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暹粒到金边

山之雨/吴鹏

<p class="ql-block">  二月果然是柬埔寨最好的天候。到了这里几天竟然都是风和日丽,除了无处不在的闷热感,真可算是比较舒适的季节了。就要离开暹粒,导游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带我们来到位于市中心的一个珠宝中心。这是一座外观并不出众的三层建筑,但进入里面却别有洞天,宽阔的大厅被密集的白色日光灯照得通亮,成排的玻璃柜台里面摆满了柬埔寨特产的各色珠宝,柜台内穿着民族服装的年轻导购员恭敬地站在柜台里面翘首以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展 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位气质不凡的女士走过来,自我介绍说她是这里董事长的女儿,将亲自担任我们的解说。她拿起一串蓝色的宝石项链介绍说:柬埔寨珠宝文化历史悠久,在公元一世纪的洛盖里王国时期,珠宝就开始成为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柬埔寨的珠宝主要包括翡翠、红宝石和蓝宝石,还有玉器。她曾在法国留学,专门学习珠宝专业,深知珠宝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由于它的珍稀而具有了文化传承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她再次抬起手时已经换成一个小檀木托架,上面是颗滚圆的白色珍珠,镶嵌在精心雕琢的银制底座上,这个作品是她的毕业设计,还在某个大赛中获了奖。说到这里,她脸上不由得流露出几分骄傲的神情。接着,她像现场教学一般介绍起购买珠宝应具备的常识。</p><p class="ql-block"> “你们知道买珠宝在哪里买最好吗?”没等众人开口,她接着说:“一般人都认为,应该在产地买。但实际上对于珠宝这类贵重奢侈品,最好是在加工地购买。例如钻石,南非是知名产地,但买钻石却应在意大利,因为那里是全世界最好的钻石加工地。缅甸是世界上翡翠的主要产地,但买翡翠却应该去中国广东的揭阳,那里加工的翡翠式样最新,质量最好。”</p><p class="ql-block"> 她摆着专家风范介绍说:“买翡翠最好是买手镯,因为它最为实用,而且升值的空间最高。而辨别真假翡翠最简便的方法是听声音,因为声音做不了假。当悬空敲击时,好的翡翠发出的声音就像风铃一般清脆……。”她如数家珍般说着,在她看来,珠宝工艺的传承就像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从古至今,滋养着柬埔寨的艺术与文化,并展示着柬埔寨的辉煌与荣耀。</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因暹粒著名的吴哥古迹已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世界的游客,柬埔寨海关在这里设立了专门对外国游客购物予以优惠的免税店。走进这不小的商城,可看到一层柜台摆满了各类化妆品;二层是各种包包等日用品及装潢精美的食品;三层卖珠宝和手表等奢侈品。宽敞的大厅中间设有扶手电梯。虽然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但整个免税店里却游人稀少,只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售货姑娘无所事事地站在货架边。乘电梯到二层,更乏人气,众多货架间的商品似乎是在焦急地张望。而第三层索性电灯都不开,从二层向上的电梯口已经拉起止步的小栅栏,隐约可见上层一片昏暗。可能是近年发生的新冠疫情,使这里的旅游业受到重创,到现在仍未完全恢复过来。</p><p class="ql-block"> 已经临近午餐时间,我们又进入一家木雕博物馆。木雕是柬埔寨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它最初与人们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人们把自己崇拜的神用木头雕刻出来,供奉在庙宇、庭院、堂室内。这好像已成为亚洲特有的文化现象,而西方国家最多的是石雕或金属的摆件。这座展厅中摆放着众多木雕作品,有神话中的佛像,也有现实中的老虎花鸟等动植物雕像。它们大都用质地坚硬、花纹细密的乌木、柚木等木料雕刻而成,富有千姿百态的造型。</p><p class="ql-block"> 由于展馆还在装修,只得跟着解说员径直走到销售厅。女导购起劲儿地介绍展柜中的沉香、珠宝首饰和安宫牛黄丸,并刻意强调这里的安宫牛黄丸含有纯天然的犀牛角,绝对是心脏病的治疗与维保佳品,但没人购买,毕竟这不是出国旅游的初衷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运 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开始登车返回金边。由于没有高速公路,300多公里的行程要走6个多小时。一路上,阳光高照,车内开着空调,仍然感觉很热。荒芜的原野里有一些牛在吃草,看上去一个个瘦骨嶙峋,在下午的阳光下无精打采。大概是因为这里有草的地方不多,即使有草也都很矮小,已难以提供这些牛的日常所需。</p><p class="ql-block"> 为缓解旅途中的烦闷,导游阿丁给我们介绍起柬埔寨的未来发展。他拉下磁吸在车顶的地图,指着地图下部的印度洋海岸说,“柬埔寨已决定要挖一条运河,从金边直通到海边,全长约180公里。这是柬埔寨与中国共同建设的项目,名字叫‘德崇抚南运河’。”</p><p class="ql-block"> 看着地图,我想起此前媒体有过介绍,这条运河是中国与柬埔寨的合作项目,不仅将使柬埔寨在航运、水利、农业和吸引外资方面获得巨大利益,而且也将使我国的海上航运在马六甲海峡受制约的风险大大降低。