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民风民俗,风光风貌老照片欣赏。四

竹林信步chenjunyuan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百家姓</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简称“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是汉、满、蒙、回、藏等各民族聚居的地区。中国最北端及最东端均位于黑龙江省。据传,女真族最初源于东北长白山一支,形成于松花江畔的挹娄部,而挹娄古称扶余,扶余是满族先世肃慎的故地,所以历史上金、清两代都视黑龙江省为发祥地。在黑龙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居住着许多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姓氏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历史上的黑龙江</p><p class="ql-block">历史上,黑龙江地区指现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后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以东,乌苏里江以东和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黑龙江地区属东胡族管辖。秦末时期,黑龙江地区属扶余管辖。西汉时期,黑龙江东部地区归属玄菟郡所辖,西部地区由室韦部落统辖。三国时期,黑龙江地区属扶余管辖的范围。唐朝时期,黑龙江地区设黑水都督府和黑水靺鞨都督府。辽朝时期,黑龙江西部地区属上京道乌古迪烈统军司管辖;东部地区由东京道辖;东北部地区属生女真完颜部所辖;南部地区属咸州统军司管辖。金朝时期,黑龙江地区分归肇州、蒲与路、胡里改路、恤品路管辖。元朝时期,黑龙江地区设开元路和水达达路。明朝时期,在黑龙江以西设置奴儿干都司;在黑龙江中游设置建州卫;在黑龙江以东设置海西卫;在黑龙江下游设置野人卫。清朝时期,黑龙江地区属内务府所辖;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十年(1671年)改属吉林将军;雍正十年(1732年)设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地区。</p><p class="ql-block">二、近代的黑龙江</p><p class="ql-block">1820年前后,闯关东的人潮中主要是山西人。但自清朝允许华工赴美洲“招工”后,大批华北农民入关过俄人占领的恰克图,转至西伯利亚大铁路去欧洲,形成浩浩荡荡的“华工移民潮”。自此,旅俄华工的人数迅速超过了旅日华人的人数。随着华工的西迁,山东也成了俄国在中国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自19世纪60年代末起,俄国对华贸易重心从恰克图转移到了哈尔滨。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哈尔滨迅速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性商埠。</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期,哈尔滨已发展成为拥有20多万人口的繁华城市。哈尔滨的繁荣吸引了大批山东移民来此谋生。据《哈尔滨指南》记载:“自中东铁路一建筑,该地(指哈尔滨)成为东方一大商埠,于是旅居者多山东人。”当时哈尔滨人口约20万,山东人约有4万多人。《哈尔滨指南》记载:“本埠人民以山东人为最多……而山东人又多系冒险之客。”在《滨江尘谈》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哈埠贸易旺盛,近始交易亦日繁一日。哈埠华商几乎居本国商人之半。又多山东客民……贸易之盛亦半赖此山东人之力。”</p><p class="ql-block">三、现代的黑龙江</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为808. 1万人;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为959. 5万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为2134. 5万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为27瑷万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为3689. 3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为3831万人;2017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755. 9万人;2018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773. 7万人;2019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785. 3万人;2020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745. 6万人;截至2021年末,黑龙江省常住人口3185. 0万人。</p><p class="ql-block">四、黑龙江省百家姓</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了汉族之外,还居住着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众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姓氏文化。