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第三天的行程是:打卡南博、玄武湖、老门东、夫子庙以及夜游秦淮河,可谓是早出晚归,但也收获满满。只是辛苦了外甥女夫妻俩,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歇,还让他们破费。一天的行程,把南京的美景与美食交织在一起,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p> <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果然名不虚传。一进大门,便能看到其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庄重,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馆内藏品丰富多样,从远古的石器到近代的艺术品,应有尽有,仿佛是一本生动而立体的历史书,让我在参观的过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领略了不同朝代的风貌与文化变迁。</p> <p class="ql-block"> 历史馆内的镇院之宝——金兽,金兽于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最晚可追溯至西汉。整体造型屈腰团身,神态警觉,颈部有项圈三道,上有环钮。空腹犀壁,浇铸成形,通体锤饰圆形斑纹。含金量99%,重9100克,是目前我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一件,被称为"镇护之宝"。</p> <p class="ql-block"> 与金兽一同出土的38件文物中的马蹄金、金版和金饼。</p> <p class="ql-block"> 木美人像 明 油画 江门市新会区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油画《木美人》,是两幅在厚木板上的油画仕女图。据称是明朝洪武年间新会人李仕昇任福建莆田县教谕时所得,其退故里后将之带回,供奉于天等村的天后庙中。1958年移交新会博物馆收藏至今。</p> <p class="ql-block">野墅平林图 明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野墅平林图》本为紫禁城内府藏品,此图为明万历十年(1582年)到中国来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作。《野墅平林图》是一幅屏风画,描绘的是中国京城风光。利玛窦来华后,致力于西方科学与艺术在中国的传播。《野墅平林图》当为利玛窦借用中国绘画形式进行宗教宣传的一个尝试,旨在展示西方先进的透视学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发明的绘画技法,借以宣传西方文明,为在中国传播上帝福音开辟道路。</p> <p class="ql-block">坤舆万国全图: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利玛窦绘制的中文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著名的比利时天主教耶稣会士南怀仁又绘制了中文世界地图《坤舆全图》。两图作为中国近代地理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中国地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两图不仅仅在中国地理学界,而且在整个知识界都掀起了惊涛骇浪,使中国知识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之外的世界,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了很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十二时辰 坠力 天文铜挂钟</p> <p class="ql-block">十二时辰 坠力 铁壳天文钟</p> <p class="ql-block">明代金镯和金镶玉竹林观音挑心</p> <p class="ql-block">童子擎荷金耳坠</p> <p class="ql-block">金累丝掩鬓</p> <p class="ql-block">金三事</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的五彩西厢记故事图插牌</p><p class="ql-block">九张图分别描述九个故事:佛殿奇缘、僧房假遇、寺警、白马解围、衣锦荣归、莺莺听琴、堂前巧辩、长亭送别和草桥惊梦。</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所作仕女图</p> <p class="ql-block">明永乐年间的象纹琉璃构件</p> <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18件镇院之宝之一的金蝉玉叶</p> <p class="ql-block">南京博物院民国馆是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馆”中的重要主题展馆,通过沉浸式场景复原和实物陈列,再现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南京的城市风貌与文化特色。该馆以建筑实景、老物件展示和互动体验为核心,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中西交融的民国风情。</p> <p class="ql-block">民国馆内的民国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蒸汽火车头</p> <p class="ql-block">老茶馆</p> <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如每个馆都要参观的话至少要一整天的时间,因下午还有其他景点安排,就只能放弃剩下的几个馆,匆匆结束游览前往下一个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