</p><p class="ql-block"> “好像开挖这条运河在国际上挺有争议,已经停止了吧?”同行的老李忍不住发问。</p><p class="ql-block"> “没停止,那都是谣传。”阿丁毕竟是高棉人,对自己国家的这个大工程更加关注,他十分肯定地说。</p><p class="ql-block"> 这条运河是从柬埔寨的首都金边起始,向南开挖至柬埔寨最南端的白马港,使从泰国流入柬埔寨并径直流向越南的湄公河在金边被分了叉,一部分河水将沿这条运河向西南方向流向印度洋。一旦开通,不仅轮船沿着湄公河出海的航程将明显缩短,而且柬埔寨拥有了自己的出海口,长期向越南交过路费的现象也将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中柬两国签署了协议,第二年就进行了奠基仪式。这条运河将穿越柬埔寨南方4个省,覆盖人口达160余万,预计耗资17亿美元。对此项目,中方不仅参与投资,而且承担基本施工建设,并负责运河通航后的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也不可避免地引起越南和西方国家的复杂反应。首先是越南,公开认为运河建设将改变湄公河流域的水文环境,减少下游河水流量,对其农业产区造成影响。对此,还特意发表声明表示异议,甚至传闻其将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或发动“颜色革命”来干扰项目。实际上,湄公河水量充沛,还常发洪水,这条运河不仅不会影响湄公河下游的水量,反而有助于排洪。有专家指出:越南提出反对意见的深层原因是这条运河削弱了其长期依赖的湄公河出海口优势地位。</p><p class="ql-block">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此竟然也表示反对,一方面警告柬埔寨应放弃运河项目以免陷入“债务泥潭”,另一方面又无端炒作中国将利用该运河建立军事基地,进而威胁地区安全。</p><p class="ql-block"> 导游拿着伸缩笔一面点着这条运河的位置,一面说:“柬中两国对建设这条运河始终保持坚定立场,我们的国家首相洪玛奈已明确将此称为全民族的项目……”。此时,他脸上洋溢出了期待与自豪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路边的棕糖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行车继续向金边方向开去,路边的高脚屋在车窗外一掠而过,它们的形状与中国云南的农村家庭有些相似,上层住人,下面养牛或摆放一些农具或杂物。这些高脚屋大多是用铁皮搭建的,偶尔也有木制或砖砌的,但不难看出整体上尚未脱离局促与俭朴的层次,毕竟柬埔寨多数人的经济水平还是仅够温饱。</p><p class="ql-block"> 在距公路不远的路边出现了几株在小吴哥曾见到过的热带树,树干色深挺拔,环绕着浓密的棕丝,有点像棕榈树,但它的树叶不是逐层上长的,而是在树头呈圆周的放射状,好似一束在节日绽放的焰火。阿丁在车前看着那棵直立在路旁的热带树挺有感情地说它就是棕糖树,属于棕榈科乔木,是一种可以产糖的树。当地村民用这种树的汁液直接提炼做糖,虽然甜度赶不上蔗糖,却很可口,是很好的调料和做各种主食的调味剂,这打破了我们以前只知道甘蔗和甜菜能制糖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这种棕糖树的雌花能结出类圆形的果实,而成熟后的雄花形状如同一根黑色长鞭,里面蕴含着糖水。每到采糖季节,农民带着竹筒爬上树梢,把雄花下端割掉一点,固定好竹筒,糖水便源源不断滴了进去,每天早晚收取一次糖水。一棵成年的糖棕树一年产出的糖水能制糖50公斤以上。然而,这种棕糖树通常要生长20年后才得以成熟。</p><p class="ql-block"> 这种树的树干可做建材,其树叶和棕毛还能制扇编席和搓绳,深受柬埔寨人民的喜爱。以前柬埔寨依靠这种树做主要制糖原料,能基本满足全国对糖的需求。但后来在红色高棉时期对这种树大肆砍伐,有人统计,柬埔寨的糖棕树在上世纪已被砍伐100万棵以上,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棕糖树收购与销售市场,甚至将其木材出口到国外,现在柬埔寨的糖已需要进口。为扭转此现象,柬埔寨近年已出台了保护棕糖树的法令,将它列为柬埔寨的“国树”,并计划在边境地区普种棕糖树,显示哪里有棕糖树,哪里就是柬埔寨领土。</p> 棕糖树 <p class="ql-block">小吴哥的棕糖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抹不去的伤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导游阿丁不止一次地提到红色高棉时期,那似乎是个令他们这一代柬埔寨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感觉有点类似我国的“文化大革命”,但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的一位叔叔是教师,就是在红色高棉的统治时期被视作“新人”而被迫害致死的。”阿丁说起过去的那段历史似乎充满了憎恨与愤怒,不禁引起我们深入了解柬埔寨这段历史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红色高棉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棉人民革命党”,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宣布独立,脱离法国的统治。