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碘缺乏病日”——持续科学补碘 推动健康发展

密云七幼阳光保健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也被称作“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今年活动主题是“持续科学补碘 推动健康发展”。 旨在不断强化科学补碘共识,提升公众碘营养认知水平。</p> 认识碘 <p class="ql-block">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健康成人体内的碘总量仅为20~50mg。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p> 碘的作用 <p class="ql-block">碘的生理功能通过甲状腺激素完成,在维持机体健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p> <p class="ql-block">1.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调控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使软骨骨化,促进长骨和牙齿生长。促进发育期儿童身高、体重的增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和性发育。</p><p class="ql-block">2.参与脑发育在脑发育关键时期(从妊娠开始至出生后2岁),神经系统的发育依赖甲状腺激素。神经元的增殖、迁移、分化,神经突起的分化和发育都需要甲状腺激素的参与。</p><p class="ql-block">3.调节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脂肪、糖的合成和分解代谢均有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4.对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的激素,因此对机体几乎所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p> 碘碘缺乏的原因 <p class="ql-block">我国是一个自然环境普遍缺碘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目前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总缺碘人口的50%,占西太平洋地区的80%。</p> 碘缺乏的危害 <p class="ql-block">  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p> 正确补碘 <p class="ql-block">1.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花小钱防治碘缺乏病。要注意的是,煮菜放盐太早,“碘盐”也是白吃了。煮菜时不宜过早放碘盐,要等快熟了再放,也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或放在油锅里煎炸。</p><p class="ql-block">2.适当食用海产品:海产品中含碘丰富,正常人可适当食用。对于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等特需人群需碘量比一般人要大,建议碘特需人群可常吃些海带、紫菜、海鱼等。</p> <p class="ql-block">3.特别提醒:碘长期食用过量时,也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造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高碘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疾病。所以,碘的进食要适量,过多过少都是不合适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