指正指向日出的东方,身后扇形的水注表示太阳的光芒。 悉尼塔(Sydney Tower或AMP Tower) 是悉尼中心商务区中最高建筑,该塔高度为305米。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海德公园(Hyde Park)和维多利亚女王大厦(Queen Victoria Building)之间的马基特街(Market Street)上,是纵观悉尼市区全景的最佳观赏点。悉尼塔始建于1968年,并在1981年8月向大众开放。 悉尼邮政总局(General Post Office,GPO)是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座地标建筑,1996年,政府将其出售给私人业主。该建筑现在开设商店,咖啡馆,餐馆和酒吧,以及威斯丁酒店和麦觉理银行。 澳大利亚邮政在马丁广场和乔治街角仍在营业的“邮政店”,我们在此排队购买了澳大利亚纪念邮品。 出邮政大楼后在街边偷拍模特走秀。 维多利亚女王大厦(Queen Victoria Building,简称 QVB) 坐落于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Sydney)市中心最繁华的乔治大街(George Street)上,紧邻悉尼市政厅(Sydney Town Hall)和圣·安德鲁教堂,是悉尼最大的购物中心,著名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赞美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购物中心”。 维多利亚女王大厦历史悠久,建成于1898年,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即位钻石周年而命名为维多利亚女王大厦。 维多利亚女王大厦建筑本身是圆顶的罗马风格结构,顶端中央耸立着玻璃圆顶,购物中心长190米,宽30米,几乎占据了乔治街整个街区。 对澳大利亚人来说,维多利亚女王大厦是商场,是休闲的好去处,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 1986年前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访这里,并留下了一封关于这座大厦的神秘书信,不过她告诉悉尼市长,信要等到2085年的时候才能公之于众。 “尊敬的悉尼市长阁下,请在公元2085年的某一天向悉尼市民传达我的信息 ”。 一层还在使用的百年老电梯。 QVB大厦中的两个大钟极具特色。 “皇家之钟”(Royal Clock),据说是由专门为英国皇室设计钟表的工匠于1986年打造的。时钟的外形是模仿苏格兰的贝尔莫勒城堡,这座城堡是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王子最喜爱的渡假地。 上部是用咖啡色的砖砌成的城堡,城墙上镶着漂亮的徽章,下边是四面清新淡雅的表盘,时钟正点会播放音乐玩偶剧。 “伟大的澳大利亚之钟” (Great Australia Clock)。这一座巨钟是由悉尼本地的能工巧匠于2000年制作的,它是南半球最大的吊钟,每半点报时。 大钟下方是个方形四面钟,四面钟上部有6个窗口,每个窗口里都有那个时代特色的木偶,窗口下面是4排黑底金色的刻度和数字,分别代表了分,小时,星期,和一个月的31天。 摄影、编辑:魏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