红色高棉组织通过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组织农民起义和打击腐败官员等手段,逐渐在柬埔寨国内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力量。1970年,朗诺集团发动推翻西哈努克政权的政变,招致红色高棉等不同政治力量的反对,并与朗诺集团政府军爆发激烈战争。</p><p class="ql-block"> 1975年4月,在推翻朗诺政权后,红色高棉以“防备美国飞机大轰炸”和“与城内大量阶级敌人作斗争”为由,令金边城市居民三天之内疏散到农村。并在“建设纯粹共产主义”的理念指导下,将城市视为腐化干部群众的资本主义丑恶象征,主张消灭城市,推广在解放区实行的合作社制度,取消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和全民供给制,禁止私人拥有财产,取消家庭,甚至婚姻也由组织安排,婚后夫妇要分开居住。取缔宗教,勒令僧侣还俗。男女老少集体劳动,在公共食堂集体就餐。柬埔寨原是个鱼米之乡,但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人们只能勉强喝上稀粥。他们还关闭学校,甚至取消邮政电信和医院。</p><p class="ql-block"> 为纯洁革命队伍,由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把那些在红色高棉攻克金边前已居住在解放区的人口大部分是农民定为“旧人”,认为他们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对象,是已经“被改造”或“纯洁”的群体。而将从农民阶层逐渐派生出的军政人员、知识分子、僧侣、技术工人、商人、城市居民等定为“新人”,视他们为受到资产阶级腐蚀的,已蜕变成革命对象的人,必须重新交代自己的历史,接受旧人的监督和改造。在此过程中,大量知识分子、地主富农甚至戴眼镜的人都被处死。</p><p class="ql-block"> 更为残酷的是红色高棉还开始了党内清洗,将大批革命志士定为混进革命队伍的特务和叛徒,大批柬共干部及其家属被自己人处决。红色高棉的极端做法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崩溃,据称有170多万人在这场三年零八个月的浩劫中丧生。甚至西哈努克亲王都遭到软禁,其14位亲人在运动中失去了生命。金边市原有700多万人,后来只剩下400万人,有100多万人被杀害,大量人员逃亡。红色高棉不仅摧毁了人的肉体,还扭曲人们的灵魂,他们焚毁书籍、炸毁寺庙、学校也被改成监狱,将音乐和舞蹈视为“资产阶级的毒瘤”而禁止,其荒谬野蛮的暴行给柬埔寨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p><p class="ql-block"> 阿丁十分悲愤地说,自那以后,柬埔寨许多社会意识和传统都变了,尤其是人口严重下降。以前农村一家平均生8至12个小孩,城市4至6个,现在农村只生4至6个,城市只生2至3个,近年由于疫情影响,小孩生得更少了。在那个恐怖的年代,不准种花,大量的棕糖树也被砍伐。尽管这种树要20年以后才能产糖,但现在人们似乎没有了耐心,只愿砍树而不愿种树。由此不难看出,人祸有时真比天灾更可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边四面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落时分,我们的旅行车到达了金边,这座柬埔寨的首都已经华灯齐放,多彩多姿。指向不同方向的上湄公河、洞里萨河、巴沙河及下湄公河如同四条巨大的手臂在这里相握,形成一片辽阔的水域,柬埔寨人称之为“四面河”,当地华侨则形象地称其为“四臂湾”。站在上湄公河的河道边,只见两岸一片灯光辉煌,河中不断有船只驶过,当地人在特意定制的观光船上张灯结彩,音乐轻扬,载着游客巡航观景,缓缓流淌的河面在岸边光鲜的建筑彩灯映照下显得波光粼粼风情万种。</p><p class="ql-block"> 金边是在1434年后才开始繁荣起来。这一时期走向衰落的高棉帝国为避免暹罗的频繁攻击,将都城由吴哥迁移过来。但由于这一带四河汇聚,常有水患来袭,不得不转移到金边市区西面约40公里处的乌栋。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侵入柬埔寨,逼迫柬埔寨国王与之签下保护国协定,促使柬埔寨于1866年将首都从乌栋迁回了金边。在法国人的规划和改造下,这里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中国人和越南商人也聚集过来。虽然沿河岸仍然排满了吊脚式木屋,但整个城市已渐渐被拥有宽阔林荫大道和绿地的巴黎风格所取代。</p><p class="ql-block"> 在即将返程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漫步在金边的主要街道上,能感受到这里主要街道的灯火通明和市容的祥和。在上湄公河边算不上宽阔的街道边有一处开阔地,已被设置为自由贸易市场,一排排搭建起的布篷店铺内挂满了不同样式的服装,还有一些在卖鞋帽和儿童玩具。在晚风中微微晃动的灯光下已吸引着人们将此作为休闲与购物的胜地,不少外国游客也过来游逛,比肩接踵,络绎不绝,可以感受到自由市场浓厚且欢快的商业气息。</p><p class="ql-block"> 凌晨3点半,叫早的电话铃响了起来,我们就要去机场赶六点半的国际航班。虽然在柬埔寨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国家众多古迹和命运多舛的历史,以及佛系质朴的民风已令我们永远难忘。</p> 四面河河口 晚间的渡船 岸边的观光船 湄公河畔夜景 (漫游柬埔寨之四,2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