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非洲五国行——厄立特里亚(二)(绿带/首都阿斯马拉)2025·4·10</p><p class="ql-block"> 早上起来风和日丽,晨光洒进古城,处处金光辉映,凤凰花花瓣散落一地,犹如一层薄薄的紫色积雪。学生们赶着上学的急促脚步踏着"积雪",给这空净的古街增添了无限生机,苏醒的古城真的很美。 </p><p class="ql-block"> 按计划继续包车前往"绿带"观光。正好与昨天的方向相反,向首都的西北方向进发。行驶在首都所在的平坦之地,路两边凤凰树鲜花绽放,像是欢迎我们到来的紫色飘带,随路的弯转而飘飘摆摆。又像是一条隔离警戒线,让外国友人安全地行驶在道路中间。路两边干涸的土地上牛羊成群,处处可见驮重物的毛驴与主人一路同行。时常会遇到几头犟驴堵在路中间不知为何?就是不给让路,汽车喇叭的音量再高也无济于事,特别好玩。</p> <p class="ql-block"> 走完平坦之地又开始下山,印证了我昨天对地形地貌的判断,确是一个海拔2300米多的台地高原。我一路都在琢磨,今天我们要去的"绿带"是地名还是景观?向导并未告知。这时向导把车停在了较宽处的路边,把我们领到崖边让俯瞰脚下。但见满目是绿的山坡上,山路盘旋回转,重重叠叠,风吹树动,柏油路像一条黑色的丝带在绿树丛中飞舞飘动。我顿悟,山路如绿色中的丝带,故名"绿带"。</p> <p class="ql-block"> 车辆绕"丝带"盘旋而下,路窄弯急,时有碎石飞落,险象环生,数次想让向导调头返回,奈何向导坚持。行至一山凹处突然左打方向开进一森林小院。我们一行四人下车,走进山梁上林间敞篷之下。刚才还在纳闷,向导是在工作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带上了自家女儿?这时终于明白了向导的良苦用心。她打下车就忙活了起来,搬来炉子生起炭火,摆出茶碟茶杯,拿出一包咖啡豆和一包玉米粒,紧接着一番洗洗涮涮,动作干练利索。一切准备就绪,只见她将咖啡豆倒入一个巴掌大的小铁锅里,架于火炉之上不断翻炒,不一会咖啡的香气四溢,竟引来四只花猫围炉嗅闻。方才如绿松石子状的咖啡豆慢慢变成了深褐色,她将其倒在托盘上晾凉后倒入一木制臼罐,再用一根紫铜棒使劲捣碎(我本想体验一把,被向导严厉拒绝,说这是女人干的活男人绝对不能碰。哈哈,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捣成粉末倒入一葫芦状的高颈铜壶之内,加入清水,煮开倒出降温再倒入煮沸,反复煎熬终修成正果。根据各人所好在杯中加入适量砂糖倒进煮好的咖啡,一杯古老技法制作的咖啡递在了我的手中,我轻轻一嗅,喷香入鼻。我是一个睡眠障碍多年的人,很少碰及咖啡,但终经不起香气的诱惑,冒着今夜无眠的风险,就着爆米花、面包片,细细品完了这杯我人生中最美味的咖啡,实话讲香浸心脾,口齿溢香,一顿特色午餐下肚令人心生喜乐。</p> <p class="ql-block"> 饭后聊天方知向导已是七十三岁高龄的老人,他是该旅游公司的总经理兼向导,两天来的近距离接触实令我敬佩不已。 </p><p class="ql-block"> 他除了脸上的皱纹配合了一下他的年龄外,其余均未见老,恰似壮年。他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吐字清楚,语言流利。更重要的是身体特别健康,一天早起晚归,东奔西跑,且十几个小时的驾车忙活却未见有丝毫的疲惫,小于他十几岁的我自愧不如。他说他什么都干过,什么也都会干,开办旅游公司只是他现在的工作,他工作之余还著有五本著作......他说他打算再干三年,七十六岁正式退休。一个绝对的强人,一个男人们的榜样,将对我的人生产生刻骨铭心的启发和激励。</p> <p class="ql-block"> 厄立特里亚是一个因政治和经济限制,旅游业发展较慢的国家,正是因为它的长时间封闭,脱离整个国际主流社会,反而让这里成为了非洲旅行的最后一片净土。如果不是亲身感受,你很难想象,在世界排名前三的贫穷国家,却有着整个非洲最佳的旅行体验。 </p><p class="ql-block"> 时间来到了第五天,意外地找到了一家做该国供应链的中国公司,员工们各个亲和友善,竟然偶遇了西安乡党。他们知道我们最需要的就是网络,便主动让我们蹭网。这才有机会向关心我们的亲人们解释了五天来失联原因,并处理了一些急切的事务。国人一家亲,满满的温暖感。 </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公司的领导,他是个山东小伙,大气智慧,刚好这会不忙,便邀请我们到他办公室喝茶聊天。他告诉我们该国总统是军人出身,是我国军事院校培养出的高材生。他之所以能领导该国三十多年,正是因为他离开中国时什么都没带,仅带回来了《毛选全集》。 </p><p class="ql-block"> 他最崇尚中国的合作共赢外交理念,只信任中国政府,所以才有了中国企业在该国的好多合作项目。他把该国最重大的铜矿项目交给了我国企业,经过五年来的勘探建设,道路、港口、选矿厂均相继建成,已于今年三月正式出矿,还是一个露天富矿。后续的金矿、风电、光伏也正在布局,前景一片光明。听他说这些,不由我也跟着心潮澎湃。 </p><p class="ql-block"> 他还告诉我们该国为什么全国到处是驴却没有驴肉可吃的秘密。说是三十年的独立战争,山区里的炮弹及物资运输全靠的是小小的毛驴,是确确的功臣。为了感恩,法律规定毛驴必须放养,并全国禁止杀驴。另外怕战火再燃,驴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应长期储备。我终于明白了昨天遇到的毛驴死不让路的真正原因了,在这个国家的它们不只是犟而且还很牛!</p> <p class="ql-block"> 他还说该国规定外国公司必须招聘他们国家的员工,但兵役制度规定每个男子必须服兵役(除非你考上大学),而且是必须服役到五十岁方可离开部队。所以矿上招的工人全是些五十岁以上的老头,他们只会打仗什么都不会干,进公司以后还得从头学起。由于工资给到了3000多元人民币,在该国算是高收入人群,自然是以官员的亲戚居多,普通工人中连长、营长司空见惯,故都不好领导。而且是退伍军人会自动转入地方预备役部队,定期要回部队训练保持随时可战斗的状态,加之该国是一夫多妻制,其中就有一个员工竟有四个老婆,家务事特多,种种原因导致这里的工作开展起来远远困难于国内好几倍,还好这里的人都很好,故很少引发大的矛盾冲突。 </p><p class="ql-block"> 他听说我们下一站是埃塞俄比亚,特别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说他刚从那边考察回来,埃塞国很乱,贼很多且技艺高超。他们数人配合,从他身上偷走了手机他却浑然不知。 </p><p class="ql-block"> 我们聊得十分开心,可谓是收获多多,还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瞬间成了很要好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一出公司门,马路正对面一飞机造型的古建筑在晨光照射下金光闪耀,特有美感。旁边的山西小伙说这就是著名的"阿斯马拉未来加油站",是意大利殖民时期的杰作。其以单边翼展二十多米无支撑的设计已超越了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才有了"未来"的名分。现虽已停用,但因其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独特完美的造型成为了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他指着左手紧挨着的这栋宏伟大楼说,这就是著名的"纳克法大楼",同样是殖民时期的杰作,不知是本国货币盗用了它的名字还是大楼以其货币"纳克法"命名?无论如何都是一座很"值钱"的伟大建筑。我顺着他的指向看去,十几层的高度,圆弧形造型,水泥砖混结构,建筑的如此精美,自然也是建筑史上的传奇之作。</p> <p class="ql-block"> 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两个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被我们无意间给一网打尽。不是我们运气好,实因著名建筑太多,要不然怎么会把整座城市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呢? </p><p class="ql-block"> 一次没有手机干扰的旅行,反倒使旅行变得十分专注与丰富。特别是在百年前的市井环境中活上一回,整个城市像是一个把所有景点打了包似的送给你,你没有理由停下脚步,任你信马由缰,定会是万般的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晨光辉映,再次遇见阿斯马拉大教堂,紧贴教堂南墙去寻找大市场,走出不远但见人行道上一团人相拥着席地而睡,定是寒夜难度才抱团取暖。大大小小共有七人,应该是无家可归的一家人吧?贫穷是厄特国的最大症结,有国家社会的原因,我认为可能也有自身懒惰的因素吧。现在已是九点十分了,他们仍呼呼大睡。无论如何,看到这一幕心酸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绕过教堂右转,一个看不到末端的大市场呈现在眼前,各种物资在敞篷下堆积如山。