</p><p class="ql-block">满族:满族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其姓氏主要分为八大姓和八小姓。八大姓指的是满洲的八大家族,包括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拉氏和钮祜禄氏;八小姓则是依力根、朴佳氏、伊拉里氏、乌苏氏、宏义氏、同里氏、太卡里氏和傅锡里氏。此外,满族还有许多汉姓,如王姓、李姓、张姓等。</p><p class="ql-block">朝鲜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其中黑龙江省也有不少朝鲜族。朝鲜族姓氏多以金、李、朴、崔等字为姓,其中金姓最为普遍。</p><p class="ql-block">回族: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姓氏也比较多。黑龙江省的回族姓氏主要有马、穆、丁、王、李等。</p><p class="ql-block">蒙古族:蒙古族是黑龙江省的另一个少数民族,其姓氏也具有独特的特点。蒙古族的姓氏多以蒙古语中的音节为姓,如巴姓是蒙古语中的“宝音”的音节,杜姓是“达日德”的音节,还有许多其他姓氏也是源于蒙古语。</p><p class="ql-block">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上游地区。达斡尔族的姓氏比较单一,主要有莫日登格·德克基拉·杜里等姓氏。</p><p class="ql-block">锡伯族:锡伯族是东北地区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和吉林省。锡伯族的姓氏比较单一,主要有喜姓和关姓等。</p><p class="ql-block">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等地。鄂伦春族的姓氏比较单一,主要有莫日根和托日肯等姓氏。</p><p class="ql-block">赫哲族: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等地。赫哲族的姓氏比较单一,主要有尤里克奇和付里等姓氏。</p><p class="ql-block">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等地。柯尔克孜族的姓氏比较单一,主要有阿勒班和阿克奇等姓氏。</p><p class="ql-block">除了以上这些少数民族之外,黑龙江省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姓氏文化。总之,黑龙江省的百家姓文化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来源:万代家谱</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各市县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导语</p><p class="ql-block">黑龙江各地区,市县名字及由来,有的沿用了蒙语,满语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有的是先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有的又是通过大家的共识得来……</p><p class="ql-block">哈尔滨</p><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为满语“天鹅”之意。又说为满语“晒网场”之意。</p><p class="ql-block">双城:旧称双城堡,双城之称是源于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呼兰:也是因河而得名,位于呼兰河边上,呼兰是满语“烟筒”之意。 </p><p class="ql-block">阿城:阿城地名是“阿勒楚喀城”的简称。在本县沿革中出现的“安车骨”“安出虎”以及“阿勒楚喀”均为满语,即“黄金”的意思。清雍正三年(1725年)于此筑城后,便称之为阿勒楚喀城,后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设县治时,遂取名为阿城,沿用至今。 </p><p class="ql-block">木兰:1904年建木兰县,以境内木兰达河而得名,木兰是蒙语“秃山”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巴彦:原称巴彦苏苏,满语谓“富贵的村庄”。 </p><p class="ql-block">依兰:依兰: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清初时,此城曾叫和屯噶珊(汉文叫古城屯)后因赫哲族的葛、卢、胡三性居住,并成为此地的地方族长,便改名依兰哈喇。“依兰哈喇”汉语的意思为“三姓”,后简称为“依兰”,沿用为地名。 </p><p class="ql-block">宾县:旧名苇子沟。宾县地名取于宾州一名。因辽代有宾州,其遗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境的红石垒。宾州一名可能取名于此。 </p><p class="ql-block">尚志:原名珠河县,以地濒乌珠河故名。 今名尚志县,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同志的名字而命名。解放后,为纪念赵尚志同志的英雄事迹,将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 </p><p class="ql-block">延寿:1902年设长寿县,1929改延寿县,延寿地名以流经此地的玛延河,玛延为满语“肘子”之意。以玛延河的延字和此地的长寿山的寿字合并成县名延寿。 </p><p class="ql-block">方正:地名的由来是以城北的一个水泡,故名.