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见教育

静待花开

立夏之后,又是一场大雨。学生的习惯,也在这样的天气里接受着无声的洗礼。走廊上雨衣、雨伞的摆放,看似小事,却蕴藏着教育的智慧,它仿佛在告诉我们:规则不是约束,而是让生活在更有序的引导下更美 。<div>  敏行楼,教室走廊只有扶杆的班级,伞柄有钩的,挂在扶杆连接处,还可以用伞柄弯钩反向挂在栏杆上。两节伞伞柄处有绳环的,则将有钩的伞柄作为“挂钩”,放置上去不用担心伞具会散落在地,一片狼藉。</div> 三四层敏行楼班级,走廊一边有防护网,如此放置,别有一番设计感。 <p class="ql-block">  敏行楼二层班级雨具摆放充分发挥长伞伞柄“挂钩”作用。也可以将两节伞具插入栏杆与墙面的缝隙中,这样有时也容易掉落,更稳妥的办法是采取以上图示中403班的办法。</p> 崇德楼班级的雨具摆放也要充分发挥“挂钩”作用及长伞伞柄弯钩和防护栏之间的搭档。 尚学楼一楼和二楼班级在侧面或走廊栏杆上的摆放方式,一样利用了“挂钩”。 长柄伞无绳环也无弯柄,则利用长度平放在栏杆固定架上。老师也要指导学生在这类伞上系上绳环,方便摆放。 尚学楼和致远楼三四楼班级门口都有防护网,伞具摆放同样也有方法:利用栏杆和“挂钩”的作用。 整改前和整改后的视觉效果截然不同。 三四楼崇德楼班级门口没有防护网的情况,推荐以下班级的行动。伞具可以摆放在收纳盒上,能够挂的可以挂在防护栏上。 一场雨,考验的是学生的习惯、教师的教育智慧、管理者的育人观念。教育的细节,往往藏在这样的日常中——教育者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实践“怎样做得更好”,在规则中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一把伞的摆放,也能成为习惯养成的生动课堂!<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