从意大利殖民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群一下子过渡到非洲市集的烟火气息中来,不由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强烈感受。 </p><p class="ql-block"> 你看这边的香料摊位,码放得层层叠叠,晨光照射下五彩缤纷,经营香料的老者也显神采奕奕,看上去别有景致。</p> <p class="ql-block"> 挨着的水果摊也毫不逊色,你看各种水果摆放得整整齐齐,特别是橙子的色泽竟如此艳丽。一把把香蕉吊在头顶,既避免了压伤,又美观省地儿,真是一个很智慧的女老板。她数钱开心的样子看得人心里舒服。</p> <p class="ql-block"> 走到头是菜市场,各种蔬菜瓜果遍地堆放,颇有大丰收的景象,这几天来看到的到处是干涸的土地,没想到其物产竟这般丰富。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看来我的担忧太过多余?</p> <p class="ql-block"> 向右一转摆脱了集市的喧闹与纷杂,进入了教堂广场,群鸽时飞时落,女信徒们或静坐冥想,或弯腰扫地,一派祥和。</p> <p class="ql-block"> 绕过紧挨着广场的清真寺又走上了主街道,抬头一看这不是久负盛名的费尔特罗电影院吗?候影大厅一台巨大的该影院的第一台放映机和本国国旗一同陈放在中央,特别醒目。工作人员听我们说来自中国,把我们直接拽进了放映大厅,大厅里正在放映的是我国香港五、六十年代的由李超导演,金童主演的黑白功夫大片。真是天作之合,惊愕得让我直冒虚汗。工作人员说他们影院百年来从未间断,现在主要放映的是一些怀旧影片。这无疑又是一次殖民风的深度体验。</p> <p class="ql-block"> 叫上出租车直奔"坦克墓地",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30年的独立战争打残的军车和坦克部分堆放在这片荒野的土地上,筑成了一道数百米长的钢铁长城。一叶知秋,从此可见该国为民族独立付出了多么残酷的代价?仙人掌硬是在这钢铁之躯上生根发芽并鲜花怒放,我想这定是战士们的鲜血浇灌出的和平之花,是战士的向往美好人间的生命之花。</p> <p class="ql-block"> 厄立特里亚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出来后,其占据了1200公里的全部海岸线,使得现在的埃塞国彻底没有了出海口,彻彻底底地变成了内陆国家。每年的出港费给埃塞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相对于厄特国,埃塞俄比亚又是一个较大的国家。故夺回港口定是埃国上下的终极目标,所以两国的战争风险一直天然存在。就在这几日边境的风云又起,穷弱的厄特国无奈把众多学生运往边境前线,作为肉盾来阻止战争。真心希望两国能通过谈判解决争端,让两个苦难的国家早日实现永久的和平。</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按上午的约定赶到了阿斯马拉大教堂,在两位牧师的争取和协调下,教堂神父终于同意我们登顶钟楼塔的想法。两个牧师一人在前带路,另一人断后压阵,护送我们登上了高耸入云的钟楼塔。从扶手上厚厚的积灰看,已经很久没人登顶塔楼了,由此可见我们是何等幸运?压阵的牧师说他已整整八十岁了,但从未登上过钟楼,反倒感谢我们让他有了登顶钟楼的机会。 </p><p class="ql-block"> 这无疑是城市的制高点,迫不及待,分别向东、南、西、北放眼望去,阿斯马拉古城尽收眼底,意大利式建筑把整个台地的台面填充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我默默扫过,四周一圈的山梁把古城变成了一幅像是镶着绿色边框的巨大照片。我惊奇地发现其中的宣礼塔和钟楼塔几乎对等,印证了两种信仰的人群数量大约等同的客观事实。</p> <p class="ql-block"> 目光拉近眼前,这尊意大利殖民者铸造的七吨重的青铜巨钟和另外六个较小点的偏钟构成了完美的音符,在这里已响彻了近百年之久。从其铭文及花纹图案看几乎毫发未损,其精致程度让我对欧洲列强们百年前的制造能力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对整个厄立特里亚国的探访最终落脚在了阿斯马拉大教堂的钟楼之顶,其酷似一个巨大的感叹号,道出了我对这个低调到全世界没几个人能知道它国名的国家的内心感受——朴实、友善,有着文明基因和民族之魂的非洲小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