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白鹡鸰

光影文心

<p class="ql-block">  五月莱州,满城月季开得正盛。漫步花海时,忽见一抹灵动的白影掠过——竟是一只白鹡鸰!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喙间牢牢衔着数只挣扎的昆虫,轻盈穿梭于花枝间。只见它时而悬停振翅,时而落上缀满花苞的枝桠,歪着脑袋向四周张望,又焦急地来回踱步,仿佛正翘首期盼雏鸟归巢,上演着一幕动人的育雏场景。(初步判断白鹡鸰嘴里是几只蜉蝣)</p> <p class="ql-block">  白鹡鸰(学名:Motacilla alba)属于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中的物种。其在法律体系中的保护地位并非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一级或二级标准,而是依据2000年《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制定的三有动物保护政策。‌‌</p> <p class="ql-block">  白鹡鸰是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鸟类,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北部和北美洲部分地区。常在水边、草地、农田等环境活动 ,以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图中它嘴里叼着的可能就是捕获的昆虫。它黑白相间的羽色是较为明显的外观特征,飞行时呈波浪状,常边飞边鸣叫 ,在生态系统中对控制害虫数量有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鸟类“三有”指的是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鸟类。</p> <p class="ql-block">  从稀缺性来看,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简称“重点保护鸟类”)显著高于“三有鸟类”。以下是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1. 定义与保护级别差异</p><p class="ql-block"> - 三有鸟类:指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主要强调生态、经济和科研价值,种群数量通常较多或无灭绝风险(如麻雀、斑鸠、彩鹬等)。2023年调整后,三有名录新增700多种,调出了野猪等泛滥物种,说明其保护重点在于“广泛分布但需维护生态”,而非“稀缺”。</p><p class="ql-block"> - 重点保护鸟类(一级/二级):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为濒危/极危物种(如中华秋沙鸭、绿孔雀),二级为易危/稀有物种(如白鹇、画眉)。例如,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全球仅数千只;白翅啄木鸟仅分布于新疆,属近危物种。</p><p class="ql-block"> 2. 种群数量与分布</p><p class="ql-block"> - 三有鸟类:多数为常见种或区域性常见种。例如:</p><p class="ql-block"> - 黑翅长脚鹬在福建从“稀客”变为“常客”(2023年数据);</p><p class="ql-block"> - 彩鹬、钝翅苇莺在雄安新区新增,但广泛分布于西南及沿海(摘要2);</p><p class="ql-block"> - 麻雀、珠颈斑鸠等城市常见鸟类均属三有,数量庞大。</p><p class="ql-block"> - 重点保护鸟类:多为稀有、特有或狭域分布物种:</p><p class="ql-block"> - 一级保护的海南孔雀雉仅存于海南,数量不足千只;</p><p class="ql-block"> - 二级保护的白翅啄木鸟仅见于新疆,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近危;</p><p class="ql-block"> - 中华秋沙鸭依赖清洁水域,繁殖地仅限东北少数区域。</p><p class="ql-block"> 3. 法律量刑与保护力度</p><p class="ql-block"> - 三有鸟类:非法猎捕20只以上或在禁猎期猎捕1只即涉嫌犯罪,单只核定价值约300元(如麻雀、斑鸠),处罚相对较轻(摘要11、13)。</p><p class="ql-block"> - 重点保护鸟类:一级鸟类量刑起点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绿孔雀、中华秋沙鸭),二级鸟类如画眉、红嘴相思鸟单只核定价值5000元,2万以上即可入刑(摘要16、23)。法律严惩直接反映其稀缺性。</p><p class="ql-block"> 4. 动态案例对比</p><p class="ql-block"> - 三有鸟类增长案例:福建黑翅长脚鹬、反嘴鹬种群上升(摘要1),雄安新区三有鸟类新增2种(摘要2),说明其生态恢复能力较强,稀缺性低。</p><p class="ql-block"> - 重点保护鸟类濒危案例:中华秋沙鸭全球仅2000余只(摘要4),勺嘴鹬不足600只(摘要23),需依赖严格保护才能维持种群。</p><p class="ql-block"> 结论</p><p class="ql-block"> 重点保护鸟类(一级/二级)的稀缺性远高于三有鸟类。三有鸟类多为“常见但需保护”的物种,而重点保护鸟类多为濒危、特有或狭域分布的珍稀物种,其稀缺性不仅体现在数量极少,更因生态价值高、恢复难度大,需最高级别保护。例如,一只中华秋沙鸭的保护级别和稀缺性,远超百只三有鸟类的总和。</p><p class="ql-block"> (注:“几类鸟”若指地方“省级保护鸟类”,需具体名录分析,但通常仍低于国家重点保护级别。)</p>