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我午休刚醒,中国摄影杂志原主编、今年82高龄的吴常云老师突然来电话,说他到了杭州,想马上见到我,因为明天上午就要回北京,高铁票已定好。</p><p class="ql-block">我跟以往一样,说:好,今晚我马上安排,大家聚一下……他说:不用安排,找个喝茶的地方,就我们两人……</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来到钱塘江畔的城市广场、杭城天花板级别的湖畔居茶楼,临江而坐、侃侃而谈。</p><p class="ql-block">认识吴老师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啦,经中摄协副主席袁毅平老师介绍:常云原来是电影放映队的放映员,是我把他调到我们杂志社……吴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延续到今天,都是极儒雅的。跟他无数次相处,从未见他发过火,永远都是一张笑脸,无论我们一帮摄坛愤青在酒桌上怎么闹腾,他总是笑看一切,从不介入。</p><p class="ql-block">袁老师退休后,杂志主编的位置到了吴老师的手上。没想到这么个文弱书生,大刀阔斧地改革起来可是惊天动地的。首先,他把最重要的印刷业务,从老字号的雅昌移师到我们杭州人新创办的影天。所用的进口铜版纸、进口油墨等,全都是顶天的。把中国摄影杂志硬是做成全国最牛逼的杂志,一下子就成为所有进口摄影器材、照相机、胶卷主流品牌竞相攀登的制高点。很快,由我一手扶植起来的、领军全国的杭城婚纱影楼群体,光与影、南方写真、佳丽、爱情故事……也杀入中国摄影杂志纷纷抢占制高点——封底广告。从此,中国摄影杂不仅在吴老师手上一举扭亏为盈,而且成为中摄协创利大户。吴老师因此获得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殊荣。</p> <p class="ql-block">吴老师退休20年,我退休15年。大潮退去,我们师生俩静坐江边,不胜感慨。</p><p class="ql-block">“我接手杂志,来过最多的地方就是杭州。”</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在。”</p><p class="ql-block">“那当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说:我现在终于明白,摄影应该各人走自己的路,千万不可,也不可能大家都走同一条路。我做过调研,我们浙江摄影界从丽水群体突起到今天,几十年走出了一条摄而优则“仕”的路子。优,以获奖唯是,连续两位就是靠获奖走上了省摄协主席的高位。于是,副主席、副秘书长、理事成了“仕”的座次。但面对越来越多的获奖者,座次的需求越来越多,于是,数不清的专业委员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是,主任又成了争夺的焦点……</p><p class="ql-block">“你搞摄影的目的是什么?”我刚退下来的时候,就带着这一句话的调研,问过我们杭州不少跟我同龄的资深摄影家。</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的目的就是加入中摄协,成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家。你还别说,有这样想法的摄影家绝对占大多数。于是,加入中摄协的门坎越来越高,尽管社会上它不断地被贬值。</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能养家糊口就不错了。</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要做成一个品牌,哪怕在我们浙江,必须是顶级的。</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没什么目的,就是玩玩,因为好玩。</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搞摄影就是为了提升我的社会地位,照片不值钱,它是提升我社会地位的垫脚石。是的,现在从省报退下来的不少省级干部,市级公务员起码有六、七位是从肉铺老倌、旅游景区摄影员、区、县文化馆摄影干部甚至废品收购站等基层,靠摄影获奖走上来的……</p><p class="ql-block">好像只有我一个,是从省级机关浙江省博物馆,降级到市级单位杭州市文联的。有人还以为我犯什么错误,降级处份了!</p> <p class="ql-block">走自已的路,谁都没有错,谁也没有权力去指责或引导别人。</p><p class="ql-block">但我要说:人的生命都差不多的,但能够超越生命的,唯有摄影作品。而唯有原作或有书面授权的著作权授权书。摄影作品的生命才可能很长、很长。</p><p class="ql-block">估计全国摄影界没几个人知道,吴常云老师的生父,是我国民国时期的文坛泰斗、词学宗师夏承焘大师。吴老师从小跟母亲姓,所以姓吴。吴老师说看到了我发到美篇网上的《文革诗词勾沉》,特地把他父亲夏承焘著的《作词法》和写他父亲的书《词学宗师夏承焘》两本书赠送给我。知我者,恩师也!</p> <p class="ql-block">但,最最重要的是,吴老师十多年前与浙江大学文学院的一场夏承焘大师的笔记10本,借用出书后遗失未能归还。吴老师身在北京,又是写信又是打电话,但均如石沉。无奈之下书面委托我代理出面讨公道,必要时诉诸法律……结果终于引起该院院长和书记的高度关注……结果,他们赴京亲自跟吴老师商量赔偿方案。结果、再结果、终于达成和解协议。不知道我的愿望:1、浙江文学院更名夏承涛文学院。2、夏承焘文学院前竖立夏承焘大师铜像。3、任何拍卖行出现该10本夏承焘大师的笔记,追究浙江文学院失职责任。能否实现?但愿实现!</p><p class="ql-block">吴老师最后,赠送我他老爸夏承焘大师的手书一贴。感激涕零!</p> <p class="ql-block"> 王秋杭</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6日于京杭大运河钱塘江口激活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