最初这个水泡称“膀头泡”,设县时曾以此作为地名,但很不雅致,便取其相似音方正为县名。随之亦称此泡为方正泡。很多资料记载,县名取于方正泡。 </p><p class="ql-block">五常:五常地名源于五常堡,因正常堡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名五常。 </p><p class="ql-block">通河:旧名大通县,民国三年(1914年)将县治移至岔林河东岸,因与甘肃省大通县重名,改名通河县。</p><p class="ql-block">齐齐哈尔</p><p class="ql-block">齐齐哈尔:旧称“卜奎” bukui ,是摔跤手之意。满语"哲陈嘎拉"的音译,为边疆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拜泉:由当地著名的巴拜明水泉子而得名 拜泉旧名“巴拜布拉克"由蒙语而来,巴拜为蒙语“宝贝”之意,布拉克为“泉水”之意。 </p><p class="ql-block">讷河:讷河县一名来源于境内的讷木尔河。 </p><p class="ql-block">富锦:富锦之称源于明代的富提希卫和清代的富克锦。“富提希”“富克锦”皆系赫哲语“岗”之意。 </p><p class="ql-block">克山:县原境内有座突兀耸立的死火山,其形状如城闕,称二克山(现在克东县城北),县名来源于此。 </p><p class="ql-block">甘南:甘南之称的由来,据有关资料记载,“甘”指放荒丈地的甘字段;“南”是方位名词,指位于海拉尔之南.建置县治时,便以其二字命名。 </p><p class="ql-block">克东:克东县之称,是因县治在克山之东,故取名克东县。 </p><p class="ql-block">泰来:泰来县之称是来源于“泰来气”,为蒙语‘种痘者”的意思。据有关资料记载,大概这里最早居住的是蒙族种豆的人.所以称为泰来气屯。民国五年设县时,取泰来作为县名。 </p><p class="ql-block">依安:依安之名来源于依克明安部。清雍正、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之后,便由新疆移牧于乌裕尔河流域,以依克明安为首领,编为一旗,称依克明安旗。建置县治时,取其“依安”二字为县名。 </p><p class="ql-block">牡丹江</p><p class="ql-block">牡丹江:满语中称“牡丹乌拉”为弯曲的江的意思,汉人取谐音为牡丹江。</p><p class="ql-block">海林:由五林县和新海县合并而成,两县各取一字为海林县。海林县在海浪河边上,海浪为满语“榆树”之意。 </p><p class="ql-block">宁安:宁安地名是由原名宁古塔而来。宁古塔为满语“六个” 123456 之意。关于宁古塔名称的由来,据史料记载,有多种说法,但就其“宁古塔”三字来说为满语“六个”之意是无可非议的。 </p><p class="ql-block">东宁:东宁以位于宁安之东,故名,(《满洲; 地名考》记载:是为了祈祷东方安宁,故名永宁)民国二年(1913年)改东宁县,县治设于三岔口。 </p><p class="ql-block">穆棱:穆棱地名是因河而得名。曾经书写为“暮棱”“毛怜”“穆棱”,这三种写法虽然字异,但音都相同,其意为满语“马”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林口:林口正处于老爷岭和完达山的交接之处,“林”盖取于山林茂密,“口”盖为两山相交之处,故名林口。 </p><p class="ql-block">绥芬河:因河得名,绥芬河为满语“锥子”之意。 </p><p class="ql-block">佳木斯</p><p class="ql-block">佳木斯:1778年出版的《盛京、吉林、黑龙江标注战绩图》上以满汉文字称“嘉木寺屯”。按满语解释,佳木斯为驿丞,所以佳木斯为“驿丞村”或“站官屯”。1888年,由依兰旗署没“东兴镇”,后因重名,恢复沿用佳木斯至今。 </p><p class="ql-block">汤原:旧名三合屯 土名汤旺河。来源于境内的汤旺河。汤旺河金代为上温水、陶温水,元代为桃温水,明代为吞河,上述皆为一音之转,即满语“晨光”之意。又因汤旺河流域千里平原,故名汤原。 </p><p class="ql-block">富锦:富锦之称源于明代的富提希卫和清代的富克锦。“富提希”“富克锦”皆系赫哲语“岗”之意。 </p><p class="ql-block">同江:1913年设临江县,后于1914年改为同江,1987年设市。同江旧名叫“拉哈苏苏”。苏苏一词,满语中为高梁,拉哈一词,现在查找中 。</p><p class="ql-block">桦川:桦川县是由桦皮川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饶河:由县境内的饶力河而得名。“饶力”为“诺罗”之转音,均为满语,“禽兽众多之地”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桦南:桦南县地处桦川县之南,故名桦南。 </p><p class="ql-block">同江:同江县旧名拉哈苏苏,为赫哲语,即“老屋”之意。同江之称,以地濒混同江故名。 </p><p class="ql-block">抚远:抚远县位于边境,为使此地能永远安抚、平定,故命名抚远。 </p><p class="ql-block">大庆</p><p class="ql-block">大庆:中国地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勘探,在松嫩平原发现了一块大油田,于是决定进行开采,由于这一年正是1959年,是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的大庆日子,于是把这块油田就叫做“大庆油田”。 </p><p class="ql-block">肇州:肇州之称起源于金代。此地远在辽代时为出河店,“出河店”原为满语“冰”的意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一举击败辽兵,奠定了建国的基础,金建国后,认为此地为“祖宗肇兴”之地,因而将这里称为肇州。 </p><p class="ql-block">林甸:林甸县名称的由来,相传城北三十余里,过去有一个姓林的开店,称大林家店,其店的周围有许多草甸,设治时便取名为林甸。</p><p class="ql-block">肇源:肇源县名源于驻地名称。原为肇州县址,伪肇州县公署移驻“老城基”后,1935年伪郭尔罗斯后旗公署与地方士绅商议,取两肇(肇州、肇东)之本源含义,将此地定名为“肇源 ” </p><p class="ql-block">杜尔伯特:杜尔伯特,蒙古语“四”的意思,《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道布莫尔根之兄道蛙锁呼尔有4个儿子,被称为杜尔伯特氏,是一个氏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伊春</p><p class="ql-block">伊春:1967年设伊春市,满语,皮毛之乡的意思。伊春境内主要河流为汤旺河,在伊春市市区的一段称为伊春河。汤旺河发源于伊春市乌伊岭林业局桔园林场,入松花江。 </p><p class="ql-block">铁力:名源于古代的铁利府与铁骊部。远在唐朝时期, 地方政权——渤海曾设置铁利府。辽代,在黑龙江流域曾有著名的铁骊部(一般考证在今呼兰河上游,南至松花江北岸 地区)。唐代的铁利府与辽代的铁骊部均为今名铁力的渊源。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鸡西</p><p class="ql-block">鸡西:鸡西因地处鸡冠噶珊(满语,今鸡冠山)之西而得名。因其位于鸡冠山以西,遂名“鸡西驿”(今鸡冠区),故有鸡西之称。1957年,撤销鸡西县,建立鸡西市。 </p><p class="ql-block">鸡东:其名称的由来,是因此地位于鸡冠山东侧,或位于鸡西之东故名。 </p><p class="ql-block">密山:密山之名是因城东南的蜂蜜山而得名。伪满时将“蜜” 字改为“密”字。称为密山。 </p><p class="ql-block">虎林:虎林地名是源于境内的七虎林河。七虎林河的得名是取于县北的一座山名。因河水发源于七虎林山,故名七虎林河.清代没治时取为地名,沿用至今。 </p><p class="ql-block">鹤岗</p><p class="ql-block">鹤岗:旧名鹤立县,原为汤原县下的一个小镇,俗称鹤立镇。随着鹤岗煤矿煤炭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解放后,鹤立县升置市,名为兴山市。1951年改兴山市为鹤岗市。 </p><p class="ql-block">萝北:萝北县名称的由来,是因此地位于托罗山之北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绥滨:绥滨地名的由来,是取绥靖和江滨之意而命名。“绥”即“绥靖”,“滨”即地濒松花江之滨。 </p><p class="ql-block">双鸭山</p><p class="ql-block">双鸭山:双鸭山地名是以境内的两座山而得名。这两座山形如双鸭,故名双鸭山。设治时取为地名。 </p><p class="ql-block">宝清:1916年建县,宝清为满语“猴子”之意,由县城南“宝清河”得名。</p><p class="ql-block">七台河</p><p class="ql-block">七台河:七台河来自朝鲜族语言,在七台河建市之前,聚居在勃利县杏树乡的朝鲜族居民称呼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为“齐得和”(音译)。后来成立七台河市后沿用了这个说法,但在原来基础上作了部分修改,音译为现在的七台河。 另外,流经附近的“七台河”命名是由七台河市的名字而来,并非由河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名字。</p><p class="ql-block">勃利:勃利之称的由来,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勃利县因据古代勃利州而得名;其二,当时建置县治时,依兰道尹以 “勃发、顺利”之意而命名;第三种说法,此地远于辽代, 是五国部之地,称五国部城首为博和里国博和利,“勃利” 则为“博和利”之转音。</p><p class="ql-block">绥化</p><p class="ql-block">绥化:旧称北团林子,绥化之称是统治者为了能使此地安抚,百姓归服于王化所启用的名称。“绥”即“绥靖、安抚”,“化”为“教化”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安达:安达之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安达是蒙 语“谙达”的转音,是蒙古的官名。另一种说法是:安达取于东清铁路所经的安达站。含有“平安到达”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海伦:海伦地名是於光绪末年裁通肯副都统,设置直隶厅时所启用的名称,其来源,是以城址位于海伦河附近命名。“海伦”亦为满语,即“水獭”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绥棱:旧称上集厂,绥棱之名是由境北的绥楞山而得名。“楞”与“棱”同 音,便取“棱”字。</p><p class="ql-block">庆安:清代同治年间,有一农户叫于清的人移居于此,开垦荒地,后来便将此地取名为于清。设治时,以于清二字之音,取积善余庆之意,正式命名为余庆县.后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更名为庆城县,1944年又改为庆安县。 </p><p class="ql-block">明水:明水县土名三百三,因此地距齐齐哈尔城三百三十里而得名。明水之称的由来,据《黑龙江志稿》及有关资料记载;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清水泉,俗称明水泉子,建置县治时,取为地名。 </p><p class="ql-block">兰西:兰西县位于呼兰县之西,故名兰西。旧称双庙子是由县境内有二座小庙得名。 </p><p class="ql-block">青岗:青岗县旧名石人岗。石人是金代贵族墓前所置的石仲翁,石人岗又称柞树岗,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岗上的柞树吐出嫩青,故名青岗。 </p><p class="ql-block">肇东:肇东县土名昌五城,以放荒丈地的昌字五井而得名。又称满沟,即“蒙古”二字的音转,其意表示此地居住的是蒙古族人。而县名肇东之称,以地处肇州县之东故名。 </p><p class="ql-block">望奎:旧名双龙城,土名五井子。望奎地名的由来,是指遥望卜奎的意思。卜奎是齐齐哈尔的旧称,在望奎之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黑河</p><p class="ql-block">黑河:原“瑷珲”地名系满语“可畏”之意,一名艾浑、爱呼、艾浒。以境内的艾虎河(一名鼎河,今苏联境内的藏嘎河)故名。黑河是以河水得名。 </p><p class="ql-block">北安:北安地处祖国的北疆,北安之名,含有祈祷或寄希望于“北方平安”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五大连池:“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振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火山群起伏嶙峋,千姿万态,蔚为奇观,五大连池由此得名。 </p><p class="ql-block">逊克:由逊河、奇克、乌云三县合并而成。逊河县之名来源于逊必拉河,奇克旧名奇克特,系鄂伦春语“薪屋”之意,乌云县名以地濒乌云河故名,乌云县民国其后沿革与逊河县大致相同。逊克之名,取逊河、奇克的各一字故名。 </p><p class="ql-block">孙吴:孙吴县之称的由来,据说在很久以前,有孙、吴二姓居住于此,故名孙吴。 </p><p class="ql-block">嫩江:嫩江一名是因水得名。据史料记载,嫩江是南北朝时的.难水,亦称难河,即那河为难河,今嫩江边。元代为孛苦江,清代称诺尼水。“诺尼”“嫩”皆为满语“碧绿”的意思。嫩江发源于小兴安岭的伊勒呼里山,上游流行于深山峡谷之间,河水清彻碧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兴安岭地区</p><p class="ql-block">漠河:漠河名来源于河的名字,此河发源于兴安岭,北连黑龙江,因其水黑如墨色故叫做墨河,后取谐音漠河。 </p><p class="ql-block">塔河:因位于塔河口,故称塔河。 </p><p class="ql-block">呼玛:地名是以黑龙江的一条较大支流,即呼玛河而得名。又称:呼玛尔、库马尔,均为蒙语,即行围前列之人的意思。另有资料记载,“呼玛尔为达呼尔语,‘高山峡谷不见日光的急流’之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查干湖冬捕。</p> <p class="ql-block">五大连池风光</p> <p class="ql-block">俯瞰五大连池。</p> <p class="ql-block">  一组老房子的照片,或许能勾起你满满的回忆:</p><p class="ql-block">这是典型的东北农村泥草房,中间开门,兼做灶房。东西屋住人,按照东大西小的习俗,东屋住着长辈,晚辈住西屋。</p><p class="ql-block">或许这房子和我们现在住的高楼大厦相比寒酸至极,但这是我们呱呱坠地的地方,是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地方,这老屋里,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有辛勤劳作的父母,嬉闹玩耍的兄弟姐妹,转眼间,一切都化作遥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这是在苫房子。</p><p class="ql-block">美好的记忆还是在那栋老屋里,潮湿但却温馨,古老但却亲切,简小但却安逸。那是记忆闸门的门把,推开门,我看见自己回到了老房子里……</p> <p class="ql-block">齐齐哈尔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市海林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中国雪乡风光。</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索菲亚教堂</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p> <p class="ql-block">金秋的东北五花山</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市海林横道河子威虎山影视城</p> <p class="ql-block">影视城内牡丹江五合楼</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百年老站,中国最美火车站之一,横道河子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老站。</p> <p class="ql-block">扎兰屯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火车站,中俄口岸。</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火车站,中蒙俄口岸。</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中国雪乡旖旎风光欣赏</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市城市历